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斌专利>正文

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7114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7:09
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是在轻型钢管悬索跨越架(专利号:ZL 200620147573.8)基础上重新研发,应用于电力、通讯、建筑工程行业,能够满足3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一种新型跨越、索道运输工具。通过设计分体式底座、下拉式提升系统和弹簧减震组件,有效的提高了跨越架在外力作用下的整体稳定性,并可根据不同施工环境在一定范围内调节自身长度和高度,即可满足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低空无障碍跨越施工的需要,又能作为索道运输支架使用,做到一架两用;其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强度高,方便拆装,可重复使用,易于平时维护保养,尤其适合在高山和场地狭小的环境中使用,低碳环保节能、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提高了输电线路架设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Reinforced steel pipe suspension frame

To strengthen the steel suspension crossing frame is in light steel tube suspending rack (Patent No.: ZL 200620147573.8) on the basis of the new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pplication in electric power,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o meet a new leap, cableway transportation 35 100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construc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split base, pull lifting system and spring damping component,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overall stability of the crossing frame under the action of external force,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onstruction environment, adjust its length and height in a certain range, can meet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low altitude transmission lines crossing without obstacle in construction, but also can be used as cableway transport bracket, do a dual purpose;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small volume, light weight, high strength, convenient disassembly, reusable, easy to normal maintenance, especially suitable for use in narrow space and alpine environment, low carb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energy saving, reduce the construction cost and improve the transmission line construction safety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and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所属
本专利技术应用于电力、通讯、建筑工程行业,能够满足35-1000kV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及通讯、建筑工程的一种新型跨越、索道运输工具。
技术介绍
现有木杆、钢管杆跨越架搭设具体要求,详见广西电机工程学会送变电公司分会1999年10月出版的《高压送电线路架线施工技术措施》第56页至第61页中第3节中所讲诉的内容。针对现有输变电行业中,跨越地面附属物如:公路、铁路、河道、水渠、桥梁、果园、农田、塑料大棚、低压带电体、通讯线、房屋、院墙等跨越物时,使用传统木杆、钢管杆跨越架,因受地形、地物影响无法正常满足施工要求,同时存在如下缺点:1、施工过程中大量使用绑扎木杆所用8#铁线均为一次性使用,6m长实心木杆使用周期往往不足1年,造成对原材料极大浪费;2、采购费或租赁费、人工装卸费、保管费、运输费、临时占地补偿费、折旧费等费用较大;3、木杆只能通过目测其外观强度,1年以上的干木杆,端部脆性大,强度低,搭接部分长,从而导致很难准确判断其强度是否能满足安全生产所要达到基本要求;4、现有木杆、钢管杆跨越架,无法识别和解决牵引钢丝绳、导线、地线、光缆在通过下方带电体时,产生的感应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

【技术保护点】
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由分体式钢板底座总成(1)、下支撑管总成(2)、上支撑管总成(3)、双联连接金具串(4)、弹簧减震组件(5)、L型联板(6)、验电器(7)、承托绳组件(8)、下拉双轮滑车组件(9)、四孔连扳(10)、U型螺栓(11)、U型环(12)、延长环(13)、平行挂板(14)、UB挂板(15)、挂钩(16)、螺栓(17.1‑17.5)、角钢(18.1.1‑18.6.3)、连扳(19.2.1‑19.4.4)、单轮滑车(20)、双轮滑车(21.1、21.2)、拉线金具串(22)、钢丝绳套(23.1‑23.9)、钢板地锚(24)、封网绳(25)、机动绞磨(26)、钢丝绳卡线器(27)、链条...

