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留置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7392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安全留置针,包括套管座和穿刺针组件,套管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后端具有一连接口,连接口内设置有隔离塞;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回收管、穿刺针及限制件,回收管前端与连接口可拆卸连接,且回收管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的回收腔,回收管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导槽,回收腔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穿刺完成后,通过解除限位件对穿刺针拿捏部的限制,使穿刺针移动至回收腔内,直至回收腔后端由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从而使穿刺针全处于回收腔内,并对穿刺针进行锁死,杜绝了穿刺针外露而带来的危害,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造成交叉感染。

Safety indwelling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afety catheter comprises a sleeve seat and the needle assembly, front end of the cas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hose with a lien, the back-end interface connector is arranged inside the isolation plug; the needle assembly includes a recovery pipe and a puncture needle and limit, recovery pipe end and the connector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the recovery tube has a recovery cavity extending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the length is greater than the puncture needle, the axial tube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wall of the recovery and recovery guide groo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cavity, the recovery cavity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end of the elastic locking mechanism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utility model in the technical scheme was completed, by lifting the stopper on the needle handle the limit, the needle moves to the recovery chamber until the recovery chamber back-end by elastic locking mechanism for locking the limit, so that the puncture needle and the recovery in the whole cavity puncture needle lock, In order to protect the patients, medical staff and other related personnel, avoid the cross infection, prevent the harm caused by the puncture needle expo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安全留置针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留置针。
技术介绍
留置针的应用是临床输液较好的方法,其对血管损伤较小,一方面可以减轻婴幼儿因头皮针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以及可以适用于长期输液的成年人;另一方面也减轻临床护士的工作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但输液操作过程中的穿刺针在穿刺结束后,需要抽出来脱离留置针,其针尖易刺伤医护人员或其它人员,使医护人员遭到伤害和交叉感染,同时废弃的针头裸露在环境中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此外,静脉留置针在使用过程中,每次输液完毕后的输液接头拔除动作,必然使留置针内形成一定的负压,会造成血液回流进入留置软管内,发生血液凝固,形成栓子;或者是血流较缓慢或淤滞,局部凝血酶聚集,纤维蛋白活性降低,也会导致局部形成栓子。再次使用时,因留置针通道堵塞,需要重新穿刺,会影响治疗和增加医护人员劳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留置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安全留置针,包括:套管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后端具有一连接口及一输液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留置软管同轴设置,且连接口内设置有隔离塞,所述输液接口一端连通于隔离塞与留置软管之间,另一端通过一延长管与一肝素帽连接;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回收管、穿刺针及限制件,所述回收管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口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收管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的回收腔,回收管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导槽,所述回收腔的前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一过针孔,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所述针头依次穿设在所述过针孔、隔离塞及留置软管内,且针头的前端穿出所述留置软管,后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柄设于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上设有凸出于所述导槽的拿捏部;所述限制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上用以固定所述针柄的位置,当拔出所述限制件时,推动所述拿捏部可使所述穿刺针退进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由所述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优选地,所述回收管的前端形成一圆台部,所述圆台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口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所述套管座于连接口所在端通过软绳连接有一端塞,所述端塞与所述连接口适配,用于在所述穿刺针组件与所述套管座脱离后,塞合在所述连接口内,并抵触在所述隔离塞上。优选地,所述隔离塞远离所述连接口的一端的外缘轴向凸设有一圆环部。优选地,所述圆台部具有与所述收纳腔相通的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内设有一弹性体。优选地,所述连接口与输液接口形成“y”形结构。优选地,所述限制件为形成于所述导槽内的撕裂条,当所述撕裂条剥离后,所针柄的拿捏部可沿所述导槽自由滑动。优选地,所述撕裂条的其中一端具有凸起的撕扯端。优选地,所述弹性锁紧机构包括一贯穿所述回收管外壁的安装孔、设于所述安装孔内端并部分伸入至所述回收腔内的楔形块、固定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外端上的封盖以及两端抵压在所述楔形块和封盖之间的弹簧,所述楔形块伸入所述回收腔的部分包括一面向所述回收管前端的斜面以及一面向回收管后端的平面。本技术技术方案在在穿刺完成后,通过解除限位件对穿刺针拿捏部的限制,使穿刺针移动至回收腔内,直至回收腔后端由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从而使穿刺针全处于回收腔内,并对穿刺针进行锁死,形成一次使用的目的,杜绝了穿刺针外露而带来的危害,从而保护患者、医护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安全,避免刺伤造成交叉感染,同时,还能够避免对外部环境造成污染等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安全留置针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安全留置针在退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安全留置针在分离回收管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安全留置针的端塞安装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套管座10;留置软管11;连接口12;输液接口13;隔离塞14;圆环部141;穿刺针组件20;回收管21;回收腔211;圆台部212;定位腔2121;过针孔2122;弹性体213;导槽214;穿刺针22;针头221;针柄222;拿捏部23;撕裂条24;撕扯端241;弹性锁紧机构25;安装孔251;楔形块252;斜面2521;平面2522;封盖253;弹簧254;肝素帽30;端塞4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周向”、“径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留置针。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安全留置针,包括套管座10、穿刺针组件20及肝素帽30。具体而言,套管座10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11,后端具有一连接口12及一输液接口13,连接口12与所述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安全留置针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后端具有一连接口及一输液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留置软管同轴设置,且连接口内设置有隔离塞,所述输液接口一端连通于隔离塞与留置软管之间,另一端通过一延长管与一肝素帽连接;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回收管、穿刺针及限制件,所述回收管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口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收管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的回收腔,回收管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导槽,所述回收腔的前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一过针孔,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所述针头依次穿设在所述过针孔、隔离塞及留置软管内,且针头的前端穿出所述留置软管,后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柄设于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上设有凸出于所述导槽的拿捏部;所述限制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上用以固定所述针柄的位置,当拔出所述限制件时,推动所述拿捏部可使所述穿刺针退进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由所述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管座,所述套管座的前端设有留置软管,后端具有一连接口及一输液接口,所述连接口与所述留置软管同轴设置,且连接口内设置有隔离塞,所述输液接口一端连通于隔离塞与留置软管之间,另一端通过一延长管与一肝素帽连接;穿刺针组件,所述穿刺针组件包括回收管、穿刺针及限制件,所述回收管的前端与所述连接口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回收管具有沿轴向延伸、且长度大于穿刺针的回收腔,回收管的外壁上轴向设有与回收腔连通的导槽,所述回收腔的前端中心沿轴向开设有一过针孔,后端沿径向设置有弹性锁紧机构;所述穿刺针包括针头和针柄,所述针头依次穿设在所述过针孔、隔离塞及留置软管内,且针头的前端穿出所述留置软管,后端与所述针柄固定连接,所述针柄设于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上设有凸出于所述导槽的拿捏部;所述限制件可拆卸的设置于所述回收管上用以固定所述针柄的位置,当拔出所述限制件时,推动所述拿捏部可使所述穿刺针退进所述回收管的回收腔内,且针柄由所述弹性锁紧机构限位锁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留置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收管的前端形成一圆台部,所述圆台部具有外螺纹,所述连接口具有与所述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清香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