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毅之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07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伸缩架、滑杆、雷达探头、JF24D无线收发器和蓄电池,所述伸缩架顶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杆上,所述伸缩架底部固定在轴承上,且轴承安装在滑杆上,所述滑杆设置在支耳上的滑槽上,所述轴座上安装有固定轴,所述配重箱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泵、回油箱、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液压油泵右侧,所述光子探测器输出端与AD650模数转换器输入端电性连接,AT89S52单片机输出端分别与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机、液压油泵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T89S52单片机分别与JF24D无线收发器和24C04存储器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无线遥控智能控制,操作方便,辅助搬运省时省力,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

An intelligent lifting platform for auxiliary unload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intelligent auxiliary unloading lifting platform, including loading platform, telescopic frame, sliding bar, radar probe, JF24D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battery, wherein the telescopic rack is installed on top of the support bar through a rotating shaft, wherein the telescopic frame is fixed on the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is arranged on the sliding bar the slide bar is provided with a chute, the support lugs on the shaft seat is installed on the fixed shaft, the inside of the counterweight box is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oil pump and the oil return tank, a control circuit board and a battery, wherein the control circuit board is arranged in the right side of the hydraulic pump, the output end of photon detector and AD650 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 the input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singlechip, AT89S52 and laser diode, drive motor, hydraulic pump input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AT89S52 microcontroller and JF24D wireless transceiver and 24C04 respectively. The electrical connection of the memory.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wireless remote control intelligent control, convenient operation, auxiliary handling, time saving and labor, strong stability and high safety coeffic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
技术介绍
在物流高速发展的今天,货物装卸劳动量增大,一般固定的大型中转站货物装卸采用传送带形式,不能根据使用场地需求灵活移动,不能随车携带,致使在单车货物装卸时,需要人力进行上下车厢搬运,费时费力,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该新型采用无线遥控智能控制,操作方便,辅助搬运省时省力,稳定性强,安全系数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伸缩架、滑杆、雷达探头、JF24D无线收发器和蓄电池,所述载物平台固定在支撑台上,所述支撑台安装在支撑横杆上,所述伸缩架顶部通过转轴安装在支撑横杆上,所述伸缩架底部固定在轴承上,且轴承安装在滑杆上,所述滑杆设置在支耳上的滑槽上,所述支耳固定在支撑座上表面左侧,所述支撑座右侧设置有轴座,所述轴座上安装有固定轴,所述伸缩架右侧通过轴承与固定轴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中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所述液压伸缩杆左侧通过螺栓与滑杆连接,所述支撑座固定在配重箱上,所述雷达探头设置有八个,且分为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配重箱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配重箱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雷达探头之间分别设置有JF24D无线收发器和充电接口,所述配重箱与车架之间通过转盘转动连接,所述车架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车轴和主动轴与车轮连接,所述配重箱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泵、回油箱、控制电路板和蓄电池,所述液压油泵下方设置有回油箱,所述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液压油泵右侧,所述液压油泵下方安装有蓄电池,所述雷达探头由光子探测器和激光二极管组成,所述光子探测器输出端与AD650模数转换器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D650模数转换器输出端与AT89S52单片机输入端电性连接,AT89S52单片机输出端分别与激光二极管、驱动电机、液压油泵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T89S52单片机分别与JF24D无线收发器和24C04存储器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滑杆与滑槽之间为间隙连接。优选的,所述液压油泵通过油管分别与回油箱和液压伸缩杆相连。