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6345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15
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其是在建筑物外墙面顶部设置有配水歧管,在配水歧管上安装有多个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配水歧管通过配水总管与水罐相通,可以调节水压的控压水泵设置在配水总管。本技术可利用雾霾监测装置监测建筑物周边PM2.5浓度值,当浓度值大于设定阈值时,控压水泵启动,泵送的低压水通过单向阀进入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形成喷雾,满足建筑物周边降霾需求;控压水泵泵送高压水时进入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形成射流,满足消防与外墙面清洗功能。

Building attached haze spray and cleaning and fire jet equipment

This technique provides a building attached to reducing haze spray and cleaning, fire jet device, which is provided on the external wall of a building at the top of a water distribution manifold, a plurality of multifunctional spray jet nozzle is installed on the water distribution manifold, water distribution manifold through the water duct connected with a tank, can adjust the hydraulic pressure control pump set in the water duct. This technology can use haze monitoring device to monitor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for PM2.5 concentration, when the concentration is greater than the preset threshold, control of pressure pump start, pumping water through the one-way valve into the low pressure spray jet multifunctional nozzle, spray forming, reducing haze surrounding buildings meet the demand; control of high pressure water pump pressure feeding into the spray jets the function of the nozzle, jet formation, meet the fire with the outside wall clean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环保技术,是一种既能够改善空气质量,又能够对房屋立面进行清洗、甚至能够对建筑物进行消防灭火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限于环境的承受能力,近年来雾霾现象频繁出现,部分地区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PM2.5细颗粒物是雾霾的主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来源包括各种工业烟尘、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建筑工地产生的扬尘等。大气环境质量重度污染会造成人群呼吸系统疾病频发、视程障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因此进行降霾治理刻不容缓。另一方面,随着建筑高度的不断增加,其外立面清洗工作越来越困难,消防工作越来越严峻。现有技术中还未发现集喷雾降霾、建筑物外墙面清洗与消防功能于一体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把降霾喷雾、建筑物外墙面清洗与消防功能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结构简单,总体成本低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本技术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在建筑物外墙面顶部设置有配水歧管34,在配水歧管34上安装有多个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配水歧管34通过配水总管33与水罐40相通,可以调节水压的控压水泵35设置在配水总管33;所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包括内部开有阀腔23的喷头外壁1,沿着阀腔从进口24到出口25在阀腔内依次设置控压组件、导流组件,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均固定在阀腔内;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分别相对于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可轴向移动;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在导流活塞2与导流套筒4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常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活塞8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在导流活塞2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13;在伸出阀腔出口的导流活塞2的端部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喷雾口22,喷头撞针3在喷头外壁1的外侧与喷雾口22轴向相对;在导流活塞2径向方向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旁通口18;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水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再经喷雾口22喷出;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并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作为对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控压套筒6的内壁具有密封环台26,控压活塞8外周与密封环台26接触;所述控压喷雾流道11的出口27位于挤压活塞远离阀腔进口24的端面上;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29位于控压活塞8外周上;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29位于阀腔进口24与密封环台26之间,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的出口29与位于密封环台26靠近阀腔出口一侧的过渡腔28相通,控压射流流道19与通过所述过渡腔28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作为对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可拆卸连接在喷头外壁上的喷头后盖9,喷头后盖9位于阀腔进口24处,开有与阀腔相通的通道;喷头后盖9对控压活塞8在弹簧的作用下向阀腔进口24方向的移动起到限位作用。作为对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水罐40与向前供水的建筑物供水管道进水管32相连通;建筑物顶部设置有雨水收集池41,水罐40通过串联有水质净化机39、雨水收集水泵36的管路与雨水收集池41相通。作为对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控压水泵35与配水歧管34之间的配水总管33上设置单向阀43。作为对所述的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具有信号发射模块的雾霾监测装置31、用于控制和调节控压水泵35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38,控制装置38具有能够接收信号发射模块发送的信号的信号接收模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针对城市雾霾严重且治理难度大的问题,为有效降低大气中PM2.5的含量,本技术利用水对细颗粒物的聚集作用,结合高层建筑物设置本装置,可以有效减少建筑物周边PM2.5浓度,保障人们身心健康,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同时,可进行高层建筑的消防与日常建筑立面清洗。本装置是通过控压水泵35调节供水压力,使得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处于喷雾状态或者射流状态,以达到喷雾降霾或者射流清洗、射流消防的目的。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中,控压活塞8相对于控压套筒6不论移动到任何位置,控压喷雾流道11都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因此,当水罐40内的水在控压水泵35的作用下被泵至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时,从阀腔进口24进入阀腔,不论水的压力大小,水都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流入导流喷雾流道13。当控压水泵35的供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同时,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导流喷雾流道13与导流射流流道14不相通;因此,水不会通过控压射流流道19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内的水不会通过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只能经喷雾口22喷出,喷头撞针3的作用下形成雾状,进行降霾作业。当控压水泵35的供水压力较大时,水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沿轴向向阀腔出口方向移动,控压活塞8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也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同时,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导流喷雾流道13通过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通;因此,水通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内的水大部分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可以完成对外立面的清洗或者消防灭火;因为喷雾口22的截面积很小,阻力很大,此时只有少部分水通过喷雾口22喷出。雾霾监测装置31,该雾霾监测装置31附属于整体喷洒系统,用于实时监测大气中PM2.5的浓度,并能将监测到的PM2.5浓度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38。当PM2.5浓度超过设定值时,控制装置38控制控压水泵35启动,进行低压供水,使得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工作在喷雾降霾状态。当需要对建筑物进行清洗或消防灭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

