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亨有专利>正文

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8666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根据服装款式确定上领中宽、下领中宽、叠门宽等服装规格原数,通过领头线NG控制领头与驳头的造型,利用领胸省形成的空间获得下领底与上领围的缝边位置,达到领头与驳头无缝连接,实现一种裁剪快捷、可以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及舒适性好的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

Design and cutting method of NG original number of garment connecting colla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lothing collar even NG clipping desig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number, clothing styles determine collar width of the middle folding door width of the original number, wide collar clothing size, by leading NG line shape control of a lead and lapel collar, the chest space formed by the obtained seam under the collar bottom and edge position on the collar and lapel, leading to realize seamless connection, a cutting fast and can meet the clothing market of clothing transform precision speed requirements and comfortable clothing collar NG cut the original number even design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设计裁剪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服装款式及舒适性的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
技术介绍
服装领头与驳头的造型对服装款式变化及服装舒适性很重要,目前最具代表性的日本原型法先用非服装原数画裁衣片原型板,再放上原型板分别对比画裁服装衣片、领片,存在领片里料无法与前衣片一次性连片画裁的问题。公开日为2016年4月6日,公开号为CN105455277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服装翻驳领的VU原数设计裁剪法,根据服装款式确定领中宽等相关规格原数,通过控驳线VU确定翻驳线、翻领线基本斜度,获得翻驳领放松量。解决了现有技术对该部位设计方法所存在的费时较长、无法满足服装市场对服装款式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及服装舒适性差的问题。实现了一种精准简快的、服装舒适性好的原数设计效果。但上述服装翻驳领的裁剪方法不适用于衣片连驳领设计裁剪,无法满足当今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与速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在连驳领服装款式剪裁过程所存在的领片里料无法与前衣片一次性连片画裁的问题,提供一种裁剪快捷、可以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与速度要求且舒适性好的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服装款式确定上领中宽、下领中宽、叠门宽等服装规格原数。b.按服装领胸省设计裁剪法完成包括领胸省在内的前后衣片图,在前衣片图中根据服装款式需要的高度按常规沿衣中线确定第一纽扣点,根据叠门宽规格在衣中线外平行于衣中线画叠门线。c.基于原肩线右端平画控驳线,控驳线长=下领中宽*0.8,与第一纽扣点等高度、由叠门线至控驳线右端画翻驳线,再将翻驳线向上延长,其延长段长度=后领围线(后衣片上的部分)的长度,由延长段上端向左平画控基线,控基线长=上领中宽+下领中宽,由领胸省的省位对准控基线左端、在原肩线以上画领基线,领基线长度=后领围线。这里的后领围线长度是指后衣片上的这部分领围线长度。d.垂直于领基线上端向右侧画1厘米长的下领起翘线,分别以下领中宽与上领中宽的规格值为延长量、基于下领起翘线右端延长确定下领中宽点,再延长画上领中宽线(即下领起翘线右端至下领中宽点的长度为下领中宽值,下领中宽点的右侧部分长度为上领中宽值),由下领起翘线右端至领基线下端再到省位画下领底线,原肩线以下的下领底线的弯曲度与上领围线一致。e.由下领围线下端平画领头线,领头线长度依据款式按常规确定,垂直于上领中宽线右端至领头线画领口基线,由领口基线中部至领头线右端画上领止口线,以第一纽扣点为高度、由叠门线至领头线右端画驳头止口线。这里的领头线长度、上领止口线及驳头止口线形态,均可依据款式需要而定,必要时,上领与驳头的联合凸出部还可画成无尖端的圆弧领形。f.基于下领中宽点、平行于下领底线画翻领线并与翻驳线平滑对接,依据缝制工艺需要的宽度、平行于前衣片轮毂画轮廓缝边线(即按缝制工艺要求增加相应的缝边宽度),沿缝边线裁剪连带有上下领里料的前衣片,然后由下领底与上领围的缝边线结点向下垂直画挂面缝边线,沿挂面缝边线及轮廓缝边线裁剪,然后补画挂面轮毂线,即获得连带有上下领面料的连驳领挂面。这里,平行于下领底线画翻领线并与翻驳线平滑对接,能使服装成品中的翻领头与翻驳头贴着前衣片平服翻开。作为优选,在步骤f中,复制裁剪有上下领面料的连驳领挂面,这种衣片领头连着驳头的无缝连驳领款式,能给着装者带来一种别有风度的舒适性。本专利技术的服装设计裁剪是在先完成包含领胸省设计的前后衣片图样上进行的,而服装领胸省设计裁剪方法为:一.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和服装款式确定胸围、领围、胸高的服装规格原数,设胸围为B、领围为N。二.按常规画好前后衣片图之后,将一张纸片放在前衣片图下面,纸片的下边置于胸围线的下方,依据胸高测量值按常规确定前衣片胸高点(纸片的下边应低于胸高点,确保胸高点在纸片上),在领围线中点确定领胸省的省位,由省位对准胸高点画省线,距离胸高点3至4厘米处确定省尖,在省线上距离省尖10厘米处、垂直于省线画省量线,省量线BNV=(B-N)*0.03。