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YK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拉头及拉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659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拉头主体(10、10a、60、60a、90)包括主部件(20、40、70、70a、100)、以及被组装固定于主部件(20、40、70、70a、100)的组装部件(30、50、80、80a、110)。主部件(20、40、70、70a、100)一体地包括:第一翼板(12、61、92)、具备第二翼板(11、62、91)的内表面的一部分的基体部(21、41、71、71a、101)、导向柱(13、63)和左右一对第一凸缘部(16、65、96)。组装部件(30、50、80、80a、110)具有外廓部(31、51、81、81a、111),其具备第二翼板(11、62、91)的内表面的除基体部(21、41、71、71a、101)以外的其余部分,与基体部(21、41、71、71a、101)一起形成第二翼板(11、62、91)。由此,能够在装配拉头主体(10、10a、60、60a、90)的同时将该拉头主体(10、10a、60、60a、90)容易地安装于拉链条的链牙列(8)。并且,能够提高分离式拉头(1、2、3)的抗横拉力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拉头及拉链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将组装部件组装固定于主部件而形成的拉头,特别涉及一种在将拉链的链牙列插入到主部件内部的状态下对组装部件进行组装固定从而能够在装配的同时安装于链牙列的拉头及具有该拉头的拉链。
技术介绍
以往,拉链安装于衣物类或包类等物品(安装拉链的制品)的开口部来使用,通过使配置于该拉链中的拉头沿着链牙列滑动,能够使左右链牙列啮合、分离,由此对物品的开口部进行开闭。一般而言,拉链中使用的拉头包括上翼板及下翼板由导向柱连结的拉头主体、以及以能够相对于拉头主体转动的方式被保持的拉手,在拉头主体的上下翼板间形成有用于对左右链牙列进行导向的呈大致Y形的链牙导向路径。这样的拉链用拉头中已知有分离式拉头(有时也称为分离拉头),其通过使分别成型的两个拉头部件(例如第一拉头部件和第二拉头部件)相互结合来形成一个拉头主体,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4/006773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上下翼板(第一翼板及第二翼板)间的尺寸不容易产生偏差的分离式拉头。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分离式拉头形成为在拉链带的下表面(背面)侧配置链牙列的所谓反面型拉链。此外,如图14及图15所示,该拉头120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拉头及拉链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头,其具有拉头主体(10、10a、60、60a、90),该拉头主体(10、10a、60、60a、90)至少具备:第一翼板(12、61、92);第二翼板(11、62、91),其与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相向配置;导向柱(13、63),其连结所述第一翼板(12、61、92)与第二翼板(11、62、91)的一端部间;以及左右一对的第一凸缘部(16、65、96),其配置于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的左右侧缘部,将配置于所述拉头主体(10、10a、60、60a、90)的所述一端部的左右肩口和配置于另一端部的后口连通的链牙导向路径(17)的导向面包括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的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拉头,其具有拉头主体(10、10a、60、60a、90),该拉头主体(10、10a、60、60a、90)至少具备:第一翼板(12、61、92);第二翼板(11、62、91),其与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相向配置;导向柱(13、63),其连结所述第一翼板(12、61、92)与第二翼板(11、62、91)的一端部间;以及左右一对的第一凸缘部(16、65、96),其配置于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的左右侧缘部,将配置于所述拉头主体(10、10a、60、60a、90)的所述一端部的左右肩口和配置于另一端部的后口连通的链牙导向路径(17)的导向面包括所述第一翼板(12、61、92)的内表面、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内表面、以及左右一对的所述第一凸缘部(16、65、96)的内表面,所述拉链用拉头(1、2、3)的特征在于:所述拉头主体(10、10a、60、60a、90)包括:主部件(20、40、70、70a、100);以及组装部件(30、50、80、80a、110),其与所述主部件(20、40、70、70a、100)独立地形成,并且被组装固定于所述主部件(20、40、70、70a、100),所述主部件(20、40、70、70a、100)一体地包括:所述第一翼板(12、61、92);基体部(21、41、71、71a、101),其具备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所述内表面的一部分;所述导向柱(13、63);以及左右一对的所述第一凸缘部(16、65、96),所述组装部件(30、50、80、80a、110)具有外廓部(31、51、81、81a、111),该外廓部(31、51、81、81a、111)具备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所述内表面的其余部分,与所述基体部(21、41、71、71a、101)一起形成所述第二翼板(11、62、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廓部(31、51、81、81a、111)具有用于收容所述基体部(21、41、71、71a、101)的一部分的收容空间部(37、57、8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部(21、41、71、71a、101)包括:基体主体部(22、42、72、102),其配置在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所述内表面;以及左右的卡止片部(23、43、73、103),其从所述基体主体部(22、42、72、102)沿着拉头宽度方向延伸,所述基体部(21、41、71、71a、101)的至少左右的所述卡止片部(23、43、73、103)嵌入收容在所述收容空间部(37、57、87)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廓部(31、51、81、81a、111)具备基体插通间隙(36),该基体插通间隙(36)用于插通所述基体部(21、41、71、71a、101)的所述基体主体部(22、42、72、102),并且形成与所述收容空间部(37、57、87)连续的空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拉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廓部(31、51、81、81a、111)具备:外壁部(33、53、83),其配置在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表面;左右的侧壁部(34、54、84),其从所述外壁部(33、53、83)的左右侧缘部朝向所述第一翼板(12、61、92)延伸,形成所述第二翼板(11、62、91)的左右侧面;以及左右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成吉J·E·小霍利迪
申请(专利权)人:YK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