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517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4:5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触控笔装置,包括中空笔管、主电路板、副电路板、电池、第一电极桥接件以及第二电极桥接件。中空笔管包括第一端与第二端。主电路板固设于中空笔管内且靠近第一端。副电路板固设于中空笔管内且靠近第二端。电池设置于中空笔管内,电池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电连接于主电路板,第二电极电连接于副电路板。第一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副电路板。第二电极桥接件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主电路板。本申请使用单一电池即可提供二电路板的电力,减少触控笔装置的长度等作用,同时避免电池更换错误而减少使用上的困扰。

Touch pen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touch pen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ollow pen tube, a main circuit board, an auxiliary circuit board, a battery, a first electrode bridging component, and a second electrode bridging component. The hollow pen tube includes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The main circuit board is fixed in the hollow pen tube and is close to the first end. The secondary circuit board is fixed in the hollow pen tube and is close to the second end. The battery is composed of a first electrode and a second electrode, wherein the first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main circuit board, and the second electrod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auxiliary circuit board. One end of the first electrode bridging memb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first electrode, and the other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ary circuit board. One end of the second electrode bridging membe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electrode, and the other end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the main circuit board. The application of a single battery can provide the power of the two circuit board, reduce the length of the touch pen device, etc., and avoid the battery replacement error and reduce the use of trou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触控笔装置
本申请关于一种电子产品,特别是指一种触控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许多电子装置都会采用触控面板作为操作接口,例如智能型手机、平板计算机或个人数字助理(PDA)等等,以供使用者利用触控的方式操作而提高便利性。然而,为了使操作触控面板的过程更加快速与精确,使用者大多会选用触控笔进行触控输入(例如书写或点选)。对于具有多功能的触控笔来说,其内部一般会设置有多个电路板来实现,例如设置有控制笔尖的电路板以及用于无线通信的电路板。目前市面上的触控笔,在供电设计上是利用安装多组电池,以分别供电于不同电路板。然而,此种作法在其中一组电池的电力不足时,使用者无法得知是哪组电池没电,而容易造成电池更换错误的困扰。此外,安装多组电池也导致触控笔的整体长度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上述问题,在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触控笔装置,包括中空笔管、主电路板、副电路板、电池、第一电极桥接件以及第二电极桥接件。中空笔管包括相对的第一端与第二端。主电路板固设于中空笔管内且靠近第一端。副电路板固设于中空笔管内且靠近第二端。电池设置于中空笔管内,电池包括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其中第一电极电连接于主电路板,第二电极电连接于副电路板。第一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第一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副电路板。第二电极桥接件一端电连接于第二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主电路板。进一步地,该主电路板包括有抵接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一导电部,使该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该主电路板,该副电路板包括有抵接于该第二电极的一第二导电部,使该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该副电路板。进一步地,该主电路板包括有一第一导接件,该第一导接件抵接该第一电极桥接件,该第一电极桥接件通过该第一导接件、该主电路板及该第一导电部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进一步地,该副电路板包括有一第二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该第二电极桥接件通过该第二导接件、该副电路板及该第二导电部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进一步地,该中空笔管包括一笔身及一笔盖,分别位于该中空笔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且该笔盖组接于该笔身,该主电路板位于该笔身中,该副电路板位于该笔盖中。进一步地,该笔盖端部设有一第一电极导电件与一第二电极导电件,该第一电极导电件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与该副电路板,该第二电极导电件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与该副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件。进一步地,该第二电极导电件包括一内环与一外环,该内环贴附于该笔盖内壁,该外环凸伸出该笔盖端部,该副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件接触于该内环,该第二电极桥接件套接于该外环。进一步地,该第一电极导电件包括一导电体与一导电弹簧,该第一电极桥接件电连接于该导电体,该导电弹簧一端电连接于该导电体,另一端电连接于该副电路板。