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亨有专利>正文

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6638 阅读:1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根据服装款式需要与人体测量数据确定胸围、腰围、肩宽、胸宽及袖窿周长的服装规格,确定胸腰差为BW、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为10:BW’,通过侧胸省尖、开省点、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BW’、省长线A,开省线C、获得依据服装款式号型变化而变的侧胸省量。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多种号型的服装用同一个侧胸省量的裁剪方法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胸部造型的裁剪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
技术介绍
服装胸省对于服装胸部造型、对于人体舒适度很重要,现有技术对于不同服装号型采用一种定量比,即一种胸部造型。最具代表性的是日本新文化原型,先画裁无款式名的原型纸板对比,再凭经验固定省量设计胸省,画裁有款式名的服装衣片。这些技术使得不同服装款式号型构成同一种胸部造型,造成舒适度差、服装的试制过程长、花费人力物力较大,不适应市场化服装的款式变化需求,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服装工业的发展。公开日为2014年3月12日,公开号为CN 103622194A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自动确定服装袖窿深的YVW原数裁剪法,根据人体测量数据和预定服装款式确定袖窿周长、肩宽、胸围、衣长、领围、腰节高等部位的服装原数,用袖窿周长率依据袖窿周长原数确定衣片袖窿的上、下分段基准线长度,通过分段基本准线自动确定袖窿外侧点高度、袖窿深度来指导前后袖窿的上、下部周长线的形态变化。该技术的相关要点没有描述与袖窿周边密切相关的胸部造型,可见其对胸省技术的空白性,使得上装胸部造型设计受到诸多限制。上述技术的袖窿裁剪方法存袖窿与胸部造型的胸省关系不明确的问题,使得女上装的胸部造型变化受到诸多限制,其裁剪的服装在人体的舒适度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无法满足服装衣片胸部的胸省变化的裁剪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对多种号型的服装用同一个胸省量的裁剪方法所存在的费时较长、无法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及服装舒适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裁剪快捷、可以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且舒适性好的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人体测量数据确定胸围、腰围、肩宽、胸宽及袖窿周长的服装原数,设胸围长度为B, 腰围长度为W,胸腰差为BW,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为BW’,设定胸腰差与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之间的比例为10:BW’即BW’=BW/10,其中BW=B-W。这里的胸腰差与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之间的比例为10:BW’,是指以省尖为起点,在长度为10的省长线处,与省长线垂直的省开口长度为BW’,即侧胸省V形开口角度的正切为BW’/10。现有技术对于不同号型的胸省凭经验用一个胸省量、一种胸部造型,其服装胸部舒适度被大打折扣,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胸腰差为侧胸省量基数,使其侧胸省量能根据服装原数的变化而变化,不再是一种定量的比值,而是一种可以变化的量比关系,对于胸围大于腰围的服装,本专利技术规的剪裁方法均可适用。b.按服装规格画好衣片轮廓线之后,确定胸围线胸宽段的中点为胸部凸出的BP点。c.在腰围线以上、确定侧缝线的下部1/3处为侧胸省点,侧胸省点以上的侧缝线为上段侧缝线,由侧胸省点对准BP点画侧胸省基线,以基线长度的1/3计算确定侧胸省尖与BP点的距离,以侧胸省尖为起点,将侧胸省基线延长至10厘米,并垂直于侧胸省基线的左端画长度等于BW’的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确定侧胸省尖至侧胸省点的基线为省长线。由于侧胸省长度不到10厘米,因此必须将侧胸省基线延长至10厘米,这样才能获得正确的侧胸省量。依据侧胸省变量比,在不同服装原数的情况下,能自动获得不同的侧胸省量,自然构成服装规格原数需要的胸部造型,能给出与女性胸部凸出程度相应的服装舒适度。d.以侧胸省尖为起点、对准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上端画与省长线等长的开省线,确定开省线的左端为侧胸省开省点,侧胸省开省点与侧胸省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侧胸省量。e.确定延长量为侧胸省量的1/2,从开省点至袖窿线下端点重画上段侧缝线并向上延长一个延长量,依据延长后的上段侧缝线上端点,向上平移上下袖窿分割点下方的前片下部袖窿线,同时依据延长量向下平移后片下部袖窿线;将上段侧缝线的下端向下延长一个延长量构成移动侧缝线,并将移动侧缝线的下端点与侧胸省点连接,由此完成侧缝线移位。这里的2个延长量=1个侧胸省量,前侧缝线向上1个延长量,后侧缝线向下1个延长量,刚好使前后侧缝线最终长度相等。这里的前下部袖窿线上移,对袖窿线造成的长度短缺值量=1个延长量,后袖窿线下移1个延长量,对袖窿线的长度弥补量=1个延长量,确保了所设计的袖窿线最终长度=袖窿周长原数。这里的上段侧缝线下端向下一个延长量,只是为弥补侧省缝合之后在侧缝线处将形成的一个斜向缝位空角,与服装成品的侧缝长度无关。f.