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布线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4787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提供了一种采用模块化结构,布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铺装质量好的住宅布线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线施工费时费力,施工周期长,拆装费时费力,安全可靠性差等的技术问题,它包括墙体及固定在墙体表面的配电箱和弱电箱,配电箱和弱电箱上分别并联连接着若干组线缆,线缆顺沿墙体表面延伸至室内对应的功能区域内,所述线缆穿插套装在弹性线槽内,且对应于转弯处的线缆外罩装有T字形转接模块盒,对应于墙体转角处的线缆外罩装有L形阴角转接盒,线缆外的弹性线槽端口对应的互配插接在T字形转接模块盒和L形阴角转接盒内。

Residential Cabling System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rchitectural decoration, provides a modular structure, wiring time-saving, safe and reliable, short construction period, the quality of the pavement good residential wiring system, solve the wiring construction existing in the prior art are time-consuming, laborious and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cost, technical problems of poor safety and reliability. It includes a wall and fixed on the wall surface of the distribution box and weak box, distribution box and electronic box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in parallel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cable, cable along the function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interior surface extending along the wall, the cable with suit in elastic line groove, cable cover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corner with T - switching module box, cable cover corresponding to the corner of the wall with L shaped corner adapter box, cable elastic line slot port corresponding to each other with inserted in the shape of T adapter Module box and L shape negative angle transfer box.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住宅布线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装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用模块化结构,布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铺装质量好的住宅布线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多数住宅在修建电气走线系统安装过程中,室内强弱电线线路、开关、插座、强弱电箱、电视线路等均单独铺设,线路比较分散,且通常全部在毛坯房上按照施工图进行敷设,业主在入住后几乎都要进行二次装修,导致重新敷设相当麻烦。因此现有的电气走线空间系统有如下几个比较明显的缺陷:1、模块化程度较低,安装不便,不仅施工价格高昂,而且施工周期长,非常浪费时间;2、业主二次装修过程中,大部分线路重新敷设,拆装费时费力,这势必造成巨大的浪费;3、住宅用户改装电气系统时,不但不能保证电气线路敷设的安全可靠,同时对土建的影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是提供了一种采用模块化结构,布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铺装质量好的住宅布线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布线施工费时费力,施工周期长,拆装费时费力,安全可靠性差等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住宅布线系统,包括墙体及固定在墙体表面的配电箱和弱电箱,配电箱和弱电箱上分别并联连接着若干组线缆,线缆顺沿墙体表面延伸至室内对应的功能区域内,所述线缆穿插套装在弹性线槽内,且对应于转弯处的线缆外罩装有T字形转接模块盒,对应于墙体转角处的线缆外罩装有L形阴角转接盒,线缆外的弹性线槽端口对应的互配插接在T字形转接模块盒和L形阴角转接盒内。