【技术保护点】
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其特征是:在建筑物外墙面顶部设置有配水歧管(34),在配水歧管(34)上安装有多个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配水歧管(34)通过配水总管(33)与水罐(40)相通,可以调节水压的控压水泵(35)设置在配水总管(33);所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包括内部开有阀腔(23)的喷头外壁(1),沿着阀腔从进口(24)到出口(25)在阀腔内依次设置控压组件、导流组件,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均固定在阀腔内;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分别相对于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可轴向移动;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在导流活塞(2)与导流套筒(4)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常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活塞(8)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在导流活塞(2)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13);在伸出阀腔出口的导流活塞(2)的端部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喷雾口(22),喷头撞针(3)在喷头外壁(1)的外侧与喷雾口(22)轴向相对;在导流活塞(2)径向方向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旁通口(18);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水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再经喷雾口(22)喷出;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同时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并经旁通口(18)、导流射流流道(14)流出。...

【技术特征摘要】
1.建筑物附属降霾喷雾和清洗、消防射流装置,其特征是:在建筑物外墙面顶部设置有配水歧管(34),在配水歧管(34)上安装有多个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配水歧管(34)通过配水总管(33)与水罐(40)相通,可以调节水压的控压水泵(35)设置在配水总管(33);所述喷雾射流多功能喷头(37),包括内部开有阀腔(23)的喷头外壁(1),沿着阀腔从进口(24)到出口(25)在阀腔内依次设置控压组件、导流组件,所述控压组件包括控压活塞(8)、控压弹簧(7)和控压套筒(6),所述导流组件包括导流活塞(2)、导流弹簧(5)、导流套筒(4)和喷头撞针(3);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均固定在阀腔内;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分别相对于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可轴向移动;在控压活塞(8)与控压套筒(6)之间、在导流活塞(2)与导流套筒(4)之间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在常态时使得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活塞(8)内具有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流流道(19),在导流活塞(2)内具有导流喷雾流道(13);在伸出阀腔出口的导流活塞(2)的端部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喷雾口(22),喷头撞针(3)在喷头外壁(1)的外侧与喷雾口(22)轴向相对;在导流活塞(2)径向方向开有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的旁通口(18);在阀腔的侧壁上开有导流射流流道(14);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小时,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远离控压套筒(6)和导流套筒(4)而靠近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不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相错开;水仅仅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进入导流喷雾流道(13),再经喷雾口(22)喷出;当进入阀腔的水压力较大时,推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轴向移动,控压活塞(8)、导流活塞(2)位于靠近控压套筒(6)、导流套筒(4)而远离阀腔进口(24)的位置,控压射流流道(19)与导流喷雾流道(13)相通,旁通口(18)与导流射流流道(14)在径向相对;水经过控压喷雾流道(11)和控压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娜范一鹤束双浩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