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9554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系统、主控终端和数据服务中心,测量系统包括模拟传感器、ADC处理单元、通道隔离单元和微控制单元,通道隔离单元包括光耦继电器和多路控制装置,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多通道测量系统,利用光耦继电器实现多个通道信号的隔离和系统的电源线作为传输媒介实现信息的传输,节约成本,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实时性高,使得系统测量更为直接有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
本技术属于工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传感器是能够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的总称,随着现代科学发展,传感器广泛应用在工业自动化、测量和检测技术、医疗等行业,在这些传感器应用领域中,多个被测传感器对微控制器端口的资源以及采集过程中不同信号之间干扰,将直接影响到设备运行的性能,特别是针对多通道传感器信号的采集,有效的隔离和降低微控制器的端口资源将大大提高系统的复用性和稳定性。在目前现有的自动测控系统中,测量系统与主控终端的通信,往往采用无线通讯、红外通讯、超声波通讯、485通讯等一些专门设置的通讯方式,这些通讯往往受到距离限制和设备移动需要重新铺设及调试分散设备实现集中使用需采用中继等方法,无一不加大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和系统运行的成本。本技术方案公开的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多路选择器及光耦继电器实现多个传感器的连接和信号的隔离,提高微控制器端口的复用性和传感器信号采集的抗干扰能力,使得测量系统精度大大提高,有效节省系统的资源;2)基于电力载波通讯原理的测量系统,它不使用任何专有的通讯线路,包括无线通讯、红外通讯、超声波通讯、485通讯等一些专门设置的通讯方式链路,而是借用系统的电源线来实现信息的传输,所有通讯线路都是走同一条线路,即电源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以解决现有测量装置受距离限制影响较大、测量装置成本高,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系统、主控终端和数据服务中心,测量系统包括模拟传感器、ADC处理单元、通道隔离单元和微控制单元,其中,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通道隔离单元连接,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连接;通道隔离单元包括光耦继电器和多路控制装置,光耦继电器的副边通过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与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耦继电器的原边与微控制单元连接;多路控制装置的选择端与模拟传感器连接;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选用光耦继电器可有效确保每一选通的通道信号不对内部电路造成影响,提高了采样精度;进一步的,ADC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器,光耦继电器的副边是通过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与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的,多路控制装置为多路选择器或多路开关;进一步的,数据服务中心是通过互联网与主控终端进行连接,数据服务中心是用来收集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的相关测量数据;进一步的,模数转换器的输入端具有两个输入端子,任一通道开关是由两个光耦继电器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光耦继电器副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输入端子连接,两个光耦继电器副边的另一端与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相连。进一步的,模拟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类型为0-5V或0-10V两种类型;进一步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为电力线载波通信卡;进一步的,为了适应于各种测量环境、场合,所述测量系统不少于1个,根据测量需要进行调整。本技术是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多通道测量装置,利用光耦继电器实现多个通道信号的隔离和系统的电源线作为传输媒介实现信息的传输,节约成本,抗干扰能力强,数据传输实时性高,使得系统测量更为直接有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通过多路选择器及光耦继电器实现多个传感器的连接和信号的隔离,提高微控制器端口的复用性和传感器信号采集的抗干扰能力,使得测量系统精度大大提高,有效节省系统的资源;2)基于电力载波通讯原理的测量系统,它不使用任何专有的通讯线路,包括无线通讯、红外通讯、超声波通讯、485通讯等一些专门设置的通讯方式链路,而是借用系统的电源线来实现信息的传输,所有通讯线路都是走同一条线路,即电源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框图;图2为测量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为通道隔离单元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测量系统1、主控终端2和数据服务中心3,测量系统1包括模拟传感器14、ADC处理单元12、通道隔离单元13和微控制单元11,其中,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与通道隔离单元13连接,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11连接;其中,通道隔离单元13包括光耦继电器131和多路选择器132,光耦继电器131的副边通过多路选择器132的公共端与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耦继电器131的原边与微控制单元11连接;多路选择器132的选择端与模拟传感器14连接;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所述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4,主控终端2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11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3,主控终端2在经行数据采集和发送时,采用不同的载波通道,保证了信息的实时性;本实施例中,ADC处理单元12包括模数转换器121,光耦继电器131的副边是通过多路选择器132的公共端与模数转换器121的输入端连接;数据服务中心3是通过互联网与主控终端2进行连接,数据服务中心3是用来收集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的相关测量数据。其中,模数转换器121的输入端具有两个输入端子,任一通道开关是由两个光耦继电器组成,其中两个所述光耦继电器副边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输入端子连接,两个所述光耦继电器副边的另一端与多路选择器132的公共端相连。光耦继电器的原边与微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光耦继电器副边信号的输入选通;光耦继电器的副边一端与模数转换器连接另一端与多路选择器连接,用于接收多路开关选通公共端的信号;本实施例中模拟传感器的输出电压类型为0-5V量程的类型,电力载波通信单元4选用的是电力线载波通信卡,为了根据实际需要,本实施例中的测量系统为1个。实施例2实施例2中公开了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系统1、主控终端2和数据服务中心3,测量系统1包括模拟传感器14、ADC处理单元12、通道隔离单元13和微控制单元11,其中,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与通道隔离单元13连接,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出端与微控制单元11连接;其中,通道隔离单元13包括光耦继电器131和多路开关132,光耦继电器131的副边通过多路开关132的公共端与ADC处理单元1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光耦继电器131的原边与微控制单元11连接;多路开关132的选择端与模拟传感器14连接;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所述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4,主控终端2用于接收微控制单元11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3。本实施例中,ADC处理单元12包括模数转换器121,光耦继电器131的副边是通过多路开关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系统、主控终端和数据服务中心,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模拟传感器、ADC处理单元、通道隔离单元和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通道隔离单元连接,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通道隔离单元包括光耦继电器和多路控制装置,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副边通过所述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与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原边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多路控制装置的选择端与所述模拟传感器连接;所述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所述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测量系统、主控终端和数据服务中心,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模拟传感器、ADC处理单元、通道隔离单元和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与所述通道隔离单元连接,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通道隔离单元包括光耦继电器和多路控制装置,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副边通过所述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与所述ADC处理单元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原边与所述微控制单元连接;所述多路控制装置的选择端与所述模拟传感器连接;所述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还包括电力载波通信单元,所述主控终端通过电源线连接与所述微控制单元配合的电力载波通信单元,主控终端用于接收所述微控制单元处理的模拟信号,并将模拟信号数据输出给数据服务中心。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远程多通道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DC处理单元包括模数转换器,所述光耦继电器的副边是通过所述多路控制装置的公共端与所述模数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旭涛万富徐文华李刚曹丹平胡庆红徐哲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