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099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1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仔猪阶段:在分娩舍内以猪母乳喂养,出生5~7天后,每天每只仔猪投食专用食料4~5次;保育猪阶段:仔猪断奶一周后转入保育舍成为保育猪,保育舍中设置食槽和水槽,每天将保育猪食料和防病药混合投食5~6次;生长猪阶段:成猪舍中,7~8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5~2个平米,成猪舍外修建散养场地;肥育猪阶段:按猪体重重新分群,两两体重相差1~2千克之内的5~6头肥育猪在成猪舍中围成一栏,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本发明专利技术养殖的每一阶段均采用无添加的食料喂养,养殖成本低,肉质口感好,对人体更加有益。

The ecological pig breeding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ivestock, discloses ecological farming methods, including: a pig in the maternity homes in piglets: with pig breastfeeding, born in 5 to 7 days per day per piglets fed diets for 4 to 5 times; piglets weaning stage: to become a nursery nursery pigs after a week, setting trough and sink nursery, nursery pigs every day food and drug prevention mixed feeding 5 ~ 6 times; growing pigs: a pig, 7 to 8 head of pigs in column, keep the average growth per head pig covers an area of 1.5 to 2 square meters, a pig to build backyard Venue: according to the stage of fattening pigs; pig weight re grouping, 22 weight is 1 ~ 2 kg within 5 ~ 6 fattening pigs in pig head surrounded by food column, fattening pigs fed 4 to 5 times a day, after waking up into the open house fence. Each stage of the invention are used in aquaculture without adding food feeding, breeding of low cost, good meat taste, more beneficial to th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畜禽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
技术介绍
养肉猪的目的是最少的饲料和劳动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获得成本最低、数量最多,质量最好的猪肉,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以满足人们食用肉猪和外贸的需要。目前,肉猪养殖大多是将猪圈养,定时投放猪饲料,这样的养殖方法虽然能获得较多的猪肉,但资金多、耗料多,导致成本高,而且猪饲料的催肥导致猪肉口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肉猪养殖成本高,肉质口感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仔猪阶段:在分娩舍内以猪母乳喂养,出生5~7天后,每天每只仔猪投食专用食料4~5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和玉米粥3~6份,且每千克专用食料含15~20亿个益生菌;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2~3天分别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保育猪阶段:仔猪断奶一周后转入保育舍成为保育猪,保育舍中设置食槽和水槽,每天将保育猪食料和防病药混合投食5~6次,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15~20份、豆粕30~45份、红薯16~30份、胡萝卜12~16份、河蚌壳粉1~5份、赖氨酸0.1~0.2份和苏氨酸0.05~0.15份;所述防病药为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党参按质量比1:1:1:1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成猪舍中,7~8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5~2个平米,成猪舍外修建散养场地,在散养场地种植野生猪草及包括蒲公英和车前草的草药,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生长猪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肥育猪阶段:按猪体重重新分群,两两体重相差1~2千克之内的5~6头肥育猪在成猪舍中围成一栏,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麦麸10~20份、豆粕40~60份、鱼骨粉2~4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赖氨酸0.2~0.5份和苏氨酸0.2~0.5份。其中,所述猪仔阶段之前,将两只产期最接近的母猪关在同一个分娩舍,在分娩舍设置可拆卸的隔板,仔猪出生13日以后拆除隔板,转栏时将同一个分娩舍的仔猪转到同一个保育舍中。其中,在仔猪阶段,仔猪出生7~10天内,对仔猪进行去势处理。其中,所述野生猪草包括:红苕藤、鱼腥草、苋菜和猪毛菜。本专利技术的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对肉猪分阶段养殖,每一阶段均采用无添加的食料喂养,养殖成本低,而且食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养成的猪肉肉质紧实,口感好,脂肪含量少,含有更多蛋白质,对人体更加有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包括:仔猪阶段(1~35天):在分娩舍内以猪母乳喂养,出生5~7天后,除猪母乳外,每天每只仔猪投食专用食料4~5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和玉米粥3~6份,且每千克专用食料含15~20亿个益生菌,益生菌有助于仔猪消化食物并吸收。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2~3天分别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两次注射猪瘟疫苗,以增强抗猪瘟能力。