通过在住宅内的墙体表面设置配电箱和弱电箱分置强、弱电,配电箱和弱电箱分出的若干组线缆又顺沿墙体表面延伸室内的各功能区实现对应的功能,期间线缆通过弹性线槽固定在墙体表面,线缆走线过程中必然经过平面直角转弯和墙角直角转弯,即可通过T字形转接模块盒实现平面转弯或分枝,通过L形阴角转接盒实现墙角转弯,布线安装完整,采用模块化结构,布线省时省力,线缆全部包罩在壳体内,安全可靠,施工周期短,铺装质量好。作为优选,在所述其中一个功能区域内的墙体内嵌装有底盒,底盒的开口端朝外并互配插接着环状的伸缩壳,在底盒的内环面上设有纵向滑槽,与纵向滑槽对应的伸缩壳外环面上设有纵向弹性摩擦杆,在纵向弹性摩擦杆的外环面上设有纵向开口槽,在纵向开口槽内插接着可使纵向开口槽向外胀开并使纵向弹性摩擦杆的外环面胀紧在纵向滑槽内的楔块。通过在底盒的开口端互配插接伸缩壳,通过楔块使伸缩壳上的弹性摩擦杆向外胀开时,即使弹性摩擦杆胀紧在底盒上对应的纵向滑槽内,伸缩壳的进出调节方便,从而实现了底盒高度的改变,因此即可根据开关或插座盒与墙面间的高度差自由调节伸缩壳高度,无需拆除底盒并反复调节后重新埋置,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装饰质量好。作为更优选,在靠近所述底盒开口端的纵向滑槽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个摩擦凸点,纵向开口槽向外胀开时,弹性摩擦杆的外环面抵接在摩擦凸点上。通过在靠近底盒开口端的纵向滑槽内壁设置摩擦凸点,增加弹性摩擦杆与纵向滑槽内壁接触时的摩擦力,提高伸缩壳固定的可靠性。作为更优选,所述底盒呈方形,纵向滑槽对称设于底盒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方形的底盒成型加工简单,同时便于内部布线;在底盒相对的两个内侧面设置纵向滑槽分别与伸缩壳上的弹性摩擦杆互配,伸缩壳固定稳定性好,同时也可根据使用需求,分别确认伸缩壳的进出尺寸,使伸缩壳的外端口呈倾斜状态,从而可满足倾斜墙面的使用要求。作为优选,与所述线缆对应的墙体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外的U形卡槽底座,弹性线槽弹性夹持在U形卡槽底座内,在弹性线槽内弹性卡接着若干个弹性理线环,在弹性理线环上设有可压入线缆的线缆压入缺口,线缆压入缺口一侧对应的弹性理线环边沿向内延伸并弹性抵接在线缆压入缺口另一侧对应的弹性理线环外。将弹性理线环间隔的弹性卡接在弹性线槽内,弹性线槽又弹性夹持在U形卡槽底座上,从而使线缆完全的包罩在弹性线槽内,确保线缆处于弹性线槽的密闭空间内,提高安全可靠性;布线时只需压动下方的弹性理线环边沿向下打开线缆压入缺口,即可将线缆送入弹性理线环的中孔内夹持固定,安装完毕后弹性理线环边沿回弹并重新封闭线缆压入缺口,确保线缆牢固的固定在弹性理线环内,安装方便快捷,牢固可靠。作为优选,所述弹性线槽包括互配夹持在U形卡槽底座开口内的U形线槽底壳,U形线槽底壳开口的一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线槽盖板,线槽盖板的外侧端边沿又向外延伸形成U形盖板卡槽,U形线槽底壳开口的另一侧边沿向外延伸形成勾状卡条,勾状卡条互配弹性勾挂在U形盖板卡槽内。作为优选,当所述线缆交汇时,上方对应的线缆外套装着两对弯管头并构成扣罩在下方线缆外的U形结构,其中的弯管头横截面为方形,弯管头的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与弹性线槽端口互配的线槽接口,在线槽接口内设有限位凸台,弹性线槽端口延伸至线槽接口内并顶接在限位凸台上。通过在线缆交汇处的上方线缆两侧分别套装一对弯管头与相邻弹性线槽端口对接的弯管头,即通过弯管头改变了弹性线槽的走向,使其构成罩设在下方线缆外的U形结构,从而合理实现强、弱电线缆的交叉布设。作为优选,在所述T字形转接模块盒横向边的两端及纵向边的外侧端分别形成阳角转接接口,弹性线槽互配插接在对应的两个阳角转接接口内,在另外一个阳角转接接口上扣罩有封口罩板。T字形转接模块盒通过阳角转接接口与对应的弹性线槽互配对接,拆装方便,通过在闲置的阳角转接接口上扣罩有封口罩板,确保线缆全程处于密闲环境中,提高安全可靠性。作为优选,所述L形阴角转接盒的两端分别形成阴角转接接口,对应于L形阴角转接盒的内侧面向外延伸形成夹口,L形阴角转接盒两端的弹性线槽互配插接在阴角转接接口内并夹持在夹口内。L形阴角转接盒的两端通过阴角转接接口与对应的弹性线槽互配对接,并通过夹口夹持固定对应的弹性线槽侧壁,连接牢靠,拆装方便。