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身衣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552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1 16: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穿着感优异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下身衣物包括覆盖臀部的后部(12(后身部件102))、与上述后部相对的前部(11(前身部件101))和裆部(103),前部(11)的左右端缘和后部(12)的左右端缘连结,裆部(103)的前端部与前部(11)的下端部连结,裆部(103)的后端部与后部(12)的下端部连结,在剪裁样板图中,裆部(103)的后端部为凸形形状,上述凸形形状为中心部突出且随着向左右端缘去而逐渐变宽的V字形状,连结裆部(103)后端部的后部(12)的下端部为凹形形状,上述凹形形状为V字的缺口形状,且上述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上述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

Clothing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the lower body clothing with excellent wearing sense and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bottom pendulum from walking. His clothes including a rear covering (12 hips (back part 102)), relative to the rear of the front (11 (formerly 101 parts)) and (103), the front crotch (11) of the left end and rear end edge (12) of link, (103) the front crotch part and the front (11) Department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link, the rear end of the crotch (103) and (12)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link, the cut of a template, the crotch (103) to the rear end shape is convex, the convex shape of the shape of the letter V as the center of the Ministry of outstanding with the end edge to gradually to the left variable width, connecting the crotch (103) rear end portion (12)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cave shape, the gap shape is V words of the concave shape, V shape and the angle formed by the angle (alpha) is larger than the gap shape formed by the angle (be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下身衣物
本技术涉及下身衣物。
技术介绍
在短裤等下身衣物中,进行了用于提高合身性的研究。尤其是裆部(有时也称为内裆部、胯部等)的后侧的部分,因为是跨臀部的两瓣圆形部而穿戴的,所以裆部的一部分往往从体表面浮起,相对于股沟(臀裂)周边的凹陷部分的合身性降低。因此,提出了在具有裆布的衣物中,通过采取用暗针打褶(省缝)在裆布周边部进行缝制,而改善股沟周边的合身性的技术(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实公昭63-360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但是,即使采用上述技术也不能说上述合身性充分得到满足。即,在用暗针打褶部分,构成衣物的布料成为被拉伸的状态,因此伸缩性降低,即使在穿着初期为与体型吻合的形状,动作时的随动也不充分。因此,在防止动作造成的底摆部分上滑等底摆部分走样方面不足。于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穿着感优异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下身衣物包括覆盖臀部的后部、与上述后部相对的前部和裆部,该下身衣物的特征在于:上述前部的左右端缘和上述后部的左右端缘连结,上述裆部的前端部与上述前部的下端部连结,上述裆部的后端部与上述后部的下端部连结,在剪裁样板图中,上述裆部的后端部为凸形形状,上述凸形形状是中心部突出且随着向左右端缘去而逐渐变宽的V字形状,上述裆部的后端部所连结的上述后部的下端部为凹形形状,上述凹形形状为V字的缺口形状,上述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上述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技术,能够提供穿着感优异并且能够有效防止底摆部分走样的下身衣物。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技术的下身衣物的一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剪裁样板的图。图2是表示现有短裤的剪裁样板的图。图3是将短裤在后中心线折叠后的状态的图,图3(a)是本技术的短裤,图3(b)是现有的短裤。图4是表示本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剪裁样板的图。图5是表示本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剪裁样板的图。图6是表示本技术第四实施方式的短裤的剪裁样板的图。图7是表示穿着评价中的臀部的状态的图,图7(a)是本技术的短裤穿着时的图,图7(b)是现有短裤穿着时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技术的下身衣物,举例进行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定也不限制于以下的例子。(第一实施方式)图1表示本技术的下身衣物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短裤100的剪裁样板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100是包括形成覆盖臀部的后部12的后身部件102、形成与后部12相对的前部11的前身部件101和裆部103的短裤。前身部件101的左右端缘和后身部件102的左右端缘连结。