依据重画后的移动侧缝线、下部袖窿线及其他未移动的衣片轮廓线,放缝裁剪带有侧胸省的服装款式的衣片。对于单设侧胸省的服装,至此即可依据重画后的移动侧缝线、下部袖窿线及其他未移动的衣片轮廓线,放缝裁剪带有侧胸省的服装款式的衣片,这样裁减下来的衣片能确保胸部造型与人体胸部凸出程度吻合。这里所述的衣片轮廓线是净缝线,因此需要放缝裁剪,如果不放缝裁剪,缝制好的服装成品就会偏小。开省线重叠于省长线缝制之后,移动或重画后的衣片轮廓线都与原轮廓线重合。这样可以确保前衣片与后衣片精确缝合,而且能为不同程度的BP凸出者给出相应的侧胸省量、相应的胸部造型,给出相应的服装舒适度。本专利技术的侧胸省量与服装原数相关,对于胸腰差大的服装,相应的侧胸省量较大,对于胸腰差小的服装,相应的侧胸省量较小,与现有技术采用一个固定的定量比不同,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一个变化的量比关系,可以依据不同服装原数自动确定合适的侧胸省量,使服装成品合身舒适。本专利技术只涉及服装侧胸省的裁剪方法,其它部位的剪裁技术已经或正在进行另项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本专利技术不涉及、不描述另项专利技术的核心内容,另外本专利技术未作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中的相关代号只是表明与其它裁剪方法的区别的一种符号。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可以将纸板画裁成服装成型板、样板用于画裁批量生产的服装裁片,也可以直接将布料画裁成单件定做的服装衣片。所以,本专利技术不要另外画裁纸板对比估计,不额外产生废纸垃圾,依据服装原数设计就能实现画裁合身衣片目的,是一种简便实用的服装裁剪法。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多种号型的服装用同一个侧胸省量的裁剪方法所存在的、费时较长、无法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及服装舒适性差的问题,实现了一种裁剪快捷、可以满足服装市场对服饰变换的精度速度要求且舒适性好的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侧胸省裁剪法的一种前衣片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侧胸省裁剪法的一种后衣片示意图。图1:1.胸围线胸宽段,8.腰围线,9.侧缝线,10.侧胸省点,11.侧省尖,12.开省点,13.前衣片下部袖窿线,14.后衣片下部袖窿线,15.移动侧缝线,BP.胸部凸出点,A.省长线,C.开省线,BW’.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D.上下袖窿分割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1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1中,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人体测量数据确定胸围、腰围、肩宽、胸宽及袖窿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根据人体测量数据确定胸围、腰围、肩宽、胸宽及袖窿周长的服装原数,设胸围长度为B, 腰围长度为W,胸腰差为BW,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为BW’,设定胸腰差与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之间的比例为10:BW’即BW’=BW/10,其中BW=B‑W;b.按服装规格画好衣片轮廓线之后,确定胸围线胸宽段(1)的中点为胸部凸出的BP点;c.在腰围线(8)以上、确定侧缝线(9)的下部1/3处为侧胸省点(10),侧胸省点以上的侧缝线为上段侧缝线,由侧胸省点对准BP点画侧胸省基线,以基线长度的1/3计算确定侧胸省尖(11)与BP点的距离,以侧胸省尖为起点,将侧胸省基线延长至10厘米,并垂直于侧胸省基线的左端画长度等于BW’的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确定侧胸省尖至侧胸省点的基线为省长线(A);d.以侧胸省尖为起点、对准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上端画与省长线等长的开省线(C),确定开省线的左端为侧胸省开省点(12),侧胸省开省点与侧胸省点之间的距离即为侧胸省量;e.确定延长量为侧胸省量的1/2,从开省点至袖窿线下端点重画上段侧缝线并向上延长一个延长量,依据延长后的上段侧缝线上端点,向上平移上下袖窿分割点(D)下方的前片下部袖窿线13),同时依据延长量向下平移后片下部袖窿线(14);将上段侧缝线的下端向下延长一个延长量构成移动侧缝线(15),并将移动侧缝线的下端点与侧胸省点连接,由此完成侧缝线移位;f.依据重画后的移动侧缝线、下部袖窿线及其他未移动的衣片轮廓线,放缝裁剪带有侧胸省的服装款式的衣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侧胸省的变量比原数裁剪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根据人体测量数据确定胸围、腰围、肩宽、胸宽及袖窿周长的服装原数,设胸围长度为B, 腰围长度为W,胸腰差为BW,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为BW’,设定胸腰差与侧胸省变量比系数之间的比例为10:BW’即BW’=BW/10,其中BW=B-W;
b.按服装规格画好衣片轮廓线之后,确定胸围线胸宽段(1)的中点为胸部凸出的BP点;
c.在腰围线(8)以上、确定侧缝线(9)的下部1/3处为侧胸省点(10),侧胸省点以上的侧缝线为上段侧缝线,由侧胸省点对准BP点画侧胸省基线,以基线长度的1/3计算确定侧胸省尖(11)与BP点的距离,以侧胸省尖为起点,将侧胸省基线延长至10厘米,并垂直于侧胸省基线的左端画长度等于BW’的侧胸省变量比系数线,确定侧胸省尖至侧胸省点的基线为省长线(A);
d.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亨有胡晓梅
申请(专利权)人:胡亨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