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9901 阅读:1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其能够在不使用电子射线交联的情况下提高耐热性,作为阻燃剂不添加金属氢氧化物,不担心机械特性、耐化学药品性等的降低,在制造时可抑制模唇积垢等的发生,可得到良好的生产率,具有阻燃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的特征在于,其包含下述(A)~(H),不含金属氢氧化物。(A)密度为0.855~0.920g/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更详细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适合作为例如像汽车的线束那样在要求高耐热性的场所中使用的绝缘电线的包覆材料的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绝缘电线和线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混合动力汽车等的普及,对于作为汽车部件的电线、连接器要求高耐电压性、高耐热性。以往,作为汽车的线束等在产生高温的场所使用的绝缘电线,使用氯乙烯树脂的交联电线、聚烯烃交联电线。这些绝缘电线的交联方法中,用电子射线进行交联的方式为主流(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但是,电子射线交联需要昂贵的电子射线交联装置等,存在设备费用昂贵、制品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能够利用低成本的设备进行交联的硅烷交联备受关注。在电线、电缆等包覆材料中使用的能够进行硅烷交联的聚烯烃组合物是公知的(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94039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1229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为了赋予汽车用电线的主要必需特性、即阻燃性,需要添加作为阻燃剂的填料。在使用以金属氢氧化物为代表的无机系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述(A)~(H),不含金属氢氧化物,(A)密度为0.855~0.920g/cm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3.24 JP 2015-0612941.一种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含下述(A)~(H),不含金属氢氧化物,(A)密度为0.855~0.920g/cm3的使硅烷偶联剂与聚烯烃接枝而成的硅烷接枝聚烯烃,(B)密度为0.885~0.956g/cm3的未改性聚烯烃,(C)利用选自羧酸基、酸酐基、氨基、丙烯酰基、甲基丙烯酰基以及环氧基中的1种或2种以上的官能团改性而成的改性聚烯烃,(D)溴系阻燃剂和三氧化锑,(E)在粘结剂树脂中分散有交联催化剂的交联催化剂批料,(F)氧化锌和利用巯基改性而成的咪唑系化合物、或硫化锌,(G)抗氧化剂、金属钝化剂和润滑材料,(H)硅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H)硅油为二甲基硅油、或者二甲基硅油与聚烯烃的混合物。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A)硅烷接枝聚烯烃在硅烷接枝前的聚烯烃的密度为0.855~0.900g/cm3,所述(B)未改性聚烯烃的密度为0.885~0.955g/cm3。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线包覆材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A)硅烷接枝聚烯烃,硅烷接枝前的聚烯烃的结晶度为10~25%,在190℃×2.16kg负荷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5g/10分钟,邵氏A硬度为55~80,弯曲模量为3~350MPa;硅烷接枝聚烯烃的凝胶率为70~95%;所述(B)未改性聚烯烃在190℃×2.16kg负荷的熔体流动速率为0.5~5g/10分钟,弯曲模量为10~1000MPa;所述(D)溴系阻燃剂的熔点为200℃以上,或者是乙撑双四溴邻苯二甲酰亚胺或十溴二苯乙烷;所述(G)抗氧化剂是熔点为200℃以上的受阻酚,金属钝化剂是水杨酸衍生物,润滑材料是芥酸、油酸、硬脂酸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嶋田达也佐藤正史村尾谕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