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40053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6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它包括第一变压器输入端和第二变压器输入端并联接到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入端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入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K2控制线圈连接;解决了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

An adaptive power input adjustment circu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daptive power input circuit,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transformer input and second transformer input end and connected to the power input terminal, the first output end of the transformer and the first full wave bridge rectifier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B1, the first full wave bridge rectifier B1 output cathode and a unidirectional thyristor V1 input end connection, a resistor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R1 unidirectional thyristor V1 input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terminal, the normally open contact of the control relay K2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one-way thyristor V1 output terminal and the control terminal between the output end of the transformer; second and second full wave bridge rectifier connected with the input end of the cathode second B2, full wave bridge rectifier output B2 end with a unidirectional thyristor V1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ltage comparator; the D4 input and a unidirectional thyristor V1 is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voltage comparator D4 output and K2 control relay control coil connection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stability and poor reliability of transmission line ground coupled power supply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源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的供电主要采用以下几种电源:光能供电系统、风能供电系统、锂电池供电系统、高压耦合供电系统。其中光能供电系统采用最多,还有部分采用风能供电系统。这两种系统都需要使用可充蓄电池,就目前使用情况来看系统受外界环境影响大效果很不理想。锂电池供电系统主要用于低功耗间歇性监测分机,无法适用于大功率的现场主机。高压耦合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远远大于前面几种,但是由于其安装在高压线路上,功率无法输出使用,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仅仅用于需要在高压侧进行监测的地方。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的成功开发既避免了光能风能受环境影响大的问题,又克服了高压耦合取电系统功率无法输出的缺陷,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装置提供了一种既方便又可靠的高稳定性电源。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的工作原理是从输电线路防雷地线上取能,而输电线路防雷地线上的能量是由输电线路母线上通过交流电流时产生空间磁场变化,而这种变化的磁场切割防雷地线从而在防雷地线上产生二次感应电流和电压。因此在输电线路防雷地线上产生的电流和电压相对于输电线路母线上的电流和电压要低很多,并且随着母线电流的变化,防雷地线上的感应电流和电压也会发生比较大的变化,通过实际测试,其电压变换范围为交流3V到65V左右,如何把这种微弱并且波动的电能有效的取出并加以利用是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能可靠运行的关键。而现有技术的稳压电路或PWM电路的输入范围很难达到上述如此宽的范围,导致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差。技术内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稳压电路或PWM电路电压输入范围不能满足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导致的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它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第一变压器输入端和第二变压器输入端并联接到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入端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入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K2控制线圈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点接有滤波电容C1。第一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4。第二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1。本技术有益效果:本技术主要用于交流电路中输入电压波动范围在3VAC~65VAC的电源系统中,其主要功能是把上述宽范围的波动电压进行调理,使其能满足输入电压范围为13VDC~65VDC的PWM电路的工作需要;本技术输入电源采用双变压器输入,一组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1,另一组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4;两组变压器输出都接有全波整流桥电路,当输入线圈电压低于12VAC时,后续电源的输入由第一变压器及其整流桥电路提供,当输入线圈电压大于13VAC时,后续电源的输入由第二变压器及其整流桥电路提供。利用本技术电路可以方便的实现在输入电压过低时,采用升压变压器进行升压,而当输入电压升高于13VAC后又可以采用1:1的输入,从而避免在二次电路产生过压,从而可以实现电源系统在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内可靠工作;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稳压电路或PWM电路电压输入范围不能满足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导致的输电线路地线耦合电源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差等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它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第一变压器输入端和第二变压器输入端并联接到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入端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入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K2控制线圈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点接有滤波电容C1。第一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4。第二变压器输入输出匝数比为1:1。第一变压器由输入线圈L1,环形铁芯T1,输出线圈L2组成。第二变压器由输入线圈L4,环形铁芯T2,输出线圈L3组成。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的输出电压比为1:4和1:1,当A点的电压低于直流13V时,电路使用第一变压器升压为后续电路提供电源,当A点电压大于52V时,电路切换到第二变压器为后续电路提供电源,此时A点的电压为13V,当A点电压降到13V以下时,电路又自动切换到第一变压器为后续电路提供电源。通过这样的操作,可以保证在输入电压为交流3V~65V的范围内,在电路A点的电压总会大于直流13V并且小于65V。当第二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小于12VAC时,第一变压器通过第一整流桥B1的输出电压为第二变压器通过第二整流桥B2的输出电压的4倍,此时单向可控硅V1处于导通状态,由于第一第二整流桥B1,B2内部的输出为两个二极管,利用二极管的反向阻隔原理,电路只可能从第一整流桥B1输出,从而达到了对低电压进行了4倍升压的目的。当输入第一变压器的输入电压大于13VAC时,此时A点的电压达到了52VDC,电压比较器D4的输出发生翻转,通过继电器K2把可控硅V1断开,从而切断了第一整流桥B1的输出,此时A点电压则由第二整流桥B2的输出决定。从而实现的输入电压由高电压向低电压的切换。由单向可控硅V1,电阻R1构成的闭环电路实现了单向可控硅V1在系统上电时的导通控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它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压器输入端和第二变压器输入端并联接到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入端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入端与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连接,电压比较器D4输出端与控制继电器K2控制线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的电源输入调节电路,它包括第一变压器和第二变压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变压器输入端和第二变压器输入端并联接到电源输入端,第一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入端连接,第一全波整流桥B1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连接,单向可控硅V1输入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电阻R1,单向可控硅V1输出端与控制端之间连接有之间连接有控制继电器K2的常开触点;第二变压器输出端与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入端连接,第二全波整流桥B2输出端的正极与单向可控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先胤曾华荣杨军刘华麟彭赤张迅杜昊黄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