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72001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包括箱体和电池,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若干件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为铜板,所述电池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背面设有散热风扇。该恒温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隔板上,由于隔板为铜板,因此使得隔板的导热性好,再由风扇将箱体内部的空气抽出,同时将新的空气抽入到箱体内,使得箱体内部的空气能循环,在将箱体中的空气排出时,可将隔板上的热量带出,从而达到给隔板和电池散热降温,使得电池处于常温环境下运行,从而避免了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电能消耗快,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动力电池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恒温动力电池。
技术介绍
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动力电池在组装时,贴合比较紧密,因此产生的热量难以散发出去,从而造成电池温度升高,不仅会造成电池电能消耗过快,并且会降低电池的使用寿命,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恒温动力电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恒温动力电池,来解决目前的动力电池散热效果差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包括箱体和电池,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若干件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为铜板,所述电池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背面设有散热风扇。进一步,所述箱体包括框架、侧板、后板、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件,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框架两侧,所述后板设于所述框架后侧,所述底板设有所述框架底部,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框架顶端,所述框架的前端设有滤网。进一步,所述框架上还穿设有第一导电板和第二导电板,所述第一导电板上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二导电板上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与所述电池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电池的负极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板的上端设有第一折弯部,所述第二导电板的上端设有第二折弯部。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弯部上设有第一回弹槽,所述第二折弯部上设有第二回弹槽。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弯部的端部设有第一手位部,所述第二折弯部的端部设有第二手位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恒温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隔板上,由于隔板为铜板,因此使得隔板的导热性好,再由风扇将箱体内部的空气抽出,同时将新的空气抽入到箱体内,使得箱体内部的空气能循环,在将箱体中的空气排出时,可将隔板上的热量带出,从而达到给隔板和电池散热降温,使得电池处于常温环境下运行,从而避免了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电能消耗快,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恒温动力电池的剖视图;图2是恒温动力电池的剖视图;图3是恒温动力电池的左视图;图4是恒温动力电池的主视图。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如图1-4所示,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包括箱体1和电池2,所述箱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若干件隔板3,所述隔板3将所述箱体1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3为铜板,所述电池2设于所述隔板3上,所述隔板3上设有散热孔4,所述箱体1背面设有散热风扇5。该恒温动力电池,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传递到隔板上,由于隔板3为铜板,因此使得隔板3的导热性好,再由风扇5将箱体1内部的空气抽出,同时将新的空气抽入到箱体1内,使得箱体1内部的空气能循环,在将箱体1中的空气排出时,并且在隔板3上设置了散热孔4,因此可将隔板3上的热量快速带出,从而达到给隔板3和电池2散热降温,使得电池2处于常温环境下运行,从而避免了电池温度过高而导致电能消耗快,同时保证了电池的使用寿命。进一步,所述箱体1包括框架101、侧板102、后板103、顶板104和底板105,所述侧板102数量为两件,所述侧板102设于所述框架101两侧,所述后板103设于所述框架101后侧,所述底板105设有所述框架101底部,所述顶板104设于所述框架101顶端,所述框架101的前端设有滤网106。因此,通过框架101、侧板102、后板103、顶板104和底板105组成箱体,而滤网106是可防止灰尘进入到箱体1内部。进一步,所述框架1上还穿设有第一导电板107和第二导电板108,所述第一导电板107上设有第一触点109所述第二导电板108上设有第二触点110,所述第一触点109与所述电池2正极连接,所述第二触点110与所述电池2的负极连接。因此,可将箱体1内部的所有电池并联起来。代替了传统焊接式并联,不仅使得电池2组装更方便,并且便于电池更换。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板107的上端设有第一折弯部111,所述第二导电板108的上端设有第二折弯部112。所述第一折弯部111上设有第一回弹槽113,所述第二折弯部112上设有第二回弹槽114。因此,可将电线卡入到第一回弹槽113和第二会弹出114中,达到电池2与外界接线。进一步,所述第一折弯部111的端部设有第一手位部115,所述第二折弯114部的端部设有第二手位部116。因此,通过第一手位部115和第二手位部116便于打开第一折弯部111和第二折弯部112,从而便于电池2接线。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恒温动力电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其特征在,包括箱体和电池,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若干件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为铜板,所述电池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背面设有散热风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动力电池,其特征在,包括箱体和电池,所述箱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布有若干件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箱体分割成若干个独立的腔体,所述隔板为铜板,所述电池设于所述隔板上,所述隔板上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背面设有散热风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框架、侧板、后板、顶板和底板,所述侧板数量为两件,所述侧板设于所述框架两侧,所述后板设于所述框架后侧,所述底板设有所述框架底部,所述顶板设于所述框架顶端,所述框架的前端设有滤网。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动力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蒙金月生杨高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环宇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