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绕组谐振变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子变换
,尤其谐振式开关变换器。
技术介绍
参见图1,谐振变换器具有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的优点,其最佳工作点在谐振点附近,该特性使得谐振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范围较窄,当输入电压在较大范围内变化时,需调节开关频率偏离谐振点,这将导致谐振变换器性能和效率的降低,并会导致变换器增益敏感,导致系统不稳定,降低系统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应宽输入电压范围的谐振变换器,根据输入电压不同,采用变匝比的控制方式,令该谐振变换器始终工作在较好的工作点附近。为实现上述目的,一种多绕组谐振变换器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参见图2,包括变压器T1,高位开关SH,低位开关SL,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n谐振电容Crn;第一控制开关SC1、第二控制开关SC2……第n控制开关SCn,第一二极管DS1、第二二极管DS2……第n二极管DSn;所述的变压器T1包括n个一次侧绕组,即第一绕组Np1及其第一漏感Lr1,第二绕组Np2及其第二漏感Lr2……第n绕组Npn及其第n漏感Lrn;所述变压器T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绕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高位开关SH,低位开关SL,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n谐振电容Cr n;第一控制开关SC1、第二控制开关SC2……第n控制开关SCn,第一二极管DS1、第二二极管DS2……第n二极管DSn;所述的变压器T1包括n个一次侧绕组,即第一绕组Np1及其第一漏感Lr1,第二绕组Np2及其第二漏感Lr2……第n绕组Npn及其第n漏感Lr n;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第n绕组Npn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绕组Np1的异名端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的一端,第一谐振电容Cr1的另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绕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变压器T1,高位开关SH,低位开关SL,第一谐振电容Cr1,第二谐振电容Cr2……第n谐振电容Crn;第一控制开关SC1、第二控制开关SC2……第n控制开关SCn,第一二极管DS1、第二二极管DS2……第n二极管DSn;所述的变压器T1包括n个一次侧绕组,即第一绕组Np1及其第一漏感Lr1,第二绕组Np2及其第二漏感Lr2……第n绕组Npn及其第n漏感Lrn;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第n绕组Npn的同名端连接在一起,第一绕组Np1的异名端连接第一谐振电容Cr1的一端,第一谐振电容Cr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控制开关SC1的漏极,第一控制开关SC1的源极连接参考地;第二绕组Np2的异名端连接第二谐振电容Cr2的一端,第二谐振电容Cr2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控制开关SC2的漏极,第二控制开关SC2的源极连接参考地;第n绕组Npn的异名端连接第n谐振电容Crn的一端,第n谐振电容Crn的另一端连接第n控制开关SCn的漏极,第n控制开关SCn的源极连接参考地;第一二极管DS1的阴极和阳极分别并联于第一控制开关SC1的漏极和源极,第二二极管DS1的阴极和阳极分别并联于第二控制开关SC2的漏极和源极,第n二极管的阴极和阳极分别并联于第n控制开关SCn的漏极和源极;高位开关SH和低位开关SL连接为半桥电路,该半桥电路的中点连接变压器T1的n个一次侧绕组的同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绕组谐振变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T1还包括至少一个二次侧绕组Ns,所述的变压器T1的n个一次侧绕组的同名端相连,即第一绕组Np1的同名端、第二绕组Np2的同名端……第n绕组N...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