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住宅布线系统具有下述优点:在建筑主体完成之后,直接在原墙上明敷线槽,在原墙与饰面板上节省空间,不仅便于电气线路的检修和更替,同时保证在二次装修时业主自行敷设线路时的安全,还解决了线槽外漏影响装饰效果和安全性的问题;与传统住宅电气系统安装相比,采用模块式电气工业技术,将整个住房电气线路精简至15个模块,而且模块之间连接简单,缩短施工员现场模块拼装时间,从而大大提高安装速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住宅布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伸缩壳和底盒的装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线槽的安装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弹性线槽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弯管头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T字形转接模块盒的安装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中L形阴角转接盒的安装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住宅布线系统,包括墙体1及固定在墙体1表面的配电箱2和弱电箱3,配电箱2和弱电箱3上分别并联连接着若干组线缆4,线缆4顺沿墙体1表面延伸至室内对应的功能区域内,其中的线缆4均穿插套装在弹性线槽16内,对应于转弯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T字形转接模块盒30,对应于墙体1转角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与墙体1转角互配的L形阴角转接盒40,如图6和图7所示,在T字形转接模块盒30横向边的两端及纵向边的外侧端分别带有阳角转接接口31,对应端的弹性线槽16互配插接在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住宅布线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住宅布线系统,包括墙体(1)及固定在墙体(1)表面的配电箱(2)和弱电箱(3),配电箱(2)和弱电箱(3)上分别并联连接着若干组线缆(4),线缆(4)顺沿墙体(1)表面延伸至室内对应的功能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4)穿插套装在弹性线槽(16)内,且对应于转弯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T字形转接模块盒(30),对应于墙体(1)转角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L形阴角转接盒(40),线缆(4)外的弹性线槽(16)端口对应的互配插接在T字形转接模块盒(30)和L形阴角转接盒(40)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住宅布线系统,包括墙体(1)及固定在墙体(1)表面的配电箱(2)和弱电箱(3),配电箱(2)和弱电箱(3)上分别并联连接着若干组线缆(4),线缆(4)顺沿墙体(1)表面延伸至室内对应的功能区域内,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4)穿插套装在弹性线槽(16)内,且对应于转弯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T字形转接模块盒(30),对应于墙体(1)转角处的线缆(4)外罩装有L形阴角转接盒(40),线缆(4)外的弹性线槽(16)端口对应的互配插接在T字形转接模块盒(30)和L形阴角转接盒(40)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其中一个功能区域内的墙体(1)内嵌装有底盒(5),底盒(5)的开口端朝外并互配插接着环状的伸缩壳(6),在底盒(1)的内环面上设有纵向滑槽(7),与纵向滑槽(7)对应的伸缩壳(6)外环面上设有纵向弹性摩擦杆(8),在纵向弹性摩擦杆(8)的外环面上设有纵向开口槽(9),在纵向开口槽(9)内插接着可使纵向开口槽(9)向外胀开并使纵向弹性摩擦杆(8)的外环面胀紧在纵向滑槽(7)内的楔块(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底盒(5)开口端的纵向滑槽(7)内壁面上设有若干个摩擦凸点(11),纵向开口槽(9)向外胀开时,弹性摩擦杆(8)的外环面抵接在摩擦凸点(11)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住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5)呈方形,纵向滑槽(7)对称设于底盒(5)相对的两个内侧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住宅布线系统,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线缆(4)对应的墙体(1)表面上设有若干个开口朝外的U形卡槽底座(12),弹性线槽(16)弹性夹持在U形卡槽底座(12)内,在弹性线槽(16)内弹性卡接着若干个弹性理线环(13),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鹏程周东珊钟诚郑晓峰王东肖苏陈奕阊蔡帅帅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未来加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