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输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898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5:15
运输设备包括轨道(2)和可沿所述轨道(2)移动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3),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支撑体(14),所述轨道(2)包括面向所述支撑体(14)的第一引导表面(11a)和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远离所述支撑体(14)的第二引导表面(12a)和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以及横向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布置的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横向于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布置的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的第一对辊(15)、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的另外的第一对辊(16)、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的第二对辊(17)、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的另外的第二对辊(18)、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的第三对辊(19)、和可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的另外的第三对辊(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运输设备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输送物体的运输设备。该物体可以是机器(特别是包装机)的装置、或工具。
技术介绍
基于线性电动机技术的运输设备是已知的,其包括:容纳由多个可单独激励的螺线管形成的定子电枢的轨道,以及容纳相应的永磁体并且通过单独控制螺线管沿着轨道独立地移动的多个可移动元件或推车。轨道包括引导元件和可移动元件,所述可移动元件包括可沿着所述轨道的所述引导元件滑动的轮子。在可移动元件支撑机器的装置或工具的情况下,可移动元件相对于所述轨道的位置必须非常精确,以便确保机器以适当的方式工作。已知的运输设备的缺点在于,轮子与引导元件之间可能存在过量游隙或间隙,导致可移动元件相对于轨道的错位。在运输设备用于机器的情况下,这可能导致由可移动元件支撑的装置或工具的错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进已知的运输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高刚度和非常有限的游隙或间隙的运输设备。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运输设备,该运输设备当在机器中使用时能够承载机器的工具并以非常准确和精确的方式定位工具。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附图说明将参考附图通过示例来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运输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输设备,其包括轨道(2)和能沿着所述轨道(2)移动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3),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支撑体(14),所述轨道(2)包括:面向所述支撑体(14)的第一引导表面(11a)和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远离所述支撑体(14)的第二引导表面(12a)和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以及横向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布置的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横向于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布置的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的第一对辊(15)、能滑动地联...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4.07 EP 15162524.11.一种运输设备,其包括轨道(2)和能沿着所述轨道(2)移动的至少一个可移动元件(3),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支撑体(14),所述轨道(2)包括:面向所述支撑体(14)的第一引导表面(11a)和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远离所述支撑体(14)的第二引导表面(12a)和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以及横向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布置的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横向于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布置的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可移动元件(3)包括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的第一对辊(15)、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的另外的第一对辊(16)、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的第二对辊(17)、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的另外的第二对辊(18)、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的第三对辊(19)和能滑动地联接到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的另外的第三对辊(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相互对准,其中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相互对准并且平行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并且其中,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并且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垂直于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运输设备,其中所述第一对辊(15)的辊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另外的第一对辊(16)的辊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第二对辊的辊的旋转轴(17)垂直于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另外的第二对辊(18)的辊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3b),其中所述第三对辊(19)的辊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并且其中所述另外的第三对辊(20)的辊的旋转轴垂直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表面(11b)、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和所述另外的第二引导表面(12b)。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设备,其中所述第二引导表面(12a)相对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11a)布置在所述支撑体(14)的相对侧上,并且其中所述另外的第二所述引导面(12b)相对于所述另外的第一引导面(11b)布置在所述支撑体(14)的相对侧上。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运输设备,其还包括四个旋转单元(33),每个旋转单元支撑成组的三个辊(34),每组三个辊(34)包括属于所述第一对辊(15)或所述另外的第一对辊(16)的辊(41;42)、分别属于所述第二对辊(17)或所述另外的第二对辊(18)的另外的辊(42;41)、和分别属于所述第三对辊(19)或所述另外的第三对辊(20)的又一个另外的辊(4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运输设备,其中所述旋转单元(33)包括旋转元件(37),所述旋转元件(37)能旋转地联接到所述支撑体(14)并且能围绕垂直于所述第三引导表面(13a)和所述另外的第三引导表面(13b)的旋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西莫·普拉德利法布里齐奥·里蒙迪
申请(专利权)人:利乐拉瓦尔集团及财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士,CH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