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880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采油装置,包括油井筒和主油管,油井筒内设有第一封隔板和第二封隔板,第一封隔板上方设有分隔板,分隔板上方设有导流板,导流板的外径大于分隔板的外径,导流板的下方安装有装有叶轮的转轴,导流板下方与分隔板的内侧形成混合腔,分隔板外侧、油井筒壁以及导流板下方形成分离腔,导流板上方与第二封隔板之间形成吸油主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工作中,原油由进油孔进入混合腔内,向上流动通过导流板和分隔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分离腔,原油经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向下运动,在分离腔内进行油水分离后,向上流动通过导流板与油井筒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吸油主腔,由螺杆泵的吸油口进入抽油杆内,增加了原油流动路径的曲折性,便于油水分离。

An oil produ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oil extraction device, including oil cylinder and the main pipe, the first and second letters of the sealed partition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the oil cylinder, separ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ealing baffle plate, partition plate is arranged above the guide plate, guide plate is larger than the outer diameter of rotating shaft of a partition plate, the impeller arranged under the guide plate. The mixing chamber formed inside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partition board, partition board, oil cylinder wall and the lateral guide plate is formed below the separation chamber, the main oil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guide plate and a clapboard above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of crude oil into the mixing cavity through the oil inlet hole, upward flow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partition plate into the separation chamber, the oil diversion effect of guide plate downward movement of oil-water separation in the separation chamber, upward flow through the gap between the guide plate and the cylinder wall into the oil well the main chamber, into the oil pump and sucker rod, increase the tortuous flow path for crude oil, oil-water sepa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油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计石油技术开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采油装置。
技术介绍
石油开采技术是利用机械装置将位于地底的石油提取出来,然后进行进一步的深加工,得到人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燃料汽油。石油的储备地不仅限于陆地,在辽阔的海底同样有这丰富的石油资源,海上石油开采是未来获取石油的一个重要途径。海上石油开采过程中,原油中混合了砂砾以及海水,在抽取原油时,会将砂砾和海水一起抽取上来,然后进行分离,这种方式工序多,工艺复杂,增加了生产成本,如果能够在抽取原油时,将原油与海水和砂砾进行初步的分离,会降低原油的分离的繁复性,能够提高原油加工的效率。并节省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离原油与海水及砂砾的一种采油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油装置,包括油井筒和安装在所述油井筒内的主油管,所述油井筒的下部设有第一封隔板和第二封隔板,所述第一封隔板的下方与所述油井筒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第二封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所述主油管内部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所述螺杆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封隔板上方,所述螺杆泵的进油口伸入所述第二封隔板与第一封隔板所围成的吸油腔室内,所述第一封隔板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下方设有防砂挡板,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设有筒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进油孔的外侧,所述分隔板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分隔板的外径,所述导流板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装有叶轮的转轴,所述导流板下方与所述分隔板的内侧形成一个混合腔,所述分隔板外侧、所述油井筒壁以及所述导流板下方形成一个分离腔,所述导流板上方与所述第二封隔板之间形成吸油主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的四周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上方安装有驱动所述叶轮转动的电气及传动装置,所述抽油杆内部设有与所述电气及传动装置电连接的线缆。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螺杆泵的进油口与所述导流板之间还设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上设有若干个通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流板上方设有电气隔离室,所述电气及传动装置设置在所述电气隔离室内部,所述连接套设置在所述电气隔离室上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封隔板上设有与所述分离腔相对应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内安装有延伸至所述储油腔内的导流管,所述导流管上安装有用于阻止储油腔内的液体进入分离腔的单向阀。