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万用角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012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万用角码,包括端部无缝隙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和第二板规格一致,连接处根据需求呈任意形状;所述的第一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第二板的板面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需配合相同孔状的螺丝固定使用。可替换现在所有专用配件,有利于快速施工,节省造价,可以和C型槽钢一起全面推广应用,使得施工单位得到改进后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力。

A universal bracke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universal bracket, including the end of the seamless connection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lates, wherein the first plat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on specif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needs of an arbitrary shape; the first plate on the plate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second is arrang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the mounting hole; the mounting holes for screws with the same hole shape. It can replace all the special parts now, which is beneficial to rapid construction and cost saving. It can be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together with C type channel steel, which makes the construction unit get improved technical advantages and improve produ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万用角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组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万用角码。
技术介绍
现社会在普遍的安装工程中,机电工程吊架安装方法依然采用角铁烧焊连接丝杆或角铁、槽钢直接烧焊制作,然后油漆等工序。此类工艺已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对安装美观和快速施工的要求,由其是各种新型建筑结构形式和无天花的商业、工业、办公建筑对空间的美观性要求,使其对机电工程安装提出更高的要求。这种市场的需求存在,促使国外新技术企业进入国内市场,带来新型安装材料和新的安装工艺。这几年来机电工程在这方面的主要变化是以C型槽钢(万能角铁)在安装支吊架使用上的大量推广应用为代表。C型槽钢配合其专用的连接配件,可以满足各行业、各种场所的安装要求,基本做到无烧焊、无油漆、防腐耐用,并以其方便、快捷、实用、美观,得到了安装行业的认可。但配合C型槽钢使用的连接配件价格昂贵,种类繁多,订货周其长,造成目前只有在国内的外资企业工程、大型政府重点项目工程和重要工业工厂项目才能得到应用,并未能很好的推广普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在借鉴己有连接配件中,利用原来单一应用在连接横担的角码进行了改造,提供一种万用角码。该万用角码既可作为零配件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组合件使用,如交叉对夹固定、地脚固定和楼板固定、侧墙固定和侧位连接固定、插入C型槽钢内侧作为固定安装件或者与C型槽钢通过长螺丝外侧安装连接作为可调角度安装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万用角码,包括端部无缝隙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的第一板和第二板规格一致,连接处根据需求呈任意角度;所述的第一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的第二板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配合相同孔状的螺丝固定使用。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板和第二板呈90度角无缝隙连接。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安装孔可为圆形。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螺丝为膨胀螺丝。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万用角码使用的工艺材料为电镀锌、热镀锌、粉末镀锌喷层或者钝化镀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万用角码可做组合式构件,装配式施工、整齐、美观、大方无需焊接和钻孔、安装速度快和使用寿命长。与C型槽钢组合成支安装支吊架的作用非常明显,除大型设备的安装需用专用配件外,万用角码完全可替换现在所有专用配件,有利于快速施工,节省造价,可以和C型槽钢一起全面推广应用,使得施工单位得到改进后的技术优势,提高生产力,为建造过程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也可以为客户带来显著的附加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万用角码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万用角码交叉对夹固定应用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万用角码地脚固定和楼板固定应用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万用角码侧墙固定和侧位连接固定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万用角码在C型槽的固定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万用角码侧楼板安装和丝杆连接示意图。其中:1、万用角码;101、第一板;102、第二板;103、连接处;104、安装孔;1041、第一安装孔;1042、第二安装孔。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万用角码(1),包括端部无缝隙连接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所述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规格一致,连接处103根据需求呈任意角度;所述的第一板101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41;所述的第二板102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42;所述的安装孔104配合相同孔状的螺丝固定使用。其中,万用角码的各个尺寸为:宽度是35mm、安装孔的直径是14mm、安装孔的圆心到圆弧的距离是25mm、角码厚度是4mm、圆弧的高度是5mm。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呈90度角无缝隙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安装孔104可为圆形。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螺丝为膨胀螺丝。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的万用角码(1)使用的工艺材料为电镀锌、热镀锌、粉末镀锌喷层或者钝化镀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其中风管重量约为45kg/m,mq风管吊码间距1.5米;风管重量约为45kg/m,mq风管支架间距1.5米。考虑以下形式的荷载:恒载SGK:风管重量:吊架风管:45kg/m,间距1.5m;支架风管:60kg/m,间距1.5m荷载组合按以下形式确定:永久荷载控制:S=1.35Sgk+0.7×1.4Sqk可变荷载控制:S=1.2Sgk+1.4Sqk本实施例中,永久荷载控制,故:风管吊架:S1=1.35Sgk+0.7×1.4Sqk=1.35×45×1.5×9.8N=0.894kN风管支架:S2=1.35Sgk+0.7×1.4Sqk=1.35×60×1.5×9.8N=1.191kN计算过程S1=0.894kN,S2=1.191kN,L=0.75m按简支梁计算:跨中弯矩:M1=1/4×S1×L=167.6NmM2=1/4×S2×L=223.3Nm剪力:F1=1/2×S1=447N,F2=1/2×S2=596N。挠度:f1=pl3/48EI=894×7503/(48×210000×5.37×10000)=0.7mmf2=pl3/48EI=1191×7503/(48×210000×5.37×10000)=0.9mm厂家原设计制造的槽钢及配件力值:MQ41槽钢:M容=446Nm允许挠度f允=L/200=3.75mmMQN锁扣:抗拉承载力设计值Ft=7000N,抗剪承载力设计值Fs=7000NMQV-2/2D:承载力设计值Fd1=7000NMQW-Q2连接件:承载力设计值Fd2=4200N以上,M容>M1,Ft>F1,Fs>F1,Fd1>F1,Fd2>F1,f允>f1,M容>M2,Ft>F2,Fs>F2,Fd1>F2,Fd2>F2,f允>f2;结果分析:根据计算结果,S1、S2两支、吊架按照推荐设计,受力及挠度均满足要求,均可以代替原厂的专用配件。如图2~6所示,该万用角码1既可作为零配件单独使用也可作为组合件使用,如交叉对夹固定、地脚固定和楼板固定、侧墙固定和侧位连接固定、插入C型槽钢内侧作为固定安装件或者与C型槽钢通过长螺丝外侧安装连接作为可调角度安装件。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显然,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万用角码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万用角码(1),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无缝隙连接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所述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规格一致,连接处(103)根据需求呈任意角度;所述的第一板(101)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41);所述的第二板(102)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42);所述的安装孔(104)配合相同孔状的螺丝固定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万用角码(1),其特征在于,包括端部无缝隙连接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所述的第一板(101)和第二板(102)规格一致,连接处(103)根据需求呈任意角度;所述的第一板(101)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1041);所述的第二板(102)的板面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1042);所述的安装孔(104)配合相同孔状的螺丝固定使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青陈桢毅顾志坚雷慧陆卫忠李木佳杨昭陈弘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蓄能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