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ve branches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method.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collecting branches as explants with buds of Davidia involucrata; (2) sterilization; (3) induced with bud branches produced adventitious buds, and proliferation; (4) (5) seedling culture; rooting culture; (6) transplanting; (7) the management of water and fertilizer.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artificial reproduction speed, improve the survival rate of Dovetree seedlin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珙桐培养
,具体涉及一种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
技术介绍
珙桐(gǒngtóng)为落叶乔木。可生长到15~25米高,叶子广卵形,边缘有锯齿,色花奇美,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中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被誉为“中国的鸽子树”,又称“鸽子花树”、“水梨子”,野生种只生长在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因此,珙桐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中国特有的单属植物,属孑遗植物,也是全世界著名的观赏植物,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由于珙桐野生体仅存在于中国西南四川省和中部湖北省和周边地区,数量稀少,因此,需要建立一种人工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来培育珙桐,以达到保护和商业化利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以解决现有人工繁殖珙桐速度慢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包括:(1)采集5年生以下,嫩梢长度为4~6cm的珙桐带芽枝条为外植体材料;(2)消毒灭菌将带芽枝条切割为带芽茎段,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3)将经消毒后的带芽茎段置于含NAA、6-BA、GA3和AC的WPM培养基中,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养,诱导带芽茎段腋芽的萌发,增殖培养,得到珙桐苗;其中,所述WPM培养基中NAA加入量为0.2~0.6mg/L、6-BA加入量为1.0~3.0mg/L、GA3加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5年生以下,嫩梢长度为4~6cm的珙桐带芽枝条为外植体材料;(2)消毒灭菌将带芽枝条切割为带芽茎段,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3)将消毒后的带芽茎段置于含NAA、6‑BA、GA3和AC的WPM培养基中,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养,诱导带芽茎段腋芽的萌发,增殖培养,得到珙桐苗;其中,所述WPM培养基中NAA加入量为0.2~0.6mg/L、6‑BA加入量为1.0~3.0mg/L、GA3加入量为0~2.0mg/L、AC加入量为0.5~1.5g/L;(4)壮苗培养用含有NAA、6‑BA、GA3和AC的WPM培养基,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育步骤(4)中所得珙桐苗36天;其中,NAA加入量为0.5~1.5mg/L、6‑BA加入量为0.2~1.0mg/L、GA3加入量为0.5~1.5mg/L、AC加入量为0.5~1.5g/L;(5)生根培养选取步骤(4)中生长状态良好的珙桐苗,采用含有IBA、6‑BA和AC的White培养基,于24±1℃、2000~21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珙桐枝条快速繁殖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5年生以下,嫩梢长度为4~6cm的珙桐带芽枝条为外植体材料;(2)消毒灭菌将带芽枝条切割为带芽茎段,再进行消毒灭菌处理;(3)将消毒后的带芽茎段置于含NAA、6-BA、GA3和AC的WPM培养基中,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养,诱导带芽茎段腋芽的萌发,增殖培养,得到珙桐苗;其中,所述WPM培养基中NAA加入量为0.2~0.6mg/L、6-BA加入量为1.0~3.0mg/L、GA3加入量为0~2.0mg/L、AC加入量为0.5~1.5g/L;(4)壮苗培养用含有NAA、6-BA、GA3和AC的WPM培养基,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育步骤(4)中所得珙桐苗36天;其中,NAA加入量为0.5~1.5mg/L、6-BA加入量为0.2~1.0mg/L、GA3加入量为0.5~1.5mg/L、AC加入量为0.5~1.5g/L;(5)生根培养选取步骤(4)中生长状态良好的珙桐苗,采用含有IBA、6-BA和AC的White培养基,于24±1℃、2000~2100lx条件下,光照8~10h/d,培养至生根;其中,IBA的加入量为2.0~4.0mg/L、6-BA的加入量为0~1.5mg/L、AC的加入量为0.5~1.5g/L;(6)炼苗移栽在生根培养后7~15d,对珙桐苗进行闭罐炼苗15~2d,遮阴度为50%~70%,再开罐炼苗3~7d,然后将珙桐苗移出,消毒灭菌,移栽至经消毒处理的基质中,浇足定根水,每5d喷施一次营养液;其中,基质为草炭、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物,草炭、珍珠岩和蛭石重量比为1~2:0.5~1:0.5~1;(7)移栽后按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进耀,邹利娟,毛艳萍,蒋炜,
申请(专利权)人:绵阳师范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