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7148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既能够提高组装时的针对外壳体部件的内部的目视确认性又能使例如弹性部件、线圈部件等各部件的组装操作变得容易的、新型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在电磁式致动器(10)中,盖部件(100、102)固定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并且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两侧分别安装于板簧(18、20)的中央部分,板簧(18、20)的外周缘部在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夹持固定于该外筒部件(42)与盖部件(100、102)之间,另一方面,在盖部件(100、102)的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密封橡胶(128、134),它们对朝向外筒部件(42)的固定部进行密封;以及止动橡胶(126、132),它们对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两端部朝向盖部件(100、102)的碰撞进行缓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4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90724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在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产生基于电磁的轴向驱动力的电磁式致动器相关的技术,并涉及电磁式致动器以及使用该电磁式致动器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在被称为主动式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防振装置中,为了获得激振驱动力而采用电磁式致动器。例如,如日本特开2011-109831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电磁式致动器形成为如下构造:相对于外筒部件利用弹性部件对内轴部件的轴向两侧进行弹性支承并以能够在轴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该内轴部件进行组装。而且,相对于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使作用于固定件与可动件之间的电磁力发挥作用而获得轴向上的激振驱动力。但是,在现有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中,作为外壳体金属件而采用近似有底圆筒形状的金属件。而且,形成为以如下方式组装而成的构造:从外壳体金属件的开口部按顺序将板簧、线圈部件等插入并使它们从外壳体金属件的底部侧重叠。但是,在近似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磁式致动器(10),其将基于电磁的激振力作用于彼此间的固定件(22)和可动件(26)固定组装于外壳体部件(14)和内轴部件(24),并且在轴向两侧利用板簧(18、20)将该外壳体部件(14)和该内轴部件(24)弹性连结,所述电磁式致动器(10)的特征在于,盖部件(100、102)在外周缘部固定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而构成所述外壳体部件(14),并且,所述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两侧分别安装于所述板簧(18、20)的中央部分,各该板簧(18、20)的外周缘部在该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夹持固定于该外筒部件(42)与各该盖部件(100、102)之间,另一方面,在各该盖部件(100、10...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4.28 JP 2016-0907241.一种电磁式致动器(10),其将基于电磁的激振力作用于彼此间的固定件(22)和可动件(26)固定组装于外壳体部件(14)和内轴部件(24),并且在轴向两侧利用板簧(18、20)将该外壳体部件(14)和该内轴部件(24)弹性连结,所述电磁式致动器(10)的特征在于,盖部件(100、102)在外周缘部固定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而构成所述外壳体部件(14),并且,所述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两侧分别安装于所述板簧(18、20)的中央部分,各该板簧(18、20)的外周缘部在该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夹持固定于该外筒部件(42)与各该盖部件(100、102)之间,另一方面,在各该盖部件(100、102)的内表面一体地形成有:密封橡胶(128、134),其对朝向该外筒部件(42)的固定部进行密封;以及止动橡胶(126、132),其对该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两端部朝向各该盖部件(100、102)的碰撞进行缓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配设有环状的按压部件(80、82),将该按压部件(80、82)的外周缘部和所述板簧(18、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谷知宏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