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具有薄型化、轻量化、低耗电量、无辐射污染等优点,LCD产品已广泛应用于现今的显示设备中。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结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及背光模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是不发光的,发光的是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框体、光源及导光板。导光板将光源发出的光导向液晶显示面板从而点亮液晶显示面板。光源及导光板容置于框体中。导光板与框体在组装过程中,难免会使导光板与框体之间留下间隙,因此,当光源发出的光为非白光(例如,蓝光)时,光将从导光板与框体之间的间隙漏出,产生漏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避免漏光现象的显示装置。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框体、显示面板、导光板及蓝色光源,框体包括底壁及垂直连接于底壁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及量子点增强薄膜,蓝色光源置于导光板与第一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反射片置于导光板与第二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用于在蓝光的刺激下将入射至量子点增强薄膜且强度足以激发量子点增强薄膜产生红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框体、显示面板、导光板及蓝色光源,框体包括底壁及垂直连接于底壁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及量子点增强薄膜,蓝色光源置于导光板与第一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反射片置于导光板与第二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用于在蓝光的刺激下将入射至量子点增强薄膜且强度足以激发量子点增强薄膜产生红光及绿光的蓝光转换为白光,入射至导光板远离蓝色光源一端及经导光板入射至反射片后被传输至量子点增强薄膜且强度不足以激发量子点增强薄膜产生红光及绿光的蓝光穿过量子点增强薄膜,使量子点增强薄膜上形成一靠近反射片的混光失效区,显示面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框体、显示面板、导光板及蓝色光源,框体包括底壁及垂直连接于底壁的相对两端的第一侧壁及第二侧壁,其特征在于:显示装置还包括反射片及量子点增强薄膜,蓝色光源置于导光板与第一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置于导光板与显示面板之间,反射片置于导光板与第二侧壁之间,量子点增强薄膜用于在蓝光的刺激下将入射至量子点增强薄膜且强度足以激发量子点增强薄膜产生红光及绿光的蓝光转换为白光,入射至导光板远离蓝色光源一端及经导光板入射至反射片后被传输至量子点增强薄膜且强度不足以激发量子点增强薄膜产生红光及绿光的蓝光穿过量子点增强薄膜,使量子点增强薄膜上形成一靠近反射片的混光失效区,显示面板包括遮光区,遮光区与第二侧壁连接,遮光区在垂直于量子点增强薄膜的方向上将混光失效区远离反射片的一端覆盖。2.如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文金,韦干佑,潘钧允,黄星童,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