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俊康专利>正文

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66299 阅读:4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前后衣片的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袖子长度的变化,找到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的偏角,把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构成袖山平面折线,使之能相对吻合前袖筒轮廓线。把前后袖山折线、袖筒轮廓线光顺连接即构成二片袖的平面折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于一种服装袖子裁剪的方法,特别是指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已有技术中的服装二片袖的裁剪,通常是根据经验直接确定袖折线位置及袖山线型(如附图说明图1),缺乏完整的理论,往往不能使袖子与袖笼的匹配合理,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已成为制衣行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为袖子裁剪提供理论依据,保证袖子与衣片袖笼的匹配合理。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前后衣片的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袖子长度的变化,找到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的偏角,把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构成袖山平面折线,使之能相对吻合前袖筒轮廓线。把前后袖山折线、袖筒轮廓线光顺连接即构成二片袖的平面折线。与已有技术中的服装袖子的裁剪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从理论上找到了同一袖山造型与袖长变化时的不同的袖山线型、平面袖折线的尺寸确定方法,创立了一种精确合理的裁剪方法。下面通过实施例并配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作进一步说明。图2为根据衣片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的袖山线型示意图,称之袖山基型。图3为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产生偏角的袖山立体折线的示意图。图4为袖山中线偏斜袖筒基准线后同步向前移动前后袖山立体折线的示意图。图5为二片长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匹配方法的示意图。图6为二片中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匹配方法的示意图。图7为二片短袖袖折线的示意图。首先请参阅图2为根据衣片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的袖山线型示意图,称之袖山基型。Q为袖山顶点,QA为袖山中线,同时为袖山高,A′A″为袖肥线,NM为前袖山立体折线,FE为后袖山为立体折线。再请参阅图3为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产生偏角的袖山立体折线的示意图。不论袖长、袖片如何变化,袖山线型的调整都必须以袖山基型为依据,当袖长在肘线以下,袖山中线必须和袖筒基准线Q垂线构成偏角α,同时前后袖山立体折线NM、FE与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产生α偏角,前袖山折线袖肥处M点与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N垂线的水平距离为MG。图4为袖山中线偏斜袖筒基准线后同步向前移动前后袖山立体折线的示意图。为了使前袖山立体折线能和袖筒轮廓线相对吻合,减小图3中MG尺寸,把袖山立体折线前后同步向前移动小于2.5公分范围内,构成新的前后折线N′M′、F′E′称之为袖山平面折线,经过N′作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即N′垂线,使M′G′尺寸较小,同时N′垂线也是袖筒轮廓线的基准线。图5为二片长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匹配方法的示意图。长袖的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Q点垂线的偏角为6-7度,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1.5~2.5公分,构成新折线N′M′为前袖山平面折线,F′E′为后袖山平面折线,经过前袖山平面折线袖山弧线处的N′点作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为袖筒轮廓线的基准线,即N′点垂线。肘线R在N′垂线内1~1.5公分,RT为肘围尺寸,袖口S点在N′垂线上,SU为袖口尺寸,光顺连接S、R、M′、N′为前袖子平面折线、UTE′F′为后袖子平面折线。图6为二片中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匹配方法的示意图。袖长在肘线至袖口间的中袖的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Q点垂线的偏角为2-5度,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0.5~2公分,构成新折线N′M′为前袖山平面折线,F′E′为后袖山平面折线,经过前袖山平面折线袖山弧线处的N′点作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为袖筒轮廓线的基准线,即N′点垂线。肘线R在N′垂线内0.5~1公分,RT为肘围尺寸,袖口S点在N′垂线上,SU为袖口尺寸,光顺连接S、R、M′、N′为前袖子平面折线、UTE′F′为后袖子平面折线。图7为二片短袖袖折线的示意图。袖长在肘线以上的短袖,袖山中线和袖筒基准线的偏角为0度,袖山立体折线可以和袖筒轮廓线吻合,所以袖山立体折线就是袖山平面折线。袖子前折线为SMN,后折线为UEF,SU为袖口尺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前后衣片的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袖子长度的变化,找到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的偏角,把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构成袖山平面折线,使之能相对吻合前袖筒轮廓线。把前后袖山折线、袖筒轮廓线光顺连接即构成二片袖的平面折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首先根据前后衣片的袖笼及袖山造型的要求确定袖山基型,再根据袖子长度的变化,找到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的偏角,把前、后袖山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构成袖山平面折线,使之能相对吻合前袖筒轮廓线。把前后袖山折线、袖筒轮廓线光顺连接即构成二片袖的平面折线。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袖子的裁剪首先要确定袖山基型,袖山基型是根据前后衣片的袖笼及袖山的造型来决定的。袖山基型前后袖肥处对折之折线为前后袖山立体折线。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不论袖长、袖片如何变化,袖山线型的变化都必须以袖山基型为依据,当袖长在时线以下,袖山基型上的袖山中线必须和袖筒基准线产生一偏角,同时前后袖山立体折线与该部位的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产生偏角,为了使前袖山立体折线袖肥处与该部位袖筒基准线的平行线的水平距离减小,使袖山与袖筒能相对吻合,必须把袖山基型的前后立体折线同步向前移动小于2.5公分的范围内,形成新的袖山折线称之袖山平面折线。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一种服装裁剪二片袖平面折线与袖山中线偏角的匹配方法。长袖的袖山中线与袖筒基准线Q点垂线的偏角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俊康
申请(专利权)人:葛俊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