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25122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四侧均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漏斗型凹槽,且漏斗型凹槽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延伸至壳体的下方,所述漏斗型凹槽的内部放置有圆台型放置座,且圆台型放置座分别与漏斗型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内壁均设有间隙,所述圆台型放置座的四周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且圆台型放置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漏斗型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圆台型放置座的顶部焊接有下料块,且下料块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对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碎屑进行有效的吸附,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加工,且磁性棒上的金属碎屑便于清理。

Construction waste recycled concret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ycled concret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the four side of the housing are inclined,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wall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unnel groove, and the funnel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discharge pipe, the lower part of the discharge tube is extended to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nternal the funnel groove is placed in the conical seat placed, and the conical seat are respectively placed with funnel groove side wall and bottom wall are provided with a gap, the conical seat placed around the tilted welding rod, and the conical seat placed through the support side fixed in the funnel groove wall bar on the top of the conical seat placed the welding material, the tilt angle and the inclined angle block four side and the four side of the sam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adsorb metal debris in construction wast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further processing of construction waste, and the metal debris on magnetic rod is easy to clea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扩建和改建,建筑的垃圾的产生量越来越多,然而现阶段的情况是,建筑垃圾再利用做成再生骨料,生产砼砖和用于路基、基础垫层和非结构件等抗压强度不高的部件,建筑垃圾再生为混凝土需要专门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进行加工,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可以将建筑垃圾进行粉碎成粉末状,但是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无法对粉末状建筑垃圾中的金属进行分离,不利于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四侧均倾斜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漏斗型凹槽,且漏斗型凹槽的底部设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部延伸至壳体的下方,所述漏斗型凹槽的内部放置有圆台型放置座,且圆台型放置座分别与漏斗型凹槽的侧壁和底部内壁均设有间隙,所述圆台型放置座的四周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且圆台型放置座通过支撑杆固定在漏斗型凹槽的侧壁上,所述圆台型放置座的顶部焊接有下料块,且下料块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下料块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的下方竖直设有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顶部焊接有与壳体顶部相焊接的粉碎装置,所述壳体的四侧均开设有矩型孔,且矩型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圆孔,所述固定圆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转动杆,两个转动杆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与矩型孔侧壁滑动连接的矩型安装板,所述矩型安装板的两侧底部开设有定位孔,且矩型安装板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座,所述插销座远离矩型安装板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插销,且活动插销靠近矩型安装板的一端卡装在定位孔内,所述矩型安装板靠近下料块的一侧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磁性棒。优选的,所述出料管的内侧直径和漏斗型凹槽的底部内壁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圆台型放置座的顶部延伸至壳体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活动插销上套设有压缩弹簧,且压缩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插销座和活动插销远离矩型安装板的一端。优选的,所述固定圆孔位于矩型孔的侧壁顶部,且固定圆孔和转动杆均为圆型结构。优选的,所述矩型安装板靠均下料块的一侧和壳体的侧壁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矩型安装板的另一侧延伸至壳体的外侧。优选的,所述下料块的一侧和壳体对应的一侧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下料块为梯型结构。本技术中,通过下料块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输料管所输送的建筑垃圾由于自身重力可以在下料块的四侧进行向下滑动,最后由漏斗型凹槽上的出料管进行排出,通过壳体的四侧均设有矩型安装板,且矩型安装板靠近下料块的一侧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磁性棒,在建筑垃圾从下料块上滑动的过程中,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碎屑进行吸附,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加工,通过矩型安装板上的转动杆在矩型孔内壁上的固定圆孔的进行滑动,且矩型安装板的定位孔内部卡装有活动插销,便于工作人员对磁性棒上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本技术可以对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碎屑进行有效的吸附,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加工,且磁性棒上的金属碎屑便于清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的侧视图。