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872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包括下短节本体,所述下短节本体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设有上部大下部小的一级阶梯形下短节内孔,所述下短节本体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下短节本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下短节内孔位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之间,所述导流孔的上端与下短节内孔的上腔连通,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下腔壁上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与其它部件组装成上插式反循环钻具钻井时,既可实现常规的正循环钻井,而在钻遇漏失地层时,钻井液也可从钻具的上插式反循环装置中通过,实现反循环钻井。

Snap ring reverse circulation lower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ary buckle type reverse circulation under short, including a short body, the center of the lower body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a short hole in a short ladder shaped upper part and a small lower part, the short body along the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through the diversion hole, in the end, the axial line of the diversion hole and the lower joint body in parallel between the short hole in more than one under the diversion hole, the upper end of the diversion hole and short hole on the chamber, the short hole on the cavity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ternal thread, the the upper wall under the short hol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internal thread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otary buckle type reverse circulation under the joi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ingenious design, assembly and other components on the plug type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tools, which can realize the positive cycle drilling routine, while drilling leakage formation, drilling fluid through type reverse circulation device is inserted from the drill. The reverse circulation dril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
本技术涉及钻井设备
,尤指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
技术介绍
在石油、地质钻探、完井作业等领域,现有钻井模式均为正循环钻井,即钻井液从钻具内孔泵入,从钻头流出后进入井筒,携带钻屑由钻具与井壁之间的环空返回地层,经地面净化系统除砂等处理维护后再次泵入钻具内孔从而形成一个正循环。当钻遇漏失地层时,钻井液从井底上返时从漏层进入地层,无法正常返出地层,从而造成一系列井下复杂与事故。特别是浅层或者表层钻井,由于地层埋深浅,岩层破碎、疏松,经常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最终仍然堵漏失败,造成钻井工作无法继续进行。现有的下短节结构的两端均为插入式结构,在石油钻井施工中,钻具在井内高速旋转的环境中,钻具需要承受巨大的径向离心力和轴向振动应力,在综合应力作用下反循环内筒机构和反循环外筒产生位移,容易造成密封失效和内筒装置变形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结构简单,设计巧妙,与其它部件组装成上插式反循环钻具钻井时,既可实现常规的正循环钻井,而在钻遇漏失地层时,钻井液也可从钻具的上插式反循环装置中通过,实现反循环钻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包括下短节本体,所述下短节本体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设有上部大下部小的一级阶梯形下短节内孔,所述下短节本体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下短节本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下短节内孔位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之间,所述导流孔的上端与下短节内孔的上腔连通,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下腔壁上部设有第二内螺纹。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底部及下短节本体的下端分别设有环状第一导流槽和环状第二导流槽,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分别与多个所述导流孔连通,所述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的导流孔的轴心线平行。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中心线与多个所述导流孔围成形状的中心线重合。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下短节内孔的下腔上部形状均为朝开口端为渐扩的锥体结构。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中所述下短节本体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外螺纹。