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35147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解决了现有智能电表无追溯功能,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系统包括电表端、操作端、服务器端,电表端包括电表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电子标签、读写单元,电子标签与读写单元感应相连,读写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操作端上具有读取单元,读取单元与感应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相连接,通讯单元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得电表具备可追溯功能。采用电子标签使得操作人员无需一个个单独进行读取信息,只需在感应范围内就能实现对多个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操作方便快捷。操作人员同时能方便快捷的收集电表指数信息。

A traceable smart meter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telligent electric meter system which can be traced back. It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existing smart meter has no traceability function and single function. The system includes meter terminal, operation end, server end includes meter meter housing, the shell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collecting unit, control unit, communication unit, electronic tag, reader unit, electronic tag and reader induction unit connected read-write unit, communication unit and control unit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reading in the end the operation unit, read the tag unit and the induction area is connected to the communication unit through the network and server. The utility model enables the meter to have the traceability function. Using electronic tags, the operator does not need to read information individually, only in the induction range can be read more than one tag information, easy to operate. Operators can conveniently and quickly collect meter index in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
技术介绍
在现有智能电表的生产、流通、终端销售环节中,追溯的功能一般是通过条形码来追溯。而打印的条码的介质一般是PVC塑料和不干胶粘纸。这样的系统有很多缺点:容易遭到克隆,防伪性能不佳,设备的管理太粗放;纸质的标签在外部的恶劣环境下,特别是高温高湿容易损毁。条码系统中公开的码制,没有任何保密和唯一性要求。另外现有智能电表智能对电表读数进行自动读取和发送,功能比较单元,并不能满足操作者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了现有智能电表无追溯功能,以及功能单一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功能丰富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包括电表端、操作端、服务器端,电表端包括电表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以及设置有记录电表来源信息和电表电量的电子标签、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读写单元,电子标签与读写单元感应相连,读写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操作端上具有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单元,读取单元与感应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相连接,通讯单元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相连。本技术采用电子标签记录电表的来源信息,来源信息包括电表在生产、流通、终端销售环节中的信息,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端的读取单元能对电子标签中来源信息进行读取,使得电表具备可追溯功能。采用电子标签使得操作人员无需一个个单独进行读取信息,只需在感应范围内就能实现对多个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操作方便快捷。另外电子标签还记录有电表电量信息,操作人员同时也能方便快捷的收集电表指数信息。读写单元能对电子标签的信息进行读取,并发送到服务器端进行存储,操作人员除了现场查看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还能通过服务器端对电子标签中的信息进行查看。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壳体包括盖体,所述电子标签固定在壳体与盖体连接之上。本方案中电子标签同时起到防破坏作用,当壳体上盖体被强行打开时,电子标签会被破坏,读取单元无法电子标签读取信息,从而判断电表被强行破坏。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检测电子标签是否破裂的检测单元,检测单元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本方案检测单元可以为电压检测装置,其检测电路部分设置在电子标签上,在电子标签被破坏时,检测单元电路也被破坏,从而判断电表被强行破坏,进一步提高对电表被破坏的判断准确性。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电表端还包括摄像单元,摄像单元安装在电表显示屏前,摄像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本方案使得电表还提供了图片显示功能,通过摄像单元采集电表显示屏的图像,发送给服务器端进行存储,增加了系统的功能,使得系统能够提供图像信息。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还包括有用户端,所述服务器端包括有网页单元、用户匹配单元,网页单元与用户匹配单元相连,用户匹配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用户端通过网络与网页单元相连。用户单元将电表信息通过网页形式进行发布,用户端可以通过网络来访问网页来查看电表信息。用户匹配单元对用户的身份进行认证,并根据用户身份获取匹配的电表ID,然后根据电表ID寻找对应的电表的信息,再将信息返回给用户端。本方案采用网页方式查看,使得用户只需安装浏览器就能进行查看,跨平台进行查看,方便快捷。作为上述方案的一种优选方案,服务器端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比较单元,图像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摄像单元相连,比较单元与图像粗粒单元相连,比较单元还通过通讯单元、控制单元后与采集单元相连。本方案中服务器端对电表数字进行检测功能,在电表端采用摄像单元对电表读数进行拍摄同时,采集单元将采集的电量信息一起发生给服务器端,图像处理单元根据图像获取电表读数信息,然后在比较单元里和采集单元获取的电表电量信息进行比较,以此判断电表是否出现异常。本技术的优点是:使得电表具备可追溯功能。采用电子标签使得操作人员无需一个个单独进行读取信息,只需在感应范围内就能实现对多个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操作方便快捷。操作人员同时也能方便快捷的收集电表指数信息。提供图像采集功能,满足操作人员不同需求。具备破坏检测功能,及时发现电表是否被破坏。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电路框示图。1-操作端11-读取单元2-电表端21-采集单元22-电子标签23-读写单元24-控制单元25-通信单元26-摄像单元27-检测单元3-服务器端31-网页单元32-用户匹配单元33-图像处理单元34-比较单元4-用户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本实施例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电表端2、操作端1、服务器端3。电表端包括电表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采集单元21、控制单元24、通信单元25,以及设置有记录电表来源信息和电表电量的电子标签22、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读写单元23。电子标签与读写单元感应相连,读写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操作端上具有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单元11,读取单元与感应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相连接,通讯单元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相连。壳体包括盖体,电子标签固定在壳体与盖体连接之上。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检测电子标签是否破裂的检测单元27,检测单元设置在电子标签上,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为了提供图像采集功能,电表端还包括摄像单元26,摄像单元安装在电表显示屏前,摄像单元与控制单元相连。为了便于用户查看电表信息,系统还包括有用户端4,服务器端包括有网页单元31、用户匹配单元32,网页单元与用户匹配单元相连,用户匹配单元通过通讯单元与控制单元连接,用户端通过网络与网页单元相连。为了对电表读数进行校验,服务器端还包括图像处理单元33、比较单元34,图像处理单元通过通信单元与摄像单元相连,比较单元与图像粗粒单元相连,比较单元还通过通讯单元、控制单元后与采集单元相连。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操作端、读取单元、电表端、采集单元、电子标签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专利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表端、操作端、服务器端,电表端包括电表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以及设置有记录电表来源信息和电表电量的电子标签、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读写单元,电子标签与读写单元感应相连,读写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操作端上具有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单元,读取单元与感应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相连接,通讯单元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表端、操作端、服务器端,电表端包括电表壳体,壳体内设置有采集单元、控制单元、通信单元,以及设置有记录电表来源信息和电表电量的电子标签、对电子标签信息进行读取和写入的读写单元,电子标签与读写单元感应相连,读写单元、采集单元、通信单元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在操作端上具有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读取单元,读取单元与感应区域内的电子标签相连接,通讯单元通过网络与服务器端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壳体包括盖体,所述电子标签固定在壳体与盖体连接之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追溯的智能电表系统,其特征是在壳体内还设置有检测电子标签是否破裂的检测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京生俞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华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