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户面数据由应用层产生后,经过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处理后,通过空口在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控制面数据由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Control,简称RRC)层产生后,经过逻辑信道、传输信道、物理信道处理后,通过空口在基站和终端之间进行信息传输。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在逻辑信道上是独立分开的,但是在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是复用在一起的。以4GLTE系统的下行方向为例,用户面数据使用逻辑信道专用业务信道(DedicatedTrafficChannel,简称DTCH)承载,控制面数据使用公共控制信道(CommonControlChannel,简称CCCH)和专用控制信道(DedicatedControlChannel,简称DCCH)承载,但是在传输信道上都使用下行共享信道(Downlinksharechannel,简称DL-SCH)承载,在物理层上都使用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DownlinkS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用户面数据承载在与所述用户面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第一传输信道和第一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将控制面数据承载在与所述控制面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信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所述第二物理信道相互独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户面和控制面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用户面数据承载在与所述用户面数据对应的第一逻辑信道,第一传输信道和第一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将控制面数据承载在与所述控制面数据对应的第二逻辑信道,第二传输信道和第二物理信道上进行传输;其中,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与所述第二逻辑信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传输信道和所述第二传输信道相互独立,所述第一物理信道和所述第二物理信道相互独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用户面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上进行传输和/或在将所述用户面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逻辑信道上进行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或参数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无线链路控制RL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或参数配置包括:在所述RL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进行以下至少之一处理:级联、分段、重分段和自动重传请求ARQ;对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以下至少之一处理:级联和ARQ;和/或,在所述RLC层,分别对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设置不同的ARQ参数和/或poling参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用户面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传输信道上进行传输和/或在将所述用户面数据承载在所述第一传输信道上进行传输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或参数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和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独立的处理和/或参数配置包括:在所述MAC层,对所述用户面数据进行以下至少之一处理:调度、复用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对所述控制面数据进行以下至少之一处理:调度和HARQ;和/或,在所述MAC层,分别对用户面数据和控制面数据设置不同的误码率BLER、调制与编码策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黄河,胡留军,张丽,牛丽,张冬英,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