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的下短节内孔,当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的上端与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第一反循环外筒连接,并在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第一反循环外筒上端连接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在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下端依次连接反循环单向控制装置、钻铤及钻头组成上插式反循环钻具,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的上短节内孔与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的内孔、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的下短节内孔、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的内孔、第二反循环内筒机构的内孔及反循环单向控制短节的内孔连通,形成钻具里的第一通道,便于钻井液从第一通道通过进行常规正循环钻井;而通过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上沿周向设置的多个导流孔,多个导流孔与连接的第一反循环内筒结构外管壁及第一反循环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连通、多个第二导流孔、多个第三导流孔、多个第二反循环内筒结构外管壁及第二反循环外筒内壁之间形成的环形空间形成钻具里的第二通道,利用此通道在易漏地层中进行反循环钻井,使得在易漏地层中也能正常进行石油钻井;2、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通过在其结构的下腔壁下部设有第二内螺纹,与反循环内螺纹结构端相连,把反循环内筒机构和反循环外筒连接固定为一个整体,有效地解决了钻具在井内高速旋转的环境中,避免了反循环内筒机构和反循环外筒在径向离心力和轴向振动应力作用下产生位移,从而造成密封容易失效和内筒装置变形损坏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用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的上插式反循环钻具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上插式反循环钻具的上插式反循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上插式反循环装置的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中上插式反循环装置的第一反循环外筒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4中上插式反循环装置的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3中上插式反循环钻具的反循环单向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包括下短节本体1,下短节本体1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设有上部大下部小的一级阶梯形下短节内孔2,下短节本体1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导流孔3,导流孔3与下短节本体1的轴心线平行,下短节内孔2位于多个导流孔3之间,下短节内孔2的中心线与多个导流孔3围成的圆形形状的中心线重合。导流孔3的上端与下短节内孔2的上腔连通,下短节内孔2的上腔壁设有第一内螺纹4,下短节内孔2的下腔壁上部设有第二内螺纹5。下短节内孔2的上腔、下短节内孔2的下腔上部形状均为朝开口端为渐扩的锥体结构。下短节内孔2的上腔底部及下短节本体1的下端分别设有环状第一导流槽6和环状第二导流槽7,第一导流槽6、第二导流槽7分别与多个导流孔3连通,第一导流槽6、第二导流槽7的轴心线分别与对应的导流孔3的轴心线平行。下短节本体1的外表面下端设有外螺纹8。如图3所示为用本技术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的上插式反循环钻具结构示意图,其由上向下依次包括上插式反循环装置9、反循环单向控制装置10、钻铤11及钻头12。其中:结合图4所示,上插式反循环装置9包括位于上端的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13,结合图5和图6所示,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13包括上短节本体14,上短节本体14的中心设有贯穿其轴心线的上短节内孔15,该上短节内孔15由三截圆柱孔连接构成,中间的圆柱孔孔径大于上部圆柱孔孔径,但小于下部圆柱孔孔径。上短节本体14上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第二导流孔16,多个第二导流孔16的上端与上短节内孔15的上腔连通,多个第二导流孔16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环状第一导流槽17和环状第二导流槽18,第一导流槽17与第二导流槽18与多个第二导流孔16相通。上短节本体14的内腔上部设置有第三内螺纹19,上短节本体14的外表面下端设有第二外螺纹20,上短节本体14的下端连接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21和第一反循环外筒22,结合图7所示,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21包括第一反循环内筒23及安装于第一反循环内筒23外表面的多个第一扶正块24,第一反循环内筒23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多个第一密封槽25,各第一密封槽25内分别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6,多个第一密封圈26的设置保证内插式反循环上短节13与第一反循环内筒机构21的密封连接。第一反循环内筒23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第三外螺纹27。第一反循环内筒23的上部插接于上短节本体14的上短节内孔15的下腔,第一反循环内筒23的下端通过第三外螺纹27与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28的第二内螺纹5螺接固定。上短节本体14的下端通过第二外螺纹20与第一反循环外筒22连接。结合图8所示,第一反循环外筒22的内腔上端设置有第四内螺纹29,第一反循环外筒22的外表面下端设置有第四外螺纹30,第一反循环外筒22通过第四内螺纹29与上短节本体14的第二外螺纹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短节本体,所述下短节本体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设有上部大下部小的一级阶梯形下短节内孔,所述下短节本体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下短节本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下短节内孔位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之间,所述导流孔的上端与下短节内孔的上腔连通,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下腔壁上部设有第二内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短节本体,所述下短节本体的中心沿轴线方向设有上部大下部小的一级阶梯形下短节内孔,所述下短节本体沿周向设有多个贯穿其上、下端的导流孔,所述导流孔与下短节本体的轴心线平行,所述下短节内孔位于多个所述导流孔之间,所述导流孔的上端与下短节内孔的上腔连通,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壁设有第一内螺纹,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下腔壁上部设有第二内螺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扣式反循环下短节,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短节内孔的上腔底部及下短节本体的下端分别设有环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志刚李怀仲徐扬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格瑞迪斯石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