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分隔板和导流板将第一封隔板和第二封隔板之间的吸油腔室分隔成混合腔、分离腔和吸油主腔,原油由进油孔进入混合腔内,向上流动通过导流板和分隔板之间的间隙进入分离腔,原油经导流板的导流作用向下运动,在分离腔内进行油水分离后,向上流动通过导流板与油井筒壁之间的间隙进入吸油主腔,由螺杆泵的吸油口进入抽油杆内,增加了原油流动路径的曲折性,便于油水分离。由于在第一封隔板上设有导流孔,当分离腔底部的水较多时,上部的油通过时分离腔时,对第一封隔板产生向下的压力,当该压力达到与导流孔连通的单向阀的导通压力时,单向阀导通,使分离腔底部的分离水导出,减少了原油通过的阻力。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油井筒;11-主油管;12-第一封隔板;121-进油孔;122-导流孔;123-导流管;124-单向阀;13-第二封隔板;2-抽油杆;3-螺杆泵;31-连接套;4-防砂挡板;5-分隔板;6-导流板;61-下压部;62-电气隔离室;71-叶轮;72-转轴;80-储油腔;81-混合腔;82-分离腔;83-吸油主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采油装置,包括油井筒1和安装在油井筒1内的主油管11,油井筒1的下部设有第一封隔板12和第二封隔板13,第一封隔板12的下方与油井筒1的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80,第二封隔板13设置在第一封隔板12上方;主油管1内部设有抽油杆2,抽油杆2下部与螺杆泵3连接,螺杆泵3设置在第二封隔板13上方,螺杆泵3的进油口伸入第二封隔板13与第一封隔板12所围成的吸油腔室内,第一封隔板12上设有进油孔121,进油孔下方设有防砂挡板4,第一封隔板12上方设有筒形的分隔板5,分隔板5设置在进油孔121的外侧,分隔板5上方设有导流板6,导流板6的外径大于分隔板5的外径,导流板6的四周设有向下倾斜的下压部61。导流板6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装有叶轮71的转轴72,导流板下6方与分隔板5的内侧形成一个混合腔81,分隔板5外侧、油井筒壁以及导流板6下方形成一个分离腔82,导流板6上方与第二封隔板13之间形成吸油主腔83。导流板6上方安装有驱动叶轮71转动的电气及传动装置,抽油杆2内部设有与电气及传动装置电连接的线缆。螺杆泵3的进油口与导流板6之间还设有连接套31,连接套31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导流板6上方设有电气隔离室62,电气及传动装置设置在电气隔离室62内部,连接套31设置在电气隔离室62上方。第一封隔板12上设有与分离腔82相对应的导流孔122,导流孔122内安装有延伸至储油腔80内的导流管123,导流管123上安装有用于阻止储油腔内的液体进入分离腔82的单向阀1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储油腔80的原油通过防砂挡板4过滤原油中的大颗粒砂石,通过进油孔121进入混合腔81,混合腔81内的叶轮71搅动原油,降低原油的黏性,增强原油的流动性,使原油能够顺畅的通过混合腔81上部的间隙进入分离腔82内,由于导流板6设有下压部61,使原油由向上的流动路径转变成向下流动,增加了原油流动路径的曲折性,便于原油与海水和沙粒分离,使油水分层,原油位于分离腔82的上层,海水位于分离腔82的底部,分离腔82上层的原油通过导流板6两侧的间隙进入吸油主腔83,通过螺杆泵3和抽油杆2抽出;位于分离腔82下层的海水在原油抽取的过程中,海水逐渐增多,由于原油经过分离腔82时,导流板6的下压部61对原油产生向下的压力,随着分离腔82下层的海水增多,原油通过的阻力增加,导流板6及通过分离腔82原油共同对分离腔82底部的第一封隔板12产生向下的压力,第一封隔板12上导流孔122内安装有导流管123,导流管123上安装有单向阀124,当压力大于单向阀124的开启压力时,单向阀124开启,分离腔82上层的原油压着海水从导流孔122内排出,分离腔82下层的海水减小,原油继续通过分离腔82进入吸油主腔8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油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油装置,包括油井筒和安装在所述油井筒内的主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筒的下部设有第一封隔板和第二封隔板,所述第一封隔板的下方与所述油井筒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第二封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所述主油管内部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所述螺杆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封隔板上方,所述螺杆泵的进油口伸入所述第二封隔板与第一封隔板所围成的吸油腔室内,所述第一封隔板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下方设有防砂挡板,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设有筒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进油孔的外侧,所述分隔板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分隔板的外径,所述导流板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装有叶轮的转轴,所述导流板下方与所述分隔板的内侧形成一个混合腔,所述分隔板外侧、所述油井筒壁以及所述导流板下方形成一个分离腔,所述导流板上方与所述第二封隔板之间形成吸油主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油装置,包括油井筒和安装在所述油井筒内的主油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油井筒的下部设有第一封隔板和第二封隔板,所述第一封隔板的下方与所述油井筒内壁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第二封隔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所述主油管内部设有抽油杆,所述抽油杆下部与螺杆泵连接,所述螺杆泵设置在所述第二封隔板上方,所述螺杆泵的进油口伸入所述第二封隔板与第一封隔板所围成的吸油腔室内,所述第一封隔板上设有进油孔,所述进油孔下方设有防砂挡板,所述第一封隔板上方设有筒形的分隔板,所述分隔板设置在所述进油孔的外侧,所述分隔板上方设有导流板,所述导流板的外径大于所述分隔板的外径,所述导流板的下方安装有一个装有叶轮的转轴,所述导流板下方与所述分隔板的内侧形成一个混合腔,所述分隔板外侧、所述油井筒壁以及所述导流板下方形成一个分离腔,所述导流板上方与所述第二封隔板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刚峰黄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淄博瑞特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