保育猪阶段(36~70天):仔猪断奶一周后(即在第30天之前断奶)转入保育舍成为保育猪,提前一周断奶,与母猪完全隔离的一种断奶方式,其优点在于:提高母猪繁殖率,增加每头母猪的年产仔数,降低生产成本;切断母子间疾病的传播,降低仔猪发病机率,提高仔猪成活率和生长性能;有利于仔猪的生长发育,提高猪的生长性能,降低出栏时间。保育舍中设置食槽和水槽,每天将保育猪食料和防病药混合投食5~6次,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15~20份、豆粕30~45份、红薯16~30份、胡萝卜12~16份、河蚌壳粉1~5份、赖氨酸0.1~0.2份和苏氨酸0.05~0.15份;所述防病药为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党参按质量比1:1:1:1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保育猪阶段,保育猪的抗病能力较弱,食用防病药增强猪的防病能力,河蚌壳粉有助于猪消化食物,胡萝卜含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为保育猪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玉米、豆粕和红薯为保育猪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生长猪阶段(71~100天):成猪舍中,7~8头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5~2个平米,以保持在成猪舍内有足够的活动空间。成猪舍外修建散养场地,在散养场地种植野生猪草及包括蒲公英和车前草的草药,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生长猪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生长猪的身体较保育猪要强,在散养场地可以自己进食及食用中草药,睡醒后的生长猪本能会寻找食物,此时开栏生长猪会去散养场自主进食。生长猪在散养场地自由活动,增加瘦肉的生长,而且瘦肉紧实度高,口感好。也可以定时打开成猪舍围栏驱赶生长猪去散养场活动并自主进食。人工投食可以在生长猪活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食槽随机投食,以增加生长猪的活动量。肥育猪阶段(100天~出栏):按猪体重重新分群,两两体重相差1~2千克之内的5~6头肥育猪在猪舍中围成一栏,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投食后打开成猪舍围栏,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麦麸10~20份、豆粕40~60份、鱼骨粉2~4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赖氨酸0.2~0.5份和苏氨酸0.2~0.5份。肥育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的养殖方式相似,区别仅在于肥育猪食料的成分,需要更多的营养成分。肥育猪食用粮食发酵的酒糟后有微醺的感觉,能够促进猪的睡眠,有助于肥育猪长肉。猪仔阶段之前,将两只产期最接近的母猪关在同一个分娩舍,在分娩舍设置可拆卸的隔板,仔猪出生13日以后拆除隔板,转栏时将同一个分娩舍的仔猪转到同一个保育舍中,使两窝仔猪更早地适应竞争,避免在保育猪阶段相互造成更大的伤害。在仔猪阶段,仔猪出生7~10天内,对仔猪进行去势处理,能够有助于猪的生长。其中,野生猪草包括:红苕藤、鱼腥草、苋菜和猪毛菜。当然以上各个阶段中,猪舍均要保持卫生,做好防病虫害的工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仔猪阶段:在分娩舍内以猪母乳喂养,出生5~7天后,每天每只仔猪投食专用食料4~5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和玉米粥3~6份,且每千克专用食料含15~20亿个益生菌;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2~3天分别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保育猪阶段:仔猪断奶一周后转入保育舍成为保育猪,保育舍中设置食槽和水槽,每天将保育猪食料和防病药混合投食5~6次,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15~20份、豆粕30~45份、红薯16~30份、胡萝卜12~16份、河蚌壳粉1~5份、赖氨酸0.1~0.2份和苏氨酸0.05~0.15份;所述防病药为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党参按质量比1:1:1:1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成猪舍中,7~8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5~2个平米,成猪舍外修建散养场地,在散养场地种植野生猪草及包括蒲公英和车前草的草药,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生长猪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肥育猪阶段:按猪体重重新分群,两两体重相差1~2千克之内的5~6头肥育猪在成猪舍中围成一栏,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睡醒后打开成猪舍围栏,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麦麸10~20份、豆粕40~60份、鱼骨粉2~4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赖氨酸0.2~0.5份和苏氨酸0.2~0.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猪的生态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仔猪阶段:在分娩舍内以猪母乳喂养,出生5~7天后,每天每只仔猪投食专用食料4~5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和玉米粥3~6份,且每千克专用食料含15~20亿个益生菌;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2~3天分别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保育猪阶段:仔猪断奶一周后转入保育舍成为保育猪,保育舍中设置食槽和水槽,每天将保育猪食料和防病药混合投食5~6次,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玉米15~20份、豆粕30~45份、红薯16~30份、胡萝卜12~16份、河蚌壳粉1~5份、赖氨酸0.1~0.2份和苏氨酸0.05~0.15份;所述防病药为蒲公英、车前草、金银花、党参按质量比1:1:1:1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成猪舍中,7~8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5~2个平米,成猪舍外修建散养场地,在散养场地种植野生猪草及包括蒲公英和车前草的草药,并在散养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林仙艾培根
申请(专利权)人:陆良绿洲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