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特别是涉及建筑物屋面和墙体保温绝热用涂料或板材。已知的一般岩棉材料因其纤维较粗,对人体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同时纤维较长,不易于和直径在1-5毫米,具有保温性能的颗粒状骨料均匀混合,所以现在的岩棉材料不便用于与小颗粒骨料制成复合涂料及与小颗粒骨料制成复合型材。1999年北京市岩棉总厂引进国外设备生产的颗粒状岩棉,有着纤维直径小于6微米,和颗粒直径小于30毫米的物理特性,使得应用岩棉料制造保温涂料和保温板材得到了可能。但是经中国专利局计算机检索系统检索,未见有关使用颗粒状岩棉与其它颗粒状轻质骨料组合制造的保温涂料或板材的文献记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颗粒状岩棉与其它颗粒状轻质骨料组合而制造的保温涂料或板材的方法。该组合物有着不污染环境,导热系数低,容重轻,不开裂,抗压强度和憎水率较大,收缩率小,价格便宜,工艺简单,易于推广的优点。可广泛使用于建筑物屋面和墙体保温绝热。对环境保护和节省能源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试验及小批量生产证明了使用颗粒状岩棉与发泡聚苯乙烯颗粒或膨胀珍珠岩,以及胶粉,自来水按适当比例充分混合后经卧式砂浆搅拌机搅拌,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颗粒状岩棉组合物保温材料的制造。适用于建筑物屋面和墙体保温绝热。已知的一般岩棉材料因其纤维较粗,对人体皮肤有较强的刺激,同时纤维较长,不易于和粒在1-5毫米,具有保温性能的颗粒状骨料均匀混合,所以现在的岩棉材料不便用于与小颗粒骨料制 成复合涂料及与小颗粒骨料制成复合型材。本专利技术特征为:使用了用新设备新工艺生产的颗粒状岩棉作为主体材料。该材料与传统岩棉材料相比有以下特点:(1)纤维直径小于6微米;(2)其物理形状为颗粒状,颗粒直径小于30毫米。本专利技术包括4种组分: 颗粒状岩棉组分(A);发泡聚苯乙烯颗粒或膨胀珍珠岩组分(B);及胶粉组分(C)和自来水组分(D)成。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