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7592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2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充电模块连接不便的问题。本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包括:下电路板,其上固设有插接座,在插接座上均匀分布有一列插头;上电路板,扣合在下电路板上,上电路板面朝下电路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接座卡扣连接的插接块,且插接块能相对上电路板移动,插接块上开设有与插头对应设置的一列插槽,插接座与插接块构成接插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便于连接且安装效果好的特点。

A pair of plug-in modules for charging modul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ug-in plug-in component of a charging module, which belongs to the mechanical technical field, and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charging module is inconvenient to connect. The charging module on the plug type connector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which is fixed on the socket, a column plug is evenly distributed in the socket; a circuit board is buckl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circuit board at the end of the lower circuit board is provided with a socket inserting buckle block connection, and plug-in circuit board can block the relative movement, the splicing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olumn setting and the corresponding slot plug, socket and plug connector block.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easy connection and good install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
,涉及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
技术介绍
充电设施建设是电动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主要由供电系统、充电系统、监控系统、计量计费系统及其他辅助设施构成,充电系统内主要的装置还是充电桩。根据进入汽车电流种类不同,充电桩可分为交流充电桩和直流充电桩两种,其中充电桩的核心即是充电模块。充电模块一般是由上下两部分电路板扣合连接后形成整个充电模块,两部分电路板之间通过电性连接实现电能的传输,现有的充电模块通常是在两个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接插口,当上下两电路板扣合时,不仅需要对准两电路板上的各个结构,还需要对准两个接插口的位置,确保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准确性,进而便于整个充电模块的正常工作。然而这样的连接不便于实际安装操作,容易出现电路板对准而插接口无法对准,或者是插接口对准而电路板无法对准的现象,导致安装出现错误,不利于操作人员对充电模块实现快速安装的目的,工作效率低下,安装效果不够理想。综上所述,为解决现有的充电模块连接结构上的不足,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便于连接且安装效果好的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便于连接且安装效果好的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包括:下电路板,其上固设有插接座,在插接座上均匀分布有一列插头;上电路板,扣合在下电路板上,上电路板面朝下电路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接座卡扣连接的插接块,且插接块能相对上电路板移动,插接块上开设有与插头对应设置的一列插槽,所述插接座与插接块构成接插组件。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插接块外部连接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若干导线,所述导线与上电路板电性连接,插接块能在以导线长度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移动。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每个插槽内均固设有金属片,各导线均部分伸入对应的插槽内与金属片电性连接。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插接块包括本体,所述插接座包括底板以及与底板垂直设置的支撑板,上述插槽开设在本体朝向底板的端面,上述插头固设在底板表面,且当插接块卡扣在插接座上时,各插头嵌入对应的插槽内并与金属片电性连接。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本体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挡板,本体一侧固设有位于两挡板之间的卡块,当插接块卡扣在插接座上时,支撑板两侧分别与两挡板紧密贴合,且卡块卡扣在支撑板上。作为本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块通过两支脚与本体固连且压块与本体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支撑板的厚度,靠近支撑板设置的支脚与本体面朝底板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板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之间的距离。