这里胸高是指胸部最凸出点至领围线与肩线交点的距离。三.在前衣片图上采用向下扎孔的方式,将前衣片图上的省尖、省线、省位、原上领围线、原肩线、原上AH、AH外侧点及AH外侧点至省尖的直线复制于纸片上,然后拿出纸片、依据复制点连线所围合的图形将纸片裁剪成开省样板。这里的原上领围线、原肩线、原上AH、AH外侧点是指步骤二中按常规画在前后衣片上的服装裁剪线,这里的AH是指袖窿,其中外侧点以上部分为上袖窿,外侧点以下部分为下袖窿。这里的扎孔是采用钻子、针等尖锐工具,在前衣片上向下扎孔,使衣片上的图形通过扎孔显示在纸片上,扎孔的位置包括所有线条端点与拐点,对于直线,可以在两端点扎孔;对于曲线,可以沿曲线间隔一定距离扎孔,以将前衣片上图案可以复制到纸片上为准;然后可以根据纸片上留下的小孔(即复制点)连线所围合的图形将纸片裁剪成开省样板(对于曲线,则按复制点平滑连接处理)。这样操作,可以快速获得精确的开省样板。四.将开省样板叠放在前衣片图的上面,将开省样板上的省尖点重叠于前衣片图上的省尖处、将开省样板上的省线紧靠前衣片图上的省量线左端,依据开省样板在前衣片图上画开省线、上领围线、肩线及上AH。这一步实际是将开省样板上的省尖点重叠于前衣片图上的省尖处后逆时针转动开省样板,使开省样板上的省线转动到前衣片图上省量线的左端点。五.测量因上AH移动造成的下AH长度误差量,并依据误差量整体下移构成前下AH及后下AH并画线,其下移量=误差量/2,画线时下移之后的前下AH与前上AH平滑连接,下移之后的后下AH与后上AH平滑连接。由于上AH的移动引起了下AH的长度缩短(出现部分重叠),因此通过将前下AH及后下AH整体下移的方式进行弥补,这里由前、后下AH共同下移解决误差量,确保了平移后的前、后AH下端平齐,这是缝制工艺所需要的。上述服装领胸省的设计裁剪方法已经另案申请专利,在本专利技术中仅作过程说明。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画领胸省产生的有关要素的空间设计下领底及上领围的缝边,解决了连驳领服装款式的上下领里料无法与前衣片一次性连片画裁的疑难问题,而领胸省各要素是基于服装原数产生的,所以本专利技术不需要经凭验估计,不要另裁原型板对比。本专利技术不包括其它服装其他部位的裁剪,不涉及、不描述服装其他部位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名称和代号只是为了方便与其它裁剪方法的区别,不存在其他特别含义。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它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在连驳领服装款式剪裁过程所存在的领片里料无法与前衣片一次性连片画裁的问题。实现一种裁剪快捷、可以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及舒适性好的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连驳领裁剪法的一种设计示意图(其中左侧为后衣片,右侧为前衣片);图2是本专利技术连驳领裁剪法的放缝裁剪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连驳领挂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领胸省裁剪法的一种前衣片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领胸省裁剪法前、后衣片的一种开省示意图(其中左侧为后衣片,右侧为前衣片);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服装连驳领的效果图。图中:1.衣中线,2.第一纽扣点,3.叠门线,4.原肩线,5.控驳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服装款式确定上领中宽、下领中宽、叠门宽等服装规格原数;b.按服装领胸省设计裁剪法完成包括领胸省在内的前后衣片图,在前衣片图中根据服装款式需要的高度按常规沿衣中线(1)确定第一纽扣点(2),根据叠门宽规格在衣中线外平行于衣中线画叠门线(3);c.基于原肩线(4)右端平画控驳线(5),控驳线长=下领中宽*0.8,与第一纽扣点等高度、由叠门线至控驳线右端画翻驳线(6),再将翻驳线向上延长,其延长段长度=后领围线(7)的长度,由延长段上端向左平画控基线(8),控基线长=上领中宽+下领中宽,由领胸省的省位(9)对准控基线左端、在原肩线以上画领基线(10),领基线长度=后领围线;d.垂直于领基线上端向右侧画1厘米长的下领起翘线(11),分别以下领中宽与上领中宽的规格值为延长量、基于下领起翘线右端延长确定下领中宽点(12),再延长画上领中宽线(13),由下领起翘线右端至领基线下端再到省位画下领底线,原肩线以下的下领底线(14)的弯曲度与上领围线(15)一致;e.由下领围线(16)下端平画领头线(NG),领头线长度依据款式按常规确定,垂直于上领中宽线右端至领头线画领口基线(17),由领口基线中部至领头线右端画上领止口线(18),以第一纽扣点为高度、由叠门线至领头线右端画驳头止口线(19);f.基于下领中宽点、平行于下领底线画翻领线(20)并与翻驳线平滑对接,依据缝制工艺需要的宽度、平行于前衣片轮毂画轮廓缝边线(21),沿缝边线裁剪连带有上下领里料(22)的前衣片(23),然后由下领底与上领围的缝边线结点(24)向下垂直画挂面缝边线(25),沿挂面缝边线及轮廓缝边线裁剪,然后补画挂面轮毂线(26),即获得连带有上下领面料的连驳领挂面(2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连驳领NG原数设计裁剪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服装款式确定上领中宽、下领中宽、叠门宽等服装规格原数;b.按服装领胸省设计裁剪法完成包括领胸省在内的前后衣片图,在前衣片图中根据服装款式需要的高度按常规沿衣中线(1)确定第一纽扣点(2),根据叠门宽规格在衣中线外平行于衣中线画叠门线(3);c.基于原肩线(4)右端平画控驳线(5),控驳线长=下领中宽*0.8,与第一纽扣点等高度、由叠门线至控驳线右端画翻驳线(6),再将翻驳线向上延长,其延长段长度=后领围线(7)的长度,由延长段上端向左平画控基线(8),控基线长=上领中宽+下领中宽,由领胸省的省位(9)对准控基线左端、在原肩线以上画领基线(10),领基线长度=后领围线;d.垂直于领基线上端向右侧画1厘米长的下领起翘线(11),分别以下领中宽与上领中宽的规格值为延长量、基于下领起翘线右端延长确定下领中宽点(12),再延长画上领中宽线(13),由下领起翘线右端至领基线下端再到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亨有胡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亨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