进一步地,该笔身为一导电笔身,该第一电极桥接件包括设置于该中空笔管内壁的一导电线路,该第二电极桥接件为该导电笔身,且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彼此绝缘。进一步地,该第一电极桥接件还包括一薄膜层,该薄膜层贴附于该导电笔身内壁,该导电线路是设置于该薄膜层远离导电笔身的表面,且该薄膜层包覆于该导电体外部,使该导电线路电连接于该导电体。进一步地,该笔身为一导电笔身,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为该导电笔身,该第二电极桥接件包括设置于该中空笔管内壁的一导电线路,且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彼此绝缘。进一步地,该笔盖为一塑料笔盖,该副电路板包括一无线通信模块。进一步地,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为分别设置于该中空笔管内壁的二导电线路。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电连接件,该电连接件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及该主电路板之间。进一步地,该中空笔管还包括一导电笔头,设置于该中空笔管的该第一端且电连接于该电连接件及该第二电极桥接件之间。由此,本申请实施例的触控笔装置,电池的第一电极是电连接于主电路板,并通过第一电极桥接件由主电路板连接至相对端的副电路板,使电池的第一电极能依序传导至主电路板与副电路板,而电池的第二电极是电连接于副电路板,并通过第二电极桥接件由副电路板连接至主电路板,使电池的第二电极能依序传导至副电路板与主电路板。达到使用单一电池即可提供二电路板的电力,且减少触控笔装置的长度等作用,同时避免电池更换错误而减少使用上的困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图4的5-5剖视图。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触控笔装置另一实施例的局部放大剖视图。【符号说明】1、1A触控笔装置10中空笔管11第一端12第二端13笔身131、132开口14笔盖15第一电极导电件151导电体152导电弹簧16第二电极导电件161内环162外环17绝缘件18笔头181笔尖20主电路板21第一导电部22、22A第一导接件24电连接件30副电路板31第二导电部32第二导接件40电池42第一电极44第二电极50第一电极桥接件51导电线路52薄膜层521包覆端60第二电极桥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图1为本申请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立体图,图2为本申请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图3本申请触控笔装置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图2及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触控笔装置1是包括有中空笔管10、主电路板20、副电路板30、电池40、第一电极桥接件50以及第二电极桥接件60。在本实施例中,中空笔管10具有相对的第一端11与第二端12,且中空笔管10包括有笔身13、位于第二端12的笔盖14及位于第一端11的笔头18,其中笔身13为长条圆管型态而在其两个端部分别具有二开口131、132,笔盖14可组设于笔身13的端部,例如笔盖14及笔身13的开口132之间是利用螺合、卡扣或紧配等方式组接。笔头18同样可组设于笔身13另一端部,例如笔头18及笔身13的开口131之间是利用螺合、卡扣或紧配等方式组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笔身13及笔头18也可为一体成型,或者笔身13与笔盖14为一体成型,本实施例并不以此为限。如图2与图3所示,在此,主电路板20是固设于中空笔管10内且靠近第一端11(也就是靠近于设置有笔头18那端),例如主电路板20可利用黏接或扣合于中空笔管10的内壁而获得固定。其中主电路板20可电连接于笔头18的笔尖181,以提供笔尖181讯号而能控制其触控的功能。副电路板30是固设于中空笔管10内且靠近第二端12,在此,副电路板30是装设在笔盖14的内部,例如副电路板30可利用黏接或扣合等方式固定于笔盖14的内部,并使笔盖14拆离笔身13时,副电路板30可跟着笔盖14一同分离,且上述主电路板20与副电路板30受到触发后可产生不同的功能。如图3所示,电池40是设置于中空笔管10内且位于主电路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触控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笔管,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一主电路板,固设于该中空笔管内且靠近该第一端;一副电路板,固设于该中空笔管内且靠近该第二端;一电池,设置于该中空笔管内,该电池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电连接于该主电路板,该第二电极电连接于该副电路板;一第一电极桥接件,该第一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该副电路板;以及一第二电极桥接件,该第二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该主电路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中空笔管,包括相对的一第一端与一第二端;一主电路板,固设于该中空笔管内且靠近该第一端;一副电路板,固设于该中空笔管内且靠近该第二端;一电池,设置于该中空笔管内,该电池包括一第一电极与一第二电极,其中该第一电极电连接于该主电路板,该第二电极电连接于该副电路板;一第一电极桥接件,该第一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该副电路板;以及一第二电极桥接件,该第二电极桥接件的一端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另一端电连接于该主电路板。2.如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电路板包括有抵接于该第一电极的一第一导电部,使该第一电极电性连接于该主电路板,该副电路板包括有抵接于该第二电极的一第二导电部,使该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该副电路板。3.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电路板包括有一第一导接件,该第一导接件抵接该第一电极桥接件,该第一电极桥接件通过该第一导接件、该主电路板及该第一导电部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4.如权利要求书2所述的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副电路板包括有一第二导接件,该第二导接件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该第二电极桥接件通过该第二导接件、该副电路板及该第二导电部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5.如权利要求书4所述的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中空笔管包括一笔身及一笔盖,分别位于该中空笔管的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且该笔盖组接于该笔身,该主电路板位于该笔身中,该副电路板位于该笔盖中。6.如权利要求书5所述的触控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笔盖端部设有一第一电极导电件与一第二电极导电件,该第一电极导电件电连接于该第一电极桥接件与该副电路板,该第二电极导电件电连接于该第二电极桥接件与该副电路板的该第二导接件。7.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璟忠
申请(专利权)人: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