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锂离子电池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和轻薄化,对消费类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按以下公式计算:初始体积能量密度=电池首次放电能量(电池容量×放电平台)/(电池长×宽×厚)。从前述计算公式可知,在相同的材料体系(电池容量和放电平台一致)和电池长宽尺寸下,影响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是锂离子电池的厚度。锂离子电池的厚度是由正、负极活性材料以及集流体、隔离膜等辅材的厚度决定的。由于辅材的厚度不会变化,厚度的增长来自正、负极片的膨胀。以商业化的钴酸锂和石墨分别为正、负极活性材料的锂离子电池为例,从冷压到分容,锂离子电池的厚度增加约7%,其中,5%是由石墨负极的膨胀导致,2%由钴酸锂正极的膨胀导致。因此,减小正极片从冷压到分容的厚度膨胀对锂离子电池初始体积能量密度的提升效果显著。此外,经过上百次的充放电循环过程,随着正极活性材料不断的嵌/脱锂及冷压残余应力的释放,会造成锂离子电池约10%左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正极集流体;制备含有晶型为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分布在正极集流体上,干燥后经一次冷压、切片制得正极片;用溶剂对正极片进行浸润处理;以及经干燥、二次冷压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正极集流体;制备含有晶型为层状结构的正极活性材料的正极浆料,将正极浆料均匀分布在正极集流体上,干燥后经一次冷压、切片制得正极片;用溶剂对正极片进行浸润处理;以及经干燥、二次冷压制得锂离子电池正极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处理采用的溶剂为乙酸乙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碳酸丙烯酯、氟代碳酸乙烯酯、正庚烷、正己烷、二硫化碳、二氯甲烷、苯、二甲苯、二甲亚砜、乙醚、氮-甲基吡咯烷酮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对正极片进行浸润处理的方法包括旋转喷涂和转移涂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处理中采用的溶剂量为正极活性材料质量的1~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正极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润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晨曦,魏奕民,陈宏浩,刘晓勇,牛少军,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