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5301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避雷针、传感器、立柱;避雷针设置在托板的上部中间,且避雷针与托板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托板的上部左侧安装有风力叶片,且托板与风力叶片通过转轴活动相连接;传感器设置在托板的上部右侧,且传感器与托板通过螺丝相连接;托板的下部中间安装有立柱,且托板与立柱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立柱的上部上端安装有逆变器,且逆变器通过三角托架与立柱焊接相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结构上的改进,并结合现有技术,具有电能转换效果好,装置本体可以拆卸,且维修保养方便的优点,解决了现有装置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使之更加具有实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发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太阳能源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能源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寻找新能源成为当前人类面临的迫切课题,现有电力能源的来源主要有火电、水电、核电和风力发电,火电需要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一方面,化石燃料蕴藏量有限、越烧越少,正面临着枯竭的危险;另一方面燃烧将排出二氧化碳和硫的氧化物,因此会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恶化地球环境,水电要淹没大量土地,有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且大型水库一旦塌崩,后果将不堪设想,近年来,随着太阳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太阳能发电正越来越多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被推广和使用。但是,现有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普遍存在电能转换效果差,装置本体不可拆卸致使维修保养较为繁琐,在实际的使用时,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于是,如何提供一种电能转换效果好,装置本体可以拆卸,且维修保养方便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成为了目前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秉持多年该行业相关的设计理念和实际操作经验,并对现有技术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电能转换效果好,装置本体可以拆卸,且维修保养方便的太阳能发电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太阳能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避雷针(1)、传感器(2)、立柱(3)、太阳能板(4)、拧紧器(5)、调节孔(6)、保护罩(7)、卡扣(8)、支撑座(9)、风力叶片(10)、托板(11)、逆变器(12)、固定套(13)、蓄电池(14)、电箱(15)、斜支撑(16)、三角托架(17)、支撑臂(18)、固定板(19)和扣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1)设置在托板(11)的上部中间,且避雷针(1)与托板(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板(11)的上部左侧安装有风力叶片(10),且托板(11)与风力叶片(10)通过转轴活动相连接;所述传感器(2)设置在托板(11)的上部右侧,且传感器(2)与托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太阳能发电装置,包括:避雷针(1)、传感器(2)、立柱(3)、太阳能板(4)、拧紧器(5)、调节孔(6)、保护罩(7)、卡扣(8)、支撑座(9)、风力叶片(10)、托板(11)、逆变器(12)、固定套(13)、蓄电池(14)、电箱(15)、斜支撑(16)、三角托架(17)、支撑臂(18)、固定板(19)和扣板(20);其特征在于:所述避雷针(1)设置在托板(11)的上部中间,且避雷针(1)与托板(11)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托板(11)的上部左侧安装有风力叶片(10),且托板(11)与风力叶片(10)通过转轴活动相连接;所述传感器(2)设置在托板(11)的上部右侧,且传感器(2)与托板(11)通过螺丝相连接;所述托板(11)的下部中间安装有立柱(3),且托板(11)与立柱(3)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3)的上部上端安装有逆变器(12),且逆变器(12)通过三角托架(17)与立柱(3)焊接相连接;所述立柱(3)的外部上端设置有固定套(13),且立柱(3)与固定套(13)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固定套(13)的两端前部设置有支撑臂(18),且固定套(13)与支撑臂(18)通过焊接方式相连接;所述支撑臂(18)的前部两端安装有太阳能板(4),且太阳能板(4)通过扣板(20)与支撑臂(18)通过嵌入方式相连接;所述立柱(3)的前部中间开设有调节孔(6),且调节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仲善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