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 efficiency half bridge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converter. The converter proposed by this paper realizes the complete zero current turn off of the auxiliary switch tube by adding a LCD clamping network, and feeds most of the excitation energy and leakage inductance energy of the autotransformer into the load. It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only realize the auxiliary switch tube quasi zero current turn off, and the excitation energy of the autotransformer is all consumed in the circuit. In addition, the converter of the utility model also realizes the zero voltage switch of the main switch tube and the natural switch of the boosting diode, and all the connected diodes in the circuit also realize the natural switch. Compared with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the converter proposed by the utility model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machine, and has good popularization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率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软开关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应用于大、中功率场合的零电压转换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
技术介绍
在各类电力电子装置前级增加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是目前解决电网谐波污染的主要途径。在单相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拓扑中,通用的无桥BoostPFC变换器由于大幅降低了导通损耗,成为大、中功率应用场合较为理想的变换器拓扑。但其固有的高共模干扰给它在工业界的应用带来很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已有文献提出了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如图1所示。该变换器通过增加两个回路二极管(慢恢复二极管)将电源与功率地连接起来,大幅降低了无桥BoostPFC变换器的共模干扰。同时保留了无桥BoostPFC变换器导通损耗低的优势,并适合工作于电感电流连续模式(ContinuousCurrentMode,CCM),是无桥BoostPFC变换器中最有发展前途的改进变换器拓扑。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仅降低了导通损耗,对于降低开关损耗,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零电压转换技术(Zero-VoltageTransition,ZVT)的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率的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无桥Boost PFC变换器主电路和一个有源辅助谐振支路,其中:所述半无桥Boost PFC变换器主电路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其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二升压电感(L2)、第一主开关管(S1)、第二主开关管(S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八二极管(Da)、第九二极管(Db)和滤波电容(Co);其中:第一二极管(D1)阳极接第一主开关管(S1)的漏极和第一升压电感(L1)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接第二主开关管(S2)的漏极和第二升压电感(L2)一端;第一升压电感(L1)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a)阴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率的半无桥功率因数校正变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主电路和一个有源辅助谐振支路,其中:所述半无桥BoostPFC变换器主电路用于功率因数校正,其包括第一升压电感(L1)、第二升压电感(L2)、第一主开关管(S1)、第二主开关管(S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八二极管(Da)、第九二极管(Db)和滤波电容(Co);其中:第一二极管(D1)阳极接第一主开关管(S1)的漏极和第一升压电感(L1)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阳极接第二主开关管(S2)的漏极和第二升压电感(L2)一端;第一升压电感(L1)另一端和第八二极管(Da)阴极相连,用于接输入电源的一端;第二升压电感(L2)另一端和第九二极管(Db)阴极相连,用于接输入电源的另一端;所述有源辅助谐振支路用于实现变换器各开关器件的软开关,其包括辅助开关管(DSr)、第一谐振电感(Lr)、第二谐振电感(Lc)、第一谐振电容(CS1)、第二谐振电容(CS2)、第三谐振电容(CSr)、第四谐振电容(Cc)、自耦变压器(Tr)、第三二极管(D3)、第四二极管(D4)、第五二极管(D5)、第六二极管(Dc1)、第七二极管(Dc2)、第十二极管(DS1)、第十一二极管(DS2)和第十二二极管(DSr);其中:所述第十二极管(DS1)、第十一二极管(DS2)分别反并联于两个主开关管(S1、S2)两端,第一谐振电容(CS1)和第二谐振电容(CS2)分别并联于两个主开关管(S1、S2)两端;所述第十二二极管(DSr)反并联于辅助开关管(S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玮,康勇,周小宁,李承,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