图中:1壳体、2漏斗型凹槽、3出料管、4圆台型放置座、5支撑杆、6下料块、7粉碎装置、8输料管、9矩型安装板、10磁性棒、11转动杆、12插销座、13插销、14压缩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1,壳体1的四侧均倾斜设置,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漏斗型凹槽2,且漏斗型凹槽2的底部设有出料管3,出料管3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漏斗型凹槽2的内部放置有圆台型放置座4,且圆台型放置座4分别与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和底部内壁均设有间隙,圆台型放置座4的四周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5,且圆台型放置座4通过支撑杆5固定在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上,圆台型放置座4的顶部焊接有下料块6,且下料块6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1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下料块6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6的下方竖直设有输料管8,输料管8的顶部焊接有与壳体1顶部相焊接的粉碎装置7,壳体1的四侧均开设有矩型孔,且矩型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圆孔,固定圆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1,两个转动杆11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与矩型孔侧壁滑动连接的矩型安装板9,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底部开设有定位孔,且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座12,插销座12远离矩型安装板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插销13,且活动插销13靠近矩型安装板9的一端卡装在定位孔内,矩型安装板9靠近下料块6的一侧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磁性棒10,出料管3的内侧直径和漏斗型凹槽2的底部内壁的直径相同,圆台型放置座4的顶部延伸至壳体1的内部,活动插销13上套设有压缩弹簧14,且压缩弹簧1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插销座12和活动插销13远离矩型安装板9的一端,固定圆孔位于矩型孔的侧壁顶部,且固定圆孔和转动杆11均为圆型结构,矩型安装板9靠均下料块6的一侧和壳体1的侧壁处于同一平面上,且矩型安装板9的另一侧延伸至壳体1的外侧,下料块6的一侧和壳体1对应的一侧内壁之间存在间隙,且下料块6为梯型结构。工作原理:粉碎装置7将已经粉碎后的建筑垃圾由输料管8通入壳体1的内部,通过下料块6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6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1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输料管8所输送的建筑垃圾可以在下料块6的四侧进行向下滑动,然后流入漏斗型凹槽2中,最后由漏斗型凹槽2中的建筑垃圾由漏斗型凹槽2的底部内壁上的出料管3进行排出,在建筑垃圾从下料块6上滑动的过程中,由于下料块6每侧所对应的矩型安装板9上从上至下依次焊接有多个磁性棒10,多个磁性棒10可以将建筑垃圾中的金属碎屑进行多次吸附,有利于建筑垃圾的进一步加工,另外插销座12上的活动插销13卡装在定位孔的内部,且矩型安装板9上的转动杆11在矩型孔内壁上的固定圆孔的进行滑动,便于工作人员对磁性棒10上的金属碎屑进行清理。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四侧均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漏斗型凹槽(2),且漏斗型凹槽(2)的底部设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所述漏斗型凹槽(2)的内部放置有圆台型放置座(4),且圆台型放置座(4)分别与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和底部内壁均设有间隙,所述圆台型放置座(4)的四周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5),且圆台型放置座(4)通过支撑杆(5)固定在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上,所述圆台型放置座(4)的顶部焊接有下料块(6),且下料块(6)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1)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下料块(6)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6)的下方竖直设有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的顶部焊接有与壳体(1)顶部相焊接的粉碎装置(7),所述壳体(1)的四侧均开设有矩型孔,且矩型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圆孔,所述固定圆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1),两个转动杆(11)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与矩型孔侧壁滑动连接的矩型安装板(9),所述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底部开设有定位孔,且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座(12),所述插销座(12)远离矩型安装板(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插销(13),且活动插销(13)靠近矩型安装板(9)的一端卡装在定位孔内,所述矩型安装板(9)靠近下料块(6)的一侧从上至下固定有多个磁性棒(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再生混凝土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四侧均倾斜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漏斗型凹槽(2),且漏斗型凹槽(2)的底部设有出料管(3),所述出料管(3)的底部延伸至壳体(1)的下方,所述漏斗型凹槽(2)的内部放置有圆台型放置座(4),且圆台型放置座(4)分别与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和底部内壁均设有间隙,所述圆台型放置座(4)的四周均倾斜焊接有支撑杆(5),且圆台型放置座(4)通过支撑杆(5)固定在漏斗型凹槽(2)的侧壁上,所述圆台型放置座(4)的顶部焊接有下料块(6),且下料块(6)四侧的倾斜角度和壳体(1)四侧的倾斜角度相同,所述下料块(6)的顶部设置为弧型结构,且下料块(6)的下方竖直设有输料管(8),所述输料管(8)的顶部焊接有与壳体(1)顶部相焊接的粉碎装置(7),所述壳体(1)的四侧均开设有矩型孔,且矩型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固定圆孔,所述固定圆孔的内壁上滑动连接有转动杆(11),两个转动杆(11)相互靠近的一端焊接有与矩型孔侧壁滑动连接的矩型安装板(9),所述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底部开设有定位孔,且矩型安装板(9)的两侧均设有插销座(12),所述插销座(12)远离矩型安装板(9)的一侧滑动连接有活动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梅刘成林刘志娟郭君华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裕川建筑材料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