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2903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潮汐流人工湿地、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和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包括强化池、传动机构和转笼,转笼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于强化池内,转笼内填充有基质;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包括渗滤池、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渗滤池被三个隔板分为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穿孔布水管安装于第一渗滤槽的上部,穿孔集水管安装于渗滤池的底部,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内均填充有基质;强化池、潮汐流人工湿地和孔布水管连通依次通过管道、恒流泵连通。该系统将三者进行有机地结合,去污和脱氮效果好。该方法依托于该系统,简单易操作。

System and method for efficient decontamin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of Small Watershe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mall watershed high decontamination nitrogen removal system and method, the system includes tidal enhanced biological rotating cage system and modular Land Infiltration System of artificial wetland, flow, strengthen the rotating cage bioreactor system includes strengthening pool,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a rotary cage, cage is installed in the enhanced pool through the drive mechanism, the rotating cage filled with matrix; modular land infiltration system includes a filter, perforated pipes and perforated water filt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first, second infiltration percolation tank tank, third tank and fourth infiltration percolation tank, the upper perforated water distribution pipes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percolation tank, water collecting pipe installed on the perforation filter the bottom of the matrix were filled with the first and second infiltration percolation tank tank, third tank and fourth tank filtration filtration; strengthening pool, tidal flow constructed wetland and water pipes which are connected in sequence through pipe hole Connected by constant current pump. The system combines the three organically, and has good decontamin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effect. This method is based on the system, and it is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及方法
本专利技术环境工程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河流修复技术主要包括截污纳管、面源污染控制等外源控制技术,清淤疏浚等内源污染治理技术,岸线整治、生态净化、人工增氧等生态修复技术,以及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就地处理、旁路治理等其他修复措施。截污纳管、面源控制等控源截污技术可很大程度减少污染物进入水体,但仍存在截污不完全而导致部分污染物进入水体。清淤疏浚等内源治理技术可短期内将污染沉积物清理使水体得到净化,但对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水体容易再次恶化。生态净化、人工增氧等生态修复技术是较为理想的水体修复技术,但针对污染严重的水体修复作用有限,且上述技术对TN的去除较为局限,活水循环、清水补给建设运行费用大。采用物理、化学或生化处理方法的就地处理技术,部分化学药剂对水生态环境具有不利影响。生物载体技术是以生物膜法为基础,目标是利用生物载体上的生物膜降解水体中的污染物,但该技术的净化效果受水体流动形态的限制。业界技术人员较难想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生物载体去除污染物的降解作用,同时在现有技术中,水生植物和微生物会随水体流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及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潮汐流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内填充有潮汐基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和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包括传动机构和转笼,转笼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于河流断面上;或者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包括强化池、传动机构和转笼,转笼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于强化池内,转笼内填充有强化基质;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包括渗滤池、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渗滤池内沿渗滤池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均垂直于渗滤池底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高度沿渗滤池长度的方向依次减小,渗滤池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为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包括供电系统和潮汐流人工湿地,潮汐流人工湿地内填充有潮汐基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和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包括传动机构和转笼,转笼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于河流断面上;或者强化生物转笼系统包括强化池、传动机构和转笼,转笼通过传动机构安装于强化池内,转笼内填充有强化基质;模块化土地渗滤系统包括渗滤池、穿孔布水管和穿孔集水管,渗滤池内沿渗滤池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均垂直于渗滤池底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的高度沿渗滤池长度的方向依次减小,渗滤池被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第三隔板分为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第一渗滤槽和第二渗滤槽的底部连通,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的底部依次隔开,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的顶部依次连通,穿孔布水管安装于第一渗滤槽的上部,穿孔集水管安装于渗滤池的底部,穿孔集水管穿过第一渗滤槽、第二渗滤槽、第三渗滤槽和第四渗滤槽的底部,第一渗滤槽内填充有第一渗滤基质,第二渗滤槽内填充有第二渗滤基质,第三渗滤槽内填充有第三渗滤基质,第四渗滤槽内填充有第四渗滤基质;强化池的出口通过管道、第一定时恒流泵与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入口连通,潮汐流人工湿地的出口通过管道、第二定时恒流泵与穿孔布水管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转轴,电机安装于岸边上,转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安装于两岸上,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或者电机安装于强化池外,转轴的一端通过轴承安装于强化池一侧壁的中央,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强化池另一相对侧壁的中央并通过轴承安装于强化池该侧壁上,转轴的另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的输出轴连接;转轴穿插在转笼中,转笼固定在转轴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强化基质为碳素纤维球,碳素纤维球的直径为5-8cm,碳素纤维球的体积为转笼体积的3/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转笼笼网上设有人工水草。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小流域高效去污脱氮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渗滤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壤层、细砂层、第一细砾石层和粗砾石层,第二渗滤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壤层、草炭层、透水土工布层、第一细砾石层和粗砾石层,第三渗滤基质从上至下依次为土壤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林王昕崔红军王龙涛洪军匡丕桩
申请(专利权)人:葛洲坝中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葛洲坝集团绿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