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地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909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7 16: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接地组件、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所述接地组件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功能器件与移动终端的中框连接,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持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功能器件且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持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电性连接,将所述功能器件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

Grounding module, camera module and mobile terminal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grounding module, a camera component and a mobile terminal. The grounding component is used to connect the functional devic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with the middle frame of the mobile terminal, so as to realize the grounding installation of the functional device. The groun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support member and a connecting member; the support member comprises a supporting part and a support part, the supporting part for supporting the functional device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he supporting portion and the connecting piece pushes the connecting piece for setting; with the mobile terminal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rame, the functional devices of static charge transfer to the mobile terminal in the box,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setting ground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地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地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通常包括摄像头等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通常需要接地,传统移动终端中的功能器件接地的实现方式是将功能器件直接连接到移动终端中的中框的地极。由于移动终端经常处于移动或者晃动状态,将功能器件直接连接到中框中的地极,在移动终端处于移动或者晃动时,功能器件与中框之间容易松动进而导致功能器件与中框之间的地极之间接触不良。当功能器件与地极之间接触不良时候,当所述功能器件由于摩擦等原因聚集静电时,功能器件的静电不能够传输至地极,从而造成功能器件受到静电的影响而不能正常工作甚至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功能器件与移动终端的中框连接,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持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功能器件且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持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电性连接,将所述功能器件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功能器件与移动终端中的中框之间设置接地组件,从而使得当所述功能器件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之间的接触更加紧密,从而实现了功能器件与地极的良好接触,降低了静电对功能器件的影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摄像头组件,所述摄像头组件包括:摄像头本体;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持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摄像头本体且与所述摄像头本体电性连接;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持设置;连接件,用于与移动终端的中框电性连接,将所述摄像头本体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以实现所述摄像头本体的接地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所述摄像头组件。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的组装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沿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中的支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中的转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接地组件中的转接件中的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沿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6中沿III-III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述接地组件10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功能器件20与移动终端中的中框30连接,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的接地设置。所述接地组件10包括支撑件100及连接件300。所述支撑件100包括支撑部110和抵持部130。所述支撑部110用于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且与所述功能器件20电连接。所述抵持部130用于与所述连接件300相抵持设置。所述连接件300用于与所述终端的中框30连接,以将所述功能器件20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30,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20的接地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抵持部130自所述支撑部110延伸至与所述连接件300连接。所述支撑件100还包括第一固定部120,所述第一固定部120用于固定连接至移动终端中的电路板40。优选地,所述支撑件100为一体结构,以增加所述支撑件100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时的稳定性。抵接部310连接部320抵接部310连接部320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20为摄像头。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20也可以为闪光灯,扬声器等。请一并参阅图5,所述支撑部110包括支撑板111、第一支撑臂112及第二支撑臂113。所述第一支撑臂112及所述第二支撑臂113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111相对的两侧,且分别与连接在所述支撑板111和所述第一固定部120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与所述支撑板111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与所述支撑板111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与所述支撑板111之间形成钝角可以在所述支撑板111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的时候更好地缓冲所述功能器件20带来的应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与所述支撑板111的连接处不容易受到所述功能器件20的压力而损坏。同样地,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与所述支撑板111之间形成钝角可以在所述支撑板111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的时候更好地缓冲所述功能器件20带来的应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与所述支撑板111的连接处部容易受到所述功能器件20的压力而损坏。优选地,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13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两侧。所述第一支撑臂112及所述第二支撑臂113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板111的两侧,从而使得所述第一支撑臂112及所述第二支撑臂113可以均匀地分担来自所述支撑板111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板111更加稳固地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所述第一固定部120包括分布在所述支撑部110相对的两侧的第一固定片121与第二固定片122。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12相连,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13相连,且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12之间形成钝角,可以在所述支撑板111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的时候更好地缓冲所述功能器件20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固定片121与所述第一支撑臂112的连接处不容易受到压力而损坏。同样地,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之间形成钝角,可以在所述支撑板111支撑所述功能器件20的时候更好地缓冲所述功能器件20带来的压力,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固定片122与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之间的连接处不容易受到压力而损坏。所述抵持部130为弹性结构,包括连接端131和抵接端132。所述连接端131自所述支撑板111弯折延伸至所述抵接端132,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131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臂112和所述第二支撑臂113与所述支撑板111所形成的收容空间中,通过所述抵持部130的弹性形变,所述抵接端132与连接件300相互抵持连接。所述抵持部130为弹性结构,从而使得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接地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移动终端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功能器件与移动终端的中框连接,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持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功能器件且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持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电性连接,将所述功能器件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地组件,所述接地组件用于将移动终端的功能器件与移动终端的中框连接,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地组件包括:支撑件和连接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部和抵持部,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所述功能器件且与所述功能器件电性连接;所述抵持部与所述连接件相抵持设置;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电性连接,将所述功能器件的静电荷传导至所述移动终端的中框,以实现所述功能器件的接地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还包括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用于固定连接至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包括支撑板、第一支撑臂及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分别位于所述支撑板相对的两侧,且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板和所述第一固定部之间,所述第一侧臂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钝角。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对称分布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分布在所述支撑部相对的两侧第一固定片与第二固定片,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支撑臂相连,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支撑臂相连,且所述第一固定片与所述第一支撑臂之间形成钝角,所述第二固定片与所述第二支撑臂之间形成钝角。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为弹性结构,包括连接端和抵接端,所述连接端自所述支撑板弯折延伸至所述抵接端,至少部分所述连接端收容在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与所述支撑板所形成的收容空间中,通过所述抵持部的弹性形变,所述抵接端与所述连接件相互抵持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与所述连接件接触的面呈弧形。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端弯折成勺状结构,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背离所述连接件,所述抵接端与所述连接件接触的面为所述勺状结构的底面。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一部分伸入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抵接端位于所述收容空间内。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邻近所述抵持部的一端弯折成勺状结构,并设有开口,所述开口背离所述抵持部,所述勺状结构抵持所述抵持部,且所述勺状结构与所述抵持部接触的面为所述勺状结构的底面。11.如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接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邻近所述抵持部的一端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和所述中框上的定位柱配合定位。12.一种摄像头组件,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一平胡海金万憬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