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6624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该按键包括键帽、底板、薄膜电路、框架、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及第三磁吸件。其中,键帽用以提供按压操作;薄膜电路设置于底板上;框架设置于底板与薄膜电路上,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开口,键帽是活动穿设于该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磁吸件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第一凹部中;第二磁吸件设置于底板上并位于第二凹部中;第三磁吸件设置于键帽下并位于容置空间中。一第一磁性吸力与一第二磁性吸力分别形成于第三磁吸件与第一磁吸件之间及第三磁吸件与第二磁吸件之间,以驱使键帽凸出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藉由此侧向式或水平式的磁性吸力对键帽进行复位,能够降低按键厚度与体积而利于薄型化制作。

Magnetic suction keyboard and its key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magnetic keyboard and buttons, which comprises a key cap, bottom plate, a thin film circuit frame, first magnetic element and the second magnetic parts and three magnetic parts. Among them, in order to provide pressing operation keycaps; thin film circuit is arranged on the bottom board; the fram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plate and the thin film circuit, having a first recess, and second concave openings, cap is movably passes through the opening, the fram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first magne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floor in the first in the concave part; second magnetic element is arranged on the soleplate and located second recess; third magnet pie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cap and position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A first magnetic attraction and a second magnetic suction were formed in third parts and the first magnet magnet pieces and three magnetic parts and second magnet pieces, to drive the keycap protruding opening. The invention uses a magnetic attraction of this type of lateral or horizontal type keycap are reset, can reduce the thickness and volume keys for making th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键盘及其按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
技术介绍
现代人于日常生活里常会使用到电脑,而无论是桌上型电脑(或称个人电脑(PC))或是笔记型电脑,键盘皆是其中重要的角色,以提供使用者进行字符输入或操作控制。一般来说,键盘是由许多按键所组成,各按键被配置在特定的位置上。此外,许多电子装置或是电机操作设备也都设置有相关的按键,用以作为各种指定功能的操作界面。为了提供使用者进行输入与操控,这方面的按键应用特性是在于设计使其进行一次性的按压之后可以恢复其原始位置,并同时能因应按压而产生触发信号。以目前技术的键盘来说,不同类型的按键的设计是以其内部的开关(Switch)形式作分类,大致可分为机械式(Mechanical)、薄膜式(Membrane)、导电橡胶式(ConductiveRubber)及无接点静电容量式(Capacitive)等几种。而不同类型的按键设计,无论是在使用寿命、触压感受或制作成本上,也都不尽相同。在科技的进步下,电子装置的发展趋势是愈加轻薄化,使得所配置的按键也需相应地设计得更为轻薄。然而,传统类型的按键为了达成复位的功能,其整体的体积仍相对较大,并还可能存在着卡键、触感不佳或制作成本较高等技术问题。有鉴于此,目前技术发展出了一种磁吸式的键盘按键,其除了能适用于薄型化的电子装置外,还能带给使用者特别的按压操作感受。此类技术可进一步参考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103065846A或中国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4204708U所揭露的内容。上述的磁吸式键盘按键的结构特征与复位原理主要是在其按键键帽的外缘上设置至少两个磁铁(方向相对),并在其键盘框架垂直对应于键帽外缘上的磁铁的位置处各设置至少一相应的磁铁。如此,藉由键帽外缘的磁铁与键盘框架的磁铁于上下方向彼此之间所形成的磁性相吸,使得键帽能在被按压后恢复到原来的位置。换句话说,其所产生的磁性相吸的作用力方向是平行于键帽的按压方向。其次,此类技术对于磁铁之间的磁性相吸设计亦可改为磁铁对一顺磁性材料的磁性吸引。由于对按键的按压是垂直于键帽,所以于键帽与键盘底板之间便必需预留一适当的空间以供键帽被按压而下移时的容置。是以,针对如上所述的此类磁吸式键盘按键,其设计于键帽的按压方向上叠加了键帽外缘上的磁铁与键盘框架上的磁铁,再加上必要的按压缓冲空间,使得其整体的按键结构的厚度与体积会相对较大,进而会对键盘或电子装置的薄型化制作要求造成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降低按键厚度与体积而利于薄型化制作的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多个磁吸式按键的磁吸式键盘,其中每一该磁吸式按键包括键帽、底板、薄膜电路、框架、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以及第三磁吸件。该键帽用以提供按压操作。该薄膜电路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薄膜电路上,该框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开口,该键帽是活动穿设于该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凹部中。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二凹部中。该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键帽下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而一第一磁性吸力与一第二磁性吸力分别形成于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之间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之间,用以驱使该键帽凸出该开口。较佳地,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三磁吸件是吸附于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上;当该键帽受一施力的按压而克服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时,该第三磁吸件分别对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形成位移,且该键帽移动接近该底板;当该施力消失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驱使该键帽移动远离该底板。较佳地,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的方向垂直于该底板的法线方向;当该键帽被按压而移动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的方向倾斜于该底板的法线方向。较佳地,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是以热熔方式设置于该底板上。较佳地,该底板具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该第一凹部与该第二凹部分别相应于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该框架和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形成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一凸部上,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二凸部上。