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prevention of Camellia anthracnose preparation, a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preparation by four hydrogen coptisine, carvacrol, chlozolinate.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Anthracnose of Camellia oleifera, reduce th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duration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which has good economic benefits. Compared to a single component, th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及应用。
技术介绍
油茶,别名:茶子树、茶油树、白花茶;油茶属茶科,常绿小乔木。因其种子可榨油(茶油)供食用,故名。茶油色清味香,营养丰富,耐贮藏,是优质食用油;也可作为润滑油、防锈油用于工业。油茶炭疽病是油茶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分布于我国的南方各省,可引起严重的蕾和落果。病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有时高达40%以上。病果初生黑褐色的斑点,以后扩大成圆形、中央灰黑色、边缘黑褐色的病斑,严重时全果变黑,其上生黑色小点,即病菌的分生孢子盘。雨后或经过露水湿润,盘上产生粘性粉红色的分生孢子脓。病果一般在10左右即脱落,少数不脱落的病果常沿病斑中部开裂,种仁散落。叶上病斑常沿叶缘发生,多呈半圆形,黑褐色,边缘紫红色,后期病斑中心灰白色,内轮生小黑点。嫩梢病斑椭圆或梭形,初为黑褐色,后转黑色,部病以上枯死。春季,树下部萌蘖上病斑较多老枝病斑梭形或不规则形。花蕾病斑多在基部鳞片上,不规则形,黑褐色或黄褐色,后期灰白色,上有黑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 ...
【技术保护点】
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由四氢黄连碱、香芹酚、乙菌利组成,其重量比为0.6‑0.9:1.6‑2:0.2‑0.4。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由四氢黄连碱、香芹酚、乙菌利组成,其重量比为0.6-0.9:1.6-2:0.2-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四氢黄连碱、香芹酚、乙菌利组成重量比为0.7:1.8:0.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油茶炭疽病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剂的有效成分的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文勇,朱小妹,吴秀丽,方先红,詹秀芝,詹志彬,夏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