【技术特征摘要】
1.加强型钢管悬索跨越架由分体式钢板底座总成(1)、下支撑管总成(2)、上支撑管总成(3)、双联连接金具串(4)、弹簧减震组件(5)、L型联板(6)、验电器(7)、承托绳组件(8)、下拉双轮滑车组件(9)、四孔连扳(10)、U型螺栓(11)、U型环(12)、延长环(13)、平行挂板(14)、UB挂板(15)、挂钩(16)、螺栓(17.1-17.5)、角钢(18.1.1-18.6.3)、连扳(19.2.1-19.4.4)、单轮滑车(20)、双轮滑车(21.1、21.2)、拉线金具串(22)、钢丝绳套(23.1-23.9)、钢板地锚(24)、封网绳(25)、机动绞磨(26)、钢丝绳卡线器(27)、链条葫芦(28)、元宝螺栓(29)、枕木(30)等主要部件组成,其特征在于:a、分体式钢板底座总成(1)由4块独立的钢板底座(1.1)、4根角钢(18.1.2)、2根角钢(18.1.3)、1个单轮滑车(20)、3个U型环(12)组成,4根角钢(18.1.2)由12套螺栓(17.5)固定在角钢(18.1.1)两侧,2根角钢(18.1.3)由8颗螺栓(17.1)固定在4根角钢(18.1.2)上,单轮滑车(20)通过1个U型环(12)连接在2根角钢(18.1.3)中间孔上,见说明书附图:图29、图30、图31、图32;b、钢板底座(1.1)由1块钢板(1.2)、2根角钢(18.1.1)、1个槽钢垫块(1.3)、4根钢钎(1.4)、12套螺栓(17.2)、3套螺栓(17.5)组成,2根角钢(18.1.1)对称的安装在钢板(1.2)上,槽钢垫块(1.3)置于2根角钢(18.1.1)中间,4根钢钎(1.4)分别对称插在钢板(1.2)上,见说明书附图:图33至图51;c、下支撑管总成(2)由4根下支撑管(2.1)、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下支撑管第2支架(2.3)、下支撑管第3支架(2.4)、下支撑管第4支架(2.5)组成,见说明书附图:图16、图17;d、下支撑管(2.1)由Ф108mm*8m长的无缝钢管加工而成,底部通过1套螺栓(17.5)与钢板底座(1.1)上的角钢(18.1.1)中间孔连接,另外2套螺栓(17.5)将下支撑管(2.1)夹于中间,下支撑管(2.1)坐于钢板底座(1.1)的槽钢垫块(1.3)上,顶端有开口槽和螺栓孔,见说明书附图:图18、图19、图20、图16、图17;e、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由28套螺栓(17.1)和8套螺栓(17.4)将4根角钢(18.2.1)、4根角钢(18.2.2)、4根角钢(18.2.3)、2块联扳(19.2.1)连接在一起,由4套螺栓(17.4)将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固定在下支撑管(2.1)顶端的开口槽中,2组双轮滑车(21.1)分别挂在角钢(18.2.3)上,4组单轮滑车(20)分别挂在角钢(18.2.2)的U型环(12)上,16个U型环(12)和4个延长环(13)安装在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上,见说明书附图:图84、图85、图86、图87;f、下支撑管第2支架(2.3)由28套螺栓(17.1)、4套螺栓(17.3)和8套螺栓(17.4)将4根角钢(18.3.1)、4根角钢(18.3.2)、4根角钢(18.2.3)、2块联扳(19.3.1)连接在一起,下支撑管第2支架(2.3)套于下支撑管(2.1)上,通过4根钢丝绳套(23.1)挂在在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角钢(18.2.2)U型环(12)下方2m处,4根角钢(18.2.3)上挂有4个U型环(12),见说明书附图:图88、图89、图90、图91;g、下支撑管第3支架(2.4)和下支撑管第4支架(2.5)采用相同构件组成,由24套螺栓(17.1)、4套螺栓(17.3)和8套螺栓(17.4)将4根角钢(18.4.1)、4根角钢(18.3.2)、4块联扳(19.3.1)连接在一起,下支撑管第3支架(2.4)和下支撑管第4支架(2.5)套于下支撑管(2.1)上,分别通过4根钢丝绳套(23.1)挂在下支撑管第2支架(2.3)和下支撑管第3支架(2.4)的螺栓(17.3)上,见说明书附图:图92、图93、图94、图95;h、上支撑管总成(3)由4根上支撑管(3.1)、上支撑管顶端支架(3.2)、上支撑管底端支架(3.3)、2组双联连接金具串(4)组成,见说明书附图:图11、图12、图27;i、上支撑管(3.1)由Ф108mm*8m长的无缝钢管加工而成,上支撑管顶端支架(3.2)和上支撑管底端支架(3.3)分别通过4套螺栓(17.5)固定在上支撑管(3.1)顶端和底端的开口槽中,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下支撑管第2支架(2.3)、下支撑管第3支架(2.4)分别套于4根上支撑管(3.1)上,见说明书附图: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j、上支撑管顶端支架(3.2)由20套螺栓(17.1)和4套螺栓(17.3)将4根角钢(18.5.1)、4根角钢(18.5.2)和2块联扳(19.4.1)连接在一起,由4套螺栓(17.4)将4根角钢(18.5.1)固定在上支撑管(3.1)顶端的开口槽中,上支撑管顶端支架(3.2)安装有4个U型螺栓(11)和8个U型环(12),见说明书附图:图60、图61、图62、图63;k、上支撑管底端支架(3.3)由32套螺栓(17.1)和2套螺栓(17.3)将4根角钢(18.6.1)、4根角钢(18.6.2)和8根角钢(18.6.3)连接在一起,由4套螺栓(17.4)将4根角钢(18.6.1)固定在上支撑管(3.1)底端的开口槽中,角钢(18.6.1)上对称安装有2组双轮滑车(21.2),8根角钢(18.6.3)固定在角钢(18.6.2)上,上支撑管底端支架(3.3)上安装有安装有12个U型环(12),见说明书附图:图64至图71;l、2根钢丝绳套(23.7)分别从上支撑管底端支架(3.3)角钢(18.6.1)上对称安装2组双轮滑车(21.2)的滑轮和下支撑管顶端支架(2.2)角钢(18.2.1)安装的2组双轮滑车(21.1)的滑轮中穿过,2根钢丝绳套(23.7)两端分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韩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