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三氮苯环基聚合物、含有该聚合物的液晶配向层、使用该配向层的液晶元件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4624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三氮苯环基聚合物,导入用以引导、加强、改善与保存液晶配向的光活性基。例如光反应物,诸如桂皮酸类,香豆素,基苯乙烯酮化合物以及聚醯亚胺。例如具有至少一光活性基的一支链。其中的一光活性基可以经由炸薯条重组反应以引导液晶配向,而其它光活性基可以经由光双体化,光异构化,光交叉相连或光降解以加强、改变或保存所产生的配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用于光诱导(photoinduced)液晶配向(alignment)的三氮苯环基(triazine ring)聚合物,以及使用该聚合物的一液晶配向层,且特别是有关于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聚合物,其中具有至少一光活性(photoactive)色基(chromophore),该色基中一支链具有一光活性基用以引导液晶配向以及加强、改善与保存该液晶的配向,该支链被导入到该聚合物的一主链,以及使用该些聚合物的一液晶层。
技术介绍
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一聚合物,被用作为,用于使用该液晶的光学特性的一装置的液晶配向的一剂。一般而言,用于光诱导液晶装置材料的该聚合物,可以通过涂布一聚合物在一基底上,以配向一液晶,然后再照射紫外线在其表面上以在其上形成异向性。使用液晶配向的聚合物的一液晶元件,常被用于不同的领域中,其包含一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一补偿以及光学配件等等。因此,虽然以下的描述,着重于一显示器元件,应当被了解的是,液晶配向层并不是只限用于显示器元件,更可以被应用到上述不同的领域中。应用到一液晶显示器装置的平面显示器(Flat Panel Display,“FPD”)元件,因为该元件较薄、较亮且可以升级,故逐渐取代既有的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s,“CRT”)。在这些平面显示器中,液晶显示器目前成为平面显示器市场的主流,因为其具有便于携带且消耗电力较少的优点。此外,液晶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不只在于计算器与笔记型计算机,更可拓展到电视墙以及高分辨率电视高画质Television,“HDTV”)。为了了解液晶元件中的一影像,液晶应该被配向到,在介于该液晶与一透明传导玻璃之间的一接口上的一预定方向,如此该液晶,在该些透明传导玻璃之间,由一外加电场所开关。该液晶配向的一角度,在决定液晶显示器的画质上,为一最重要的因素。传统上,有三种已知代表性的方法用以配向一液晶。第一种方法,为图1所示的研磨法,其中是涂布一聚合化合物,比如说聚醯亚胺(polyimide)在一基底上,然后用一研磨滚筒研磨其表面,该研磨筒周围被具有植绒印花尼龙(flock-printed nylon)、聚酯(polyester)或人造纤维(rayon fiber)的一布所缠绕。第二种方法,为氧化硅沉积法,其中是以一倾斜方向沉积氧化硅在一基底上。第三种方法,为一种配向法其中是涂布用以光诱导液晶配向的聚合物在一基底上,然后以一垂直或倾斜方向照光,以对所涂布的光聚合物材料引发光反应,如此该异向性会在其表面上形成。根据第一种方法,当以研磨滚筒研磨聚合化合物的表面时,会有由静电所产生的微尘或静电荷,可能在液晶面板制造过程中引发许多问题。根据第二种方法,基底的沉积角度以及薄膜厚度的均匀性很难维持一定,而且该工艺可以被扩大到一大尺度。根据第三种方法,问题是,介于光诱导液晶配向聚合物与液晶之间的物理黏着性很差,以及配向会由于热度而变弱,这些都使得以上方法难以实用化。在上述方法中,使用第三种方法的液晶配向,被发展到,通过使用光照射光聚合物以引发光反应,以配向该液晶,并因此在所涂布的表面上形成异向性。此配向方法,为用于配向表面的一非接触式处理方法,并且所具有的特征是,整个工艺中皆保持洁净,是因为静电、微尘或其它污染源粒子不会产生。使用偶氮苯(azobenzene)化合物之光-配向的可行性已被揭露(K.Ichimura et al.Langmuir,4,1214,1988),以及其后各种聚合化合物,例如说聚亚醯胺(polymaleimide)(H.J.Choi et al.US Patent No.6,218,501)与聚烯烃(polyolefin)(R.H.Herret al.US Patent No.6,201,087)皆被发展为一光-配向材料。然而,为了将光-配向方法实用化,需要改善其光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以及电-光学特性,以及大量的紫外线。因此,需要发展一新式光-配向材料以解决此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关于,使用光照射的一非接触式液晶配向方法,可以配向液晶成多象限(multi domains),以解决传统接触式研磨法以及传统接触式氧化硅沉积法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新式光-配向材料,其具有用于液晶的较佳的配向特性,极佳的热与光学稳定性以及已改良的电-光学特性。换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一聚合物,其具有至少一光活性色基,系通过使用一三氮苯环衍生物作为聚合物的一主链,然后,导入具有一光活性基的一支链,用以引导液晶的配向到聚合物之链,与加强、改善与保存液晶的配向。