裆部103的前端部与前身部件101的下端部连结,裆部103的后端部与后身部件102的下端部连结。在此,所谓“前”“后”是指将前身部件(前部)侧设为前、将后身部件(后部)侧设为后时的前后方向。另外,所谓“左”“右”可以是从前侧看的左右,也可以是从后侧看的左右。进而,在剪裁样板图中,裆部103后端部为凸形形状,上述凸形形状为中心部突出且随着朝向左右端缘逐渐变宽的V字形状,连结裆部103后端部的后身部件102下端部为凹形形状,上述凹形形状为V字的缺口形状。而且,V字形状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缺口形状形成的角的角度β。由于角度α大于角度β,所以后身部件102下端部通过将缺口形状的部分扩大而使其形状与裆部103后端部匹配而连结。像这样通过将形状不同的端部彼此连结,能够成为使后底摆的布料具有余量地维持立体的隆起并且对股沟下部的合身性良好的形状。优选裆部103后端部的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在70°~120°的范围内,后身部件102下端部的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在10°~60°的范围内。作为α、β的组合,例如能够列举(α,β)=(120°,60°)、(90°,30°)、(70°,10°)等。角度α与角度β之差越大,能够使所形成的隆起越大,但从穿着时向股沟下部的合身性的观点来看,优选在10°~70°的范围内,更优选为20°~40°的范围内。图3(a)是表示将使图1所示的剪裁样板彼此连结而得的短裤100水平放置,以后身部件为正面侧的方式在后中心线L折叠而得的状态的图。另外,图2表示现有短裤500的剪裁样板图。图3(b)是表示将使图2所示的剪裁样板彼此连结而得的短裤500水平放置,以后身部件为正面侧的方式在后中心线L折叠而得的状态的图。如图3(a)所示,在短裤100中,在后中心线L折叠时,裆部103弯曲而从后中心线突出。而且,水平放置时的短裤100下部,以外侧(底摆侧)延长的方式倾斜。与此不同,如图3(b)所示,在现有短裤500中,裆部503在与后身部件502相同的直线上被折叠,没有如上所述的弯曲。另外,水平放置时的短裤500下部不会像短裤100那样歪斜,而为横向(与后中心线L正交的方向)。另外,在这样折叠的状态下,在本技术的短裤100和现有短裤500中,看见裆部的方式不同,本技术的短裤100为只看见一点点裆部103的状态。此外,图3(a)中横向的双点划线表示现有短裤500的裆部503达到的线。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部件101和后身部件102的各部件能够使用的布料没有特别限制,例如能够列举纺织品、针织品、无纺布。进一步优选含有聚氨酯等弹性线的具有伸缩性的布料。另外,在裆部103能够使用与前身部件101和后身部件102相同的布料,但肌肤侧也可以设置棉料等垫布。此外,在图1的剪裁样板图中,裆部103后端部的V字形状和后身部件102下端部的V字的缺口形状形成为两条直线对接的形状,但本技术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形成为两条曲线对接的形状,V字的顶点部分也可以具有圆弧。此时,所谓“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意思是通过将后身部件102下端部的缺口形状的部分扩大,能够使形状与裆部103后端部吻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前身部件101和后身部件102的各部件以左右一体的方式形成,但本技术不限于此,左右也可以用不同部件构成。但是,通过以左右一体的方式形成,与使左右的部件接合的情况相比,对身体的贴合性提高,肌肤触感也变得光滑,因此优选。(第二实施方式)图4表示本技术的下身衣物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短裤200的剪裁样板的图。图中的点划线表示剪裁样板配置中的“わ”(对折边)的部分。在“わ”的部分,将布对半折叠,沿着其折痕放置剪裁样板进行裁断。本实施方式的短裤200中前身部件201和裆部203一体形成。(第三实施方式)图5表示本技术的下身衣物的第三实施方式的短裤300的剪裁样板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300具有:形成前部11和后部12中的右侧部分的右侧身部件304R;和形成前部11和后部12中的左侧部分的左侧身部件304L。图5中,在“わ”的部分配置剪裁样板,右侧身部件304R和左侧身部件304L连续,但本技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不是“わ”部分的部分配置剪裁样板,分开形成右侧身部件304R和左侧身部件304L。(第四实施方式)图6表示本技术的下身衣物的第四实施方式的短裤400的剪裁样板的图。本实施方式的短裤400,裆部中的右侧部分403R和右侧身部件404R一体形成,裆部中的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下身衣物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身衣物,其包括覆盖臀部的后部、与所述后部相对的前部和裆部,该下身衣物的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左右端缘和所述后部的左右端缘连结,所述裆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部的下端部连结,所述裆部的后端部与所述后部的下端部连结,在剪裁样板图中,所述裆部的后端部为凸形形状,所述凸形形状是中心部突出且随着向左右端缘去而逐渐变宽的V字形状,所述裆部的后端部所连结的所述后部的下端部为凹形形状,所述凹形形状为V字的缺口形状,所述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所述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4.06.19 JP 2014-1258961.一种下身衣物,其包括覆盖臀部的后部、与所述后部相对的前部和裆部,该下身衣物的特征在于:所述前部的左右端缘和所述后部的左右端缘连结,所述裆部的前端部与所述前部的下端部连结,所述裆部的后端部与所述后部的下端部连结,在剪裁样板图中,所述裆部的后端部为凸形形状,所述凸形形状是中心部突出且随着向左右端缘去而逐渐变宽的V字形状,所述裆部的后端部所连结的所述后部的下端部为凹形形状,所述凹形形状为V字的缺口形状,所述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大于所述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身衣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裆部的后端部的所述V字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α处于70°~120°的范围内,所述后部的下端部的所述缺口形状所形成的角的角度β处于1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中川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华歌尔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