作为本案的又一步改进,本体另一侧还开设有与插槽对应设置的一列开口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插接座与插接块的配合设置,且插接块能灵活移动位置,便于充电模块中两电路板的快速连接;此外插接块与插接座结构上相互配合连接确保接插稳定,保证两电路板之间连接性能良好,同时还便于拆装,能够按照需要连接或断开,实用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插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下电路板;12、上电路板;13、导线;20、插接座;21、底板;22、支撑板;23、插头;30、插接块;31、本体;32、挡板;33、插槽;34、卡块;35、支脚;36、开口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包括:下电路板11,其上固设有插接座20,在插接座20上均匀分布有一列插头23;上电路板12,扣合在下电路板11上,上电路板12面朝下电路板11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接座20卡扣连接的插接块30,且插接块30能相对上电路板12移动,插接块30上开设有与插头23对应设置的一列插槽33,插接座20与插接块30构成接插组件。充电模块通常是在两个电路板上分别设置接插口,扣合时不仅需要对准两电路板上的各个结构,还需要对准两个接插口的位置,确保两个电路板之间的连接准确性。然而这样的操作,容易出现无法对准的现象,导致安装出现错误,不利于操作人员对充电模块实现快速安装的目的,效率低且安装效果不理想。为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中对插式接插组件由相互卡扣连接的插接座20与插接块30构成,安装时各插头23嵌入对应的插槽33实现两电路板的电性连接,同时采用这种插拔式连接的结构还便于拆卸与安装,随时断开或连接。值得一提的是,插接块30能够相对上电路板12移动,实际操作时,将两电路板对准扣合,后续将插接块30卡扣在插接座20上,可移动插接块30来对准插接座20,对两电路板之间的配合没有影响,插接块30的位置调节范围相对较大,灵活性好,操作性强。优选地,插接块30外部连接有与插槽33一一对应的下电路板11导线13,导线13与上电路板12电性连接,插接块30能在以导线13长度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移动。具体的,插接块30通过导线13与上电路板12相连,实现电能的输送与传递,插接块30移动的距离(范围)以实际的导线13长度为准,在以导线13长度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移动,可以认为该空间范围是一半球体空间,插接块30的位置移动灵活性好,便于与插接座20卡扣连接。进一步地,每个插槽33内均固设有金属片(图中未示出),各导线13均部分伸入对应的插槽33内与金属片电性连接。导线13实际是与插槽33内的金属片实现电性连接,从而达到传输电能的目的,连接性能好。本实施例中优选导线13的数量为八根,因此,插头23、插槽33的数量也为八个,且一一相对设置,实际使用时,鉴于具体的导线13数量来设定插接座20与插接块30的具体结构,此处不作限定。优选地,插接块30包括本体31,插接座20包括底板21以及与底板21垂直设置的支撑板22,上述插槽33开设在本体31朝向底板21的端面,上述插头23固设在底板21表面,且当插接块30卡扣在插接座20上时,各插头23嵌入对应的插槽33内并与金属片电性连接。插接座20由相互垂直设置的底板21与支撑板22构成,各插头23与底板21表面固连,各插槽33开设在本体31面朝底板21的端面,插接块30卡扣在插接座20上时,插槽33所在端面抵靠在底板21表面,同时各插头23嵌入对应的插槽33内与金属片电性连接,实现两电路板的准确连接以及电能的传输。进一步地,本体31两端分别向外延伸形成挡板32,本体31一侧固设有位于两挡板32之间的卡块34,当插接块30卡扣在插接座20上时,支撑板22两侧分别与两挡板32紧密贴合,且卡块34卡扣在支撑板22上。插接块30卡扣在插接座20上时,本体31上的两个挡板32会沿着支撑板22的两个侧面向下滑移直至本体31面朝底板21的端面抵靠在底板21表面,此时两挡板32与支撑板22紧密贴合,同时,两挡板32之间的卡块34恰好卡扣在支撑板22上。此处挡板32与卡块34的设置均能提高插接块30与插接座2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而确保充电模块的整体稳定性,有利于后续工作的进行。优选地,卡块34通过两支脚35与本体31固连且压块与本体31之间的垂直距离等于支撑板22的厚度,靠近支撑板22设置的支脚35与本体31面朝底板21的端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支撑板22上表面与底板21上表面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电路板,其上固设有插接座,在插接座上均匀分布有一列插头;上电路板,扣合在下电路板上,上电路板面朝下电路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接座卡扣连接的插接块,且插接块能相对上电路板移动,插接块上开设有与插头对应设置的一列插槽,所述插接座与插接块构成接插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电路板,其上固设有插接座,在插接座上均匀分布有一列插头;上电路板,扣合在下电路板上,上电路板面朝下电路板的端面上设有与插接座卡扣连接的插接块,且插接块能相对上电路板移动,插接块上开设有与插头对应设置的一列插槽,所述插接座与插接块构成接插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插接块外部连接有与插槽一一对应的若干导线,所述导线与上电路板电性连接,插接块能在以导线长度为半径的空间范围内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插槽内均固设有金属片,各导线均部分伸入对应的插槽内与金属片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充电模块的对插式接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块包括本体,所述插接座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良田占军李伟元刘伟强李杰张克温
申请(专利权)人:友邦电气平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