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1002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清理油、烃类溢出物的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吸油材料的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为:烯烃/烯酸酯基共聚物75~88%;其中烯酸酯基的含量为15~30%;填充剂碳酸钙8~20%;交联剂二枯基过氧化物0.5~2.0%;催化剂氧化锌0.2~3.0%;发泡剂偶氮二酰胺2.5~3.0%;润滑剂硬脂酸0.5~0.8%。将上述原料混合物放在混炼机内进行混炼,然后将混炼好的混合物置于模具中,在200~500℃、6×10↑[6]kg/m↑[2]的压力下模压处理,然后陈化4~6天后粉碎成粉末状,即为可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吸油材料可重复多次使用,对于收集或回收的吸油材料,对于多次重复使用的老化的材料,它们可被太阳紫外光降解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循环使用的清理油、烃类溢出物的吸油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世界工业的不断发展,由含油污水、废弃液体及油船、油罐泄漏而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环境及人类的生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这些污染环境的油,30%来自工业废水排放,45%来自海洋上的油泄漏。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有效的油品回收技术及含油工业废水净化材料的研究势在必行,优质吸油材料的开发已成为重大的研究课题。吸油材料一般可以分为传统吸油材料和高吸油树脂。目前,传统的吸油材料在我国仍被大量使用,如海绵、粘士、锯屑、活性炭等。此类材料多为多孔性物质,成本低廉,但是存在着吸油的同时也吸水,吸油后受压漏油致命缺点。随着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聚丙烯吸油垫类产品逐渐取代着传统吸油材料的市场。此类产品是以等规聚丙烯树脂为原料,采用溶喷法制备而成。由于吸油垫本身是亲油物质,因此吸油垫的吸油率和油水选择性都有所提高,但是在加压下漏油的问题仍然没有解决。此外,无论是传统的吸油材料还是吸油毡,吸油后材料的处理方面也存在着隐患。目前的处理方法是直接焚烧或作为垃圾填埋,此两种方式都不可避免的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其特征是该材料的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烯烃/烯酸酯基共聚物75~88%;其中烯酸酯基的含量占共聚物总量的15~30%;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2~15g/10min;填充剂碳酸钙8~ 20%;交联剂二枯基过氧化物0.5~2.0%;催化剂氧化锌0.2~3.0%;发泡剂偶氮二酰胺2.5~3.0%;润滑剂硬脂酸0.5~0.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其特征是该材料的组成及其重量百分比如下:烯烃/烯酸酯基共聚物75~88%;其中烯酸酯基的含量占共聚物总量的15~30%;共聚物的熔体流动指数控制在0.2~15g/10min;填充剂碳酸钙8~20%;交联剂二枯基过氧化物0.5~2.0%;催化剂氧化锌0.2~3.0%;发泡剂偶氮二酰胺2.5~3.0%;润滑剂硬脂酸0.5~0.8%。2.权利要求1的一种可循环使用的吸油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以下工艺过程和步骤:a.按上述配方进行称重配料,将以上树脂和添加剂的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华翁妙昌孙福成陈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宜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