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由散播的方法和节点技术

技术编号:166077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8: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路由散播的方法和节点,该方法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散播的第一标识信息,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二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第一节点根据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向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目标路由为第一节点到第二节点的路由。由此,无需对全局标签域网络的边缘节点进行人工配置,能够自动避免路由和全局标签的映射关系扩散到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外部的节点上,避免这些外部的节点出现标签冲突或不必要的错误应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路由散播的方法和节点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网络通信
,尤其涉及路由散播的方法和节点。
技术介绍
全局标签的全局性受限于部署应用全局标签的网络域,仅仅在该网络域内,全局标签是唯一的。在全局标签的转发路径中,标签是不交换的或者标签交换时出标签和入标签完全一致。但由于部署应用全局标签的网络域可能只是多协议标签转发(Multi-ProtocolLabelSwitching,简称为“MPLS”)网络的子集,所以需要考虑全局标签和本地标签在部署应用全局标签的网络域节点上对接的问题。现有技术中,从传统标签交换路径(LabelSwitchPath,简称为“LSP”)对接到全局标签转发路径时,只需要在对接的转发节点上部署为路由申请全局标签的规则,即可以实现LSP与全局标签转发路径的无缝对接。但是从全局标签转发路径对接到LSP时,需要靠配置识别在哪些转发节点配置分段路由映射服务器(SegmentRoutingMappingServer,简称为“SRMS”),并在SRMS上配置全局标签到本地标签的映射规则。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依赖于静态配置来识别部署应用全局标签的网络域的边缘节点,不够灵活和自动化,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路由散播的方法和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路由散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散播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所述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目标路由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路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由散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散播的第一标识信息,所述第一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二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所述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目标路由为所述第一节点到所述第二节点的路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所述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之前,还包括: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路由;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标签,包括:如果所述目标路由命中所述第一节点上部署的申请全局标签的路由策略,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中的控制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申请标签;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控制节点发送的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的第一标签,所述第一标签在所述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内有效。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所述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所述目标路由和所述第一标签的映射关系;和/或,如果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不相匹配,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所述目标路由和第二标签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二标签在所述第一节点本地有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标签,包括:如果所述目标路由满足以下条件(1)或(2),所述第一节点将第三标签分配给所述目标路由,其中,所述第三标签在所述第一节点本地有效:(1)所述目标路由没有命中所述第一节点上部署的申请全局标签的路由策略且所述第一节点上没有预先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的全局标签,(2)所述第一节点上没有部署申请全局标签的路由策略且所述第一节点上没有预先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的全局标签;其中,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一标识信息与第二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目标路由和与所述目标路由相对应的标签的映射关系,包括:所述第一节点向所述第二节点散播所述目标路由和所述第三标签的映射关系。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获取所述目标路由,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三节点散播的所述目标路由和第四标签的映射关系,所述第四标签为所述第三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的标签;其中,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标签,包括: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如果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不是所述第一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第一节点为所述目标路由分配或申请标签。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三节点散播的第三标识信息,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用于标识所述第三节点所属的全局标签域;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的匹配结果,确定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包括:如果所述第一节点确定所述第二标识信息与所述第三标识信息相匹配,所述第一节点根据所述第四标签与所述第一节点的全局标签地址池的范围的关系,确定所述第四标签的有效范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节点接收第二节点散播的第一标识信息,包括: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的边界网关协议BGP更新消息,所述BGP更新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节点散播的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OSPF协议的链路状态通告LSA消息,所述LSA消息中携带所述第一标识信息;或,所述第一节点接收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乾灯陈霞李振斌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