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
本专利技术属于结构工程预应力
,特别涉及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
技术介绍
随着大跨空间结构的大量兴建,预应力梁的应用逐渐增多。土木建筑结构中,预应力环形梁一般在圆形建筑中应用较多,而且预应力环梁多在同一个水平面上,这样的环梁形成一个整体后,本身有较大刚度,增加预应力后不会出现较大内力重分布现象、不会对环梁和其他结构产生次弯矩。然而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是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预应力混凝土梁,虽然外形美观,传力明确,但马鞍形预应力环梁整体刚度不足,在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中增加预应力后,会出现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对环梁产生次弯矩。目前结构设计中对于环梁强度刚度有较多要求,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环梁的环箍作用,但由于一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受力状态复杂,内力重分布较大。如何保证马鞍形空间环梁具有适宜的刚度和抗裂性能,同时又能抵抗梁本身弯矩和由预应力引起的次弯矩,是工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马鞍形空间结构的外形特点及马鞍形空间环梁支承的索膜结构传来的环向水平力,导致马鞍形空间环梁刚度不足且具有较大拉力和弯矩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马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由内环梁、外环梁和径向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环梁通过径向梁与外环梁连接,所述内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预应力混凝土梁,所述外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径肋向梁为单跨等截面水平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内环梁中环向同时设置曲线预应力筋、直线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所述内环梁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布置方式为:普通钢筋布置完成后,在普通钢筋形成的钢筋骨架范围内,先将直线预应力筋沿梁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再将曲线预应力筋布置于顶层直线预应力筋之间,所述内环梁和外环梁与下部混凝土结构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相连,上部索膜结构与空间马鞍形环梁通过滑动铰支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由内环梁、外环梁和径向梁组成,其特征在于:内环梁通过径向梁与外环梁连接,所述内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预应力混凝土梁,所述外环梁为多跨等截面连续变标高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径肋向梁为单跨等截面水平钢筋混凝土梁,所述内环梁中环向同时设置曲线预应力筋、直线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所述内环梁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布置方式为:普通钢筋布置完成后,在普通钢筋形成的钢筋骨架范围内,先将直线预应力筋沿梁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再将曲线预应力筋布置于顶层直线预应力筋之间,所述内环梁和外环梁与下部混凝土结构通过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相连,上部索膜结构与空间马鞍形环梁通过滑动铰支座相连,所述滑动铰支座径向水平约束释放,环向水平约束保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梁采用分级分段张拉、锚固,所述内环梁各段预应力筋在相邻两个张拉端间进行交错搭接张拉,所述内环梁预应力筋张拉端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两侧内环梁跨度的五分之一位置,所述张拉端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梁柱节点两侧内环梁跨度的五分之一范围内进行水平加腋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梁、外环梁和径向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马鞍形空间预应力环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环梁采用后张法有粘结预应力技术,预应力筋选用低松弛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炳丽,庄艺斌,杨霄,赵天文,朱朵娥,王力,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