较佳地,该第一凸部的高度是和该第二凸部的高度相同。较佳地,该第三磁吸件的宽度是和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的间距相同。较佳地,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分别为一磁铁,而该第三磁吸件是以顺磁性材料制成。较佳地,该第三磁吸件为一磁铁,而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分别以顺磁性材料制成。较佳地,该第一磁吸件、该第二磁吸件与该第三磁吸件分别为一磁铁,且各磁铁之间分别以相异的磁极作相邻设置。较佳地,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分别为一磁铁或分别以一顺磁性材料制成,而该第三磁吸件包括多个磁铁。较佳地,该第三磁吸件具有第一磁铁、第二磁铁与第三磁铁,该第三磁铁位于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之间并分别以相异的磁极与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作相邻设置,且该第一磁性吸力是形成于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一磁吸件之间,该第二磁性吸力是形成于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二磁吸件之间,一第三磁性吸力形成于该第三磁铁与该第一磁铁之间,一第四磁性吸力形成于该第三磁铁与该第二磁铁之间;其中,当该键帽受一施力的按压而克服该第一磁性吸力、该第二磁性吸力、该第三磁性吸力与该第四磁性吸力时,该第一磁铁对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三磁铁形成偏转,该第二磁铁对该第二磁吸件与该第三磁铁形成偏转。较佳地,每一该磁吸式按键还包括至少一定位单元,该至少一定位单元是以顺磁性材料制成,其设置于该键帽下并位于该键帽与该第三磁吸件之间,用以提供该第三磁吸件对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的定位。较佳地,于该第三磁吸件下形成有导电结构,当该键帽被按压而移动接近该底板并以该导电结构接触该薄膜电路时,该薄膜电路形成导通并产生一触发信号。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磁吸式按键,其包括键帽、底板、薄膜电路、框架、第一磁吸件、第二磁吸件以及第三磁吸件。该键帽用以提供按压操作;该薄膜电路设置于该底板上;该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薄膜电路上,该框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开口,该键帽是活动穿设于该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一容置空间;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凹部中;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二凹部中;该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键帽下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而一第一磁性吸力与一第二磁性吸力分别形成于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之间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之间,用以驱使该键帽凸出该开口。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采用侧向式或水平式的磁性吸力对按键的键帽进行复位,能解决现有技术下的磁吸式按键的厚度与体积会相对较大的问题,而具有较小的厚度与体积,也就是能更符合所应用的电子装置的薄型化制作要求。同时,本专利技术藉由侧向式或水平式的磁性吸力的键帽复位技术也能够提供使用者不同于现有磁吸式按键的按压操作感受。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及其它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做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所提出的一磁吸式键盘的平面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磁吸式键盘上的任一磁吸式按键的立体示意图。图3A为图2中的磁吸式按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磁吸式键盘及其按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磁吸式键盘,具有多个磁吸式按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磁吸式按键包括:键帽,用以提供按压操作;底板;薄膜电路,设置于该底板上;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薄膜电路上,该框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开口,该键帽是活动穿设于该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凹部中;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二凹部中;以及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键帽下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而一第一磁性吸力与一第二磁性吸力分别形成于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之间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之间,用以驱使该键帽凸出该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吸式键盘,具有多个磁吸式按键,其特征在于,每一该磁吸式按键包括:键帽,用以提供按压操作;底板;薄膜电路,设置于该底板上;框架,设置于该底板与该薄膜电路上,该框架具有第一凹部、第二凹部与开口,该键帽是活动穿设于该开口,该框架还具有一容置空间;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一凹部中;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底板上并位于该第二凹部中;以及第三磁吸件,设置于该键帽下并位于该容置空间中,而一第一磁性吸力与一第二磁性吸力分别形成于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一磁吸件之间及该第三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之间,用以驱使该键帽凸出该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三磁吸件是吸附于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上;当该键帽受一施力的按压而克服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时,该第三磁吸件分别对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形成位移,且该键帽移动接近该底板;当该施力消失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驱使该键帽移动远离该底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的方向垂直于该底板的法线方向;当该键帽被按压而移动时,该第一磁性吸力与该第二磁性吸力的方向倾斜于该底板的法线方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是以热熔方式设置于该底板上。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底板具有第一凸部与第二凸部,该第一凹部与该第二凹部分别相应于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该框架和该第一凸部与该第二凸部形成该容置空间,该第一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一凸部上,该第二磁吸件设置于该第二凸部上。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凸部的高度是和该第二凸部的高度相同。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磁吸件的宽度是和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的间距相同。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吸件与该第二磁吸件分别为一磁铁,而该第三磁吸件是以顺磁性材料制成。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吸式键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磁吸件为一磁铁,而该第一磁吸件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维勇张贤灿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