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9657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9: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其包括空气滤清器、管道、压气机、连接管、进气管、中冷器、冷却水散热器、散热风扇、气缸组、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废气涡轮腔、废气涡轮、间歇电机和排气口;空气滤清器通过管道连接压气机,压气机下部连通连接管,连接管下部连接中冷器,中冷器上端固定设置冷却水散热器,冷却水散热器上部设置散热风扇,中冷器输出端连通进气管,进气管连通气缸组,气缸组一侧连接第一排气管和第二排气管,两个排气管汇流后连通废气涡轮腔,废气涡轮腔内设置废气涡轮,废气涡轮与压气机之间设置间隙电机,废气涡轮腔一侧设置排气口。该系统提高整体散热效果,提高进气管密度,提高燃油功率,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配件的
,尤其是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纷纷将汽车作为自己的主要代步工具。汽车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也带动了汽车配件行业的发展。一辆完整的汽车,是由许多配件组装拼合而成。在汽车的众多配件中,汽车用的中冷器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冷器,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提高发动机的换气效率。中冷器一般由铝合金材料制成。按照冷却介质的不同,常见的中冷器可以分为风冷式和水冷式两种。中冷器就是一个高效的散热器,主要作用就是在新鲜空气进入发动机之前对其进行冷却。目前市场使用的汽车中冷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散热效果欠佳,在散热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能耗问题,导致整体燃油功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双管式排气设计,提高整体散热效果,提高进气管的密度,提高燃油的功率,降低能耗,保证汽车的平稳运行。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管道、压气机、连接管、进气管、中冷器、冷却水散热器、散热风扇、气缸组、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废气涡轮腔、废气涡轮、间歇电机和排气口;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上端通过管道连接压气机,所述的压气机下部连通连接管,所述的连接管下部连接中冷器,所述的中冷器的上端固定设置冷却水散热器,所述的冷却水散热器的上部设置散热风扇,所述的中冷器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所述的进气管连通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气缸组,所述的气缸组上部一侧通过第一排气管连接,所述的气缸组下部一侧通过第二排气管连接,所述的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汇流后连通上部设置的废气涡轮腔,所述的废气涡轮腔内设置废气涡轮,所述的废气涡轮腔中的废气涡轮与压气机同轴连接,所述的废气涡轮与压气机之间位于管道上还设置间隙电机,所述的废气涡轮腔的一侧设置排气口。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进气管上还垂直设置气压控制管,所述的气压控制管连通进气管;可以及时的通过气压控制管来调节进气管上的进气压力。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气缸组分为两组,所述气缸组中各组均包括三个气缸;这样可以分别通过第一排气管与第二排气管进行气缸内的迅速换气。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中冷器外表面上还设置若干散热孔;可以通过若干散热孔来进一步地提高其散热效果。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散热风扇固定设置在气缸组的下端。进一步地限定,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空气滤清器的一侧设置输入口,这样可以方便汽车上其他部件的接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结构简单,采用双管式排气设计,提高整体散热效果,提高进气管的密度,提高燃油的功率,降低能耗,保证汽车的平稳运行。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空气滤清器,2、管道,3、压气机,4、连接管,5、进气管,6、中冷器,7、冷却水散热器,8、散热风扇,9、气缸组,10、第一排气管,11、第二排气管,12、废气涡轮腔,13、废气涡轮,14、间歇电机,15、排气口,16、气压控制管,17、散热孔,18、输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一侧”、“另一侧”、“两侧”、“之间”、“中部”、“上端”、“下端”、“上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所示的是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管道2、压气机3、连接管4、进气管5、中冷器6、冷却水散热器7、散热风扇8、气缸组9、第一排气管10、第二排气管11、废气涡轮腔12、废气涡轮13、间歇电机14和排气口15;空气滤清器1的上端通过管道2连接压气机3,压气机3下部连通连接管4,连接管4下部连接中冷器6,中冷器6的上端固定设置冷却水散热器7,冷却水散热器7的上部设置散热风扇8,中冷器6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5,进气管5连通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气缸组9,气缸组9上部一侧通过第一排气管10连接,气缸组9下部一侧通过第二排气管11连接,第一排气管10与第二排气管11汇流后连通上部设置的废气涡轮腔12,废气涡轮腔12内设置废气涡轮13,废气涡轮腔12中的废气涡轮13与压气机3同轴连接,废气涡轮13与压气机3之间位于管道上还设置间隙电机14,废气涡轮腔12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5。其中,进气管5上还垂直设置气压控制管16,气压控制管16连通进气管5。气缸组9分为两组,气缸组9中各组均包括三个气缸。中冷器6外表面上还设置若干散热孔17。散热风扇8固定设置在气缸组9的下端。空气滤清器1的一侧设置输入口18。在本申请中可以通过间隙电机14的设置,来控制压气机3与废气涡轮13的运行,防止出现气缸组9中充气过冷现象,燃料得不到完全燃烧产生冒白烟的现象。见图1,压气机3中的空气不是直接进入进气管5中的,而是通过连接管4将空气引至冷却水散热器7对面的中冷器6中进行冷却降温,经过中冷器6降温后的空气可达到60~90℃,可以使得进入进气管5中的气体密度进一步地提高,从而提高燃油的功率。以上述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专利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专利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器(1)、管道(2)、压气机(3)、连接管(4)、进气管(5)、中冷器(6)、冷却水散热器(7)、散热风扇(8)、气缸组(9)、第一排气管(10)、第二排气管(11)、废气涡轮腔(12)、废气涡轮(13)、间歇电机(14)和排气口(1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的上端通过管道(2)连接压气机(3),所述的压气机(3)下部连通连接管(4),所述的连接管(4)下部连接中冷器(6),所述的中冷器(6)的上端固定设置冷却水散热器(7),所述的冷却水散热器(7)的上部设置散热风扇(8),所述的中冷器(6)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5),所述的进气管(5)连通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气缸组(9),所述的气缸组(9)上部一侧通过第一排气管(10)连接,所述的气缸组(9)下部一侧通过第二排气管(11)连接,所述的第一排气管(10)与第二排气管(11)汇流后连通上部设置的废气涡轮腔(12),所述的废气涡轮腔(12)内设置废气涡轮(13),所述的废气涡轮腔(12)中的废气涡轮(13)与压气机(3)同轴连接,所述的废气涡轮(13)与压气机(3)之间位于管道上还设置间隙电机(14),所述的废气涡轮腔(12)的一侧设置排气口(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用双排式增压中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滤清器(1)、管道(2)、压气机(3)、连接管(4)、进气管(5)、中冷器(6)、冷却水散热器(7)、散热风扇(8)、气缸组(9)、第一排气管(10)、第二排气管(11)、废气涡轮腔(12)、废气涡轮(13)、间歇电机(14)和排气口(15);所述的空气滤清器(1)的上端通过管道(2)连接压气机(3),所述的压气机(3)下部连通连接管(4),所述的连接管(4)下部连接中冷器(6),所述的中冷器(6)的上端固定设置冷却水散热器(7),所述的冷却水散热器(7)的上部设置散热风扇(8),所述的中冷器(6)的输出端连通进气管(5),所述的进气管(5)连通从上往下依次设置的气缸组(9),所述的气缸组(9)上部一侧通过第一排气管(10)连接,所述的气缸组(9)下部一侧通过第二排气管(11)连接,所述的第一排气管(10)与第二排气管(11)汇流后连通上部设置的废气涡轮腔(12),所述的废气涡轮腔(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金禾成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