优选的,所述车架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主动轴转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接口和蓄电池分别与控制电路板之间为电性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备采用JF24D无线收发器能用手机对其进行连接,灵活操纵模拟输送路线并存储到24C04存储器中,该新型可根据输入的路线进行往复搬运抬升或降落,操作使用方便,智能化的设计使用更加人性化,采用伸缩架作为主要的升降机构配合液压伸缩杆,提升重量大,外形简洁,在不需使用时可缩小体积便于携带,配重箱前后左右四个侧面设置的雷达探头使该新型可采集外部空间进行模型化运算设计出合理的运行路线,当遇到障碍物时及时停止,放置危险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配重箱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流程框图;图7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图中:1-载物平台;2-支撑台;3-转轴;4-支撑横杆;5-液压伸缩杆;6-轴座;7-配重箱;8-伸缩架;9-支耳;10-滑杆;11-雷达探头;12-车轮;13-车架;14-转盘;15-支撑座;16-固定轴;17-轴承;18-车轴;19-JF24D无线收发器;20-主动轴;21-充电接口;22-油管;23-液压油泵;24-控制电路板;25-回油箱;26-蓄电池;27-滑槽;28-光子探测器;29-AD650模数转换器;30-AT89S52单片机;31-激光二极管;32-驱动电机;33-24C04存储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1、伸缩架8、滑杆10、雷达探头11、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蓄电池26,载物平台1固定在支撑台2上,支撑台2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伸缩架8顶部通过转轴3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伸缩架8底部固定在轴承17上,且轴承17安装在滑杆10上,滑杆10设置在支耳9上的滑槽27上,支耳9固定在支撑座15上表面左侧,支撑座15右侧设置有轴座6,轴座6上安装有固定轴16,伸缩架8右侧通过轴承17与固定轴16转动连接,固定轴16中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液压伸缩杆5左侧通过螺栓与滑杆10连接,支撑座15固定在配重箱7上,雷达探头11设置有八个,且分为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配重箱7前后左右四个侧面,配重箱7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雷达探头11之间分别设置有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充电接口21,配重箱7与车架13之间通过转盘14转动连接,车架13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车轴18和主动轴20与车轮12连接,配重箱7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泵23、回油箱25、控制电路板24和蓄电池26,液压油泵23下方设置有回油箱25,控制电路板24设置在液压油泵23右侧,液压油泵23下方安装有蓄电池26,雷达探头11由光子探测器28和激光二极管31组成,光子探测器28输出端与AD650模数转换器29输入端电性连接,AD650模数转换器29输出端与AT89S52单片机30输入端电性连接,AT89S52单片机30输出端分别与激光二极管31、驱动电机32、液压油泵23输入端电性连接,AT89S52单片机30分别与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24C04存储器33电性连接,滑杆10与滑槽27之间为间隙连接,液压油泵23通过油管22分别与回油箱25和液压伸缩杆5相连,车架13内部安装有驱动电机32,且驱动电机32与主动轴20转动连接,充电接口21和蓄电池26分别与控制电路板24之间为电性连接。工作原理:使用时,用户用手机通过JF24D无线收发器19接入系统中,通过手机进行连接控制并模拟搬运卸装运行路线使操作数据存入24C04存储器33中,操作该新型使其处于自动运行状态,当该新型靠近车厢时,雷达探头11感应位置后AT89S52单片机30控制液压油泵23使得液压伸缩杆5伸长,伸缩架8伸长使得载物平台1升高至车厢平齐,工人甲将货物放置载物平台1上,该新型根据雷达探头11感应外部障碍物情况,当无障碍物时,该新型根据设计的运行轨迹运行至存放处,AT89S52单片机30控制液压油泵23使得液压伸缩杆5缩短,伸缩架8缩短使得载物平台1降低直至最低状态,工人乙将载物平台1上的货物取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1)、伸缩架(8)、滑杆(10)、雷达探头(11)、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蓄电池(2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1)固定在支撑台(2)上,所述支撑台(2)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所述伸缩架(8)顶部通过转轴(3)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所述伸缩架(8)底部固定在轴承(17)上,且轴承(17)安装在滑杆(10)上,所述滑杆(10)设置在支耳(9)上的滑槽(27)上,所述支耳(9)固定在支撑座(15)上表面左侧,所述支撑座(15)右侧设置有轴座(6),所述轴座(6)上安装有固定轴(16),所述伸缩架(8)右侧通过轴承(17)与固定轴(1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6)中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液压伸缩杆(5)左侧通过螺栓与滑杆(10)连接,所述支撑座(15)固定在配重箱(7)上,所述雷达探头(11)设置有八个,且分为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配重箱(7)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配重箱(7)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雷达探头(11)之间分别设置有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充电接口(21),所述配重箱(7)与车架(13)之间通过转盘(14)转动连接,所述车架(13)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车轴(18)和主动轴(20)与车轮(12)连接,所述配重箱(7)内部设置有液压油泵(23)、回油箱(25)、控制电路板(24)和蓄电池(26),所述液压油泵(23)下方设置有回油箱(25),所述控制电路板(24)设置在液压油泵(23)右侧,所述液压油泵(23)下方安装有蓄电池(26),所述雷达探头(11)由光子探测器(28)和激光二极管(31)组成,所述光子探测器(28)输出端与AD650模数转换器(29)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D650模数转换器(29)输出端与AT89S52单片机(30)输入端电性连接,AT89S52单片机(30)输出端分别与激光二极管(31)、驱动电机(32)、液压油泵(23)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AT89S52单片机(30)分别与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24C04存储器(33)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卸货的智能升降平台,包括载物平台(1)、伸缩架(8)、滑杆(10)、雷达探头(11)、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蓄电池(26),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平台(1)固定在支撑台(2)上,所述支撑台(2)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所述伸缩架(8)顶部通过转轴(3)安装在支撑横杆(4)上,所述伸缩架(8)底部固定在轴承(17)上,且轴承(17)安装在滑杆(10)上,所述滑杆(10)设置在支耳(9)上的滑槽(27)上,所述支耳(9)固定在支撑座(15)上表面左侧,所述支撑座(15)右侧设置有轴座(6),所述轴座(6)上安装有固定轴(16),所述伸缩架(8)右侧通过轴承(17)与固定轴(16)转动连接,所述固定轴(16)中部安装有液压伸缩杆(5),所述液压伸缩杆(5)左侧通过螺栓与滑杆(10)连接,所述支撑座(15)固定在配重箱(7)上,所述雷达探头(11)设置有八个,且分为两两一组分别安装在配重箱(7)前后左右四个侧面,所述配重箱(7)左侧面和右侧面上的雷达探头(11)之间分别设置有JF24D无线收发器(19)和充电接口(21),所述配重箱(7)与车架(13)之间通过转盘(14)转动连接,所述车架(13)左侧和右侧分别通过车轴(18)和主动轴(20)与车轮(12)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毅之
申请(专利权)人:康毅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