引导液晶的配向的炸薯条重组反应(Fries rearrangement),可发生于光活性基其中之一,而用以加强、改变或保存所产生的配向的目的,经由光双体化(photodimerization)、光异构化(photoisomerization)、光交叉相连(photocrosslinking)或光降解(photodegradation)可发生于其它基。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在于,提供使用聚合物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一液晶配向层。附图说明图1为一侧视图,用以绘示一液晶配向层的传统配向工艺;以及图2为一透视示意图,绘示液晶配向层的配向工艺,是根据本专利技术。102、202基底104、204液晶配向层106研磨筒212未偏极化紫外线214照光方向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参照其相关的图标,将会被详细地描述。首先,说明书中所使用的用词及用语,不应该被解释在一限定的一般或字典中的含意,而应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含意及技术所解释,基于专利技术人可以一最佳的方式,适当地定义及解释其专利技术的条件下。因此,说明书及图标中所解释的范例,只是本专利技术中较佳的实施例,无法涵盖本专利技术的所有技术面。因此,应当被了解的是,可能有各种不同地等同地修改,可用以取代该些实施例。本专利技术提供用于光诱导液晶配向的一聚合物,包括具有至少一光活性基的一聚合物。第一实施例在第一实施例中,该聚合物的化学通式,是如下化学式1所示。化学式1 (m+n=1,0≤m≤1,以及0≤n≤1)在化学式1中,R1是从以下的化学式2中之(1a)到(4a)中选择。化学式2 在化学式2的(1a)中,X是从以下的化学式3中选择其一。化学式3 -((CH2)nO)m--O((CH2)nO)m- (在此,m与n分别为0到10其中之一。)此外,在化学式2的(1a)中,Y是从以下的化学式4中选择其一。化学式4 在上述的化学式4中,数字1、2、3、4、5、6、7、8或9所代表的化学式,是从以下的化学式5中选择其一。化学式5-A -(CA2)nCA3-O(CA2)nCA3-(O(CA2)m)nCA3-O(CA2)nOCA3-(O(CA2)m)nOCA3 (在此,m与n分别为0到10其中之一,而A与B分别是为H、F、Cl、CN、CF3或CH3其中之一。)在化学式2的(2a)与(3a)中,n为0到10其中之一,而数字1、2、3、4与5分别是从以下的化学式6中选择。化学式6 -A -(CA2)nCA3-O(CA2)nCA3-(O(CA2)m)nCA3-O(CA2)nOCA3-(O(CA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晶配向剂,其特征是,包括具有以下的化学式(Ⅰ)的三氮苯环基聚合物:化学式(Ⅰ)***(在此,m+n=1,0≤m≤1,以及0≤n≤1);其中,在化学式(Ⅰ)中,R↓[1]是从以下的化学式2中的(1a)到( 4a)中选择其一:***其中上述的化学式(1a)中的X,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其一:***(在此,m与n分别为0到10其中之一);其中化学式(1a)中的Y,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其一:***   在上述的化学式中,数字1、2、3、4、5、6、7、8或9所代表的化学式,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其一;-A-(CA↓[2])↓[n]CA↓[3]-O(CA↓[2])↓[n]CA↓[3]-(O(CA↓[2])↓[m]) ↓[n]CA↓[3]-O(CA↓[2])↓[n]OCA↓[3]-(O(CA↓[2])↓[m])↓[n]OCA↓[3]***(在此,m与n分别为0到10其中之一,而A与B分别是为H、F、Cl、CN、CF↓[3]或CH↓ [3]其中之一);在化学式2的(2a)与(3a)中,n为0到10其中之一,而数字1、2、3、4与5分别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A-(CA↓[2])↓[n]CA↓[3]-O(CA↓[2])↓[n]CA↓[3]-( O(CA↓[2])↓[m])↓[n]CA↓[3]-O(CA↓[2])↓[n]OCA↓[3]-(O(CA↓[2])↓[m])↓[n]OCA↓[3]***(在此,m与n分别为0到10其中之一,而A与B分别是为H、F、Cl 、CN、CF↓[3]或CH↓[3]其中之一);其中上述的化学式(4a)中的Y,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其一:***(在此,n为0到10其中之一);其中上述的化学式(4a)中的数字1与2,分别从以下的化学式中选择 :***(在此,A为H、F、CH↓[3]、CF↓[3]或CN其中之一);其中,在化学式(Ⅰ)中,R↓[2]与R↓[3]分别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基于一胺类(amine)的选择:***(在此,m与n分别为 0到10其中之一);其中,在上述的化学式(Ⅰ)中,R↓[4]与R↓[5]分别是从以下的化学式中,基于一羧酸(carboxyli...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东天金珍栗朴奎淳金泰珉
申请(专利权)人:LG电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