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3116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包括塔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帽,导流帽设置于塔筒外表面,导流帽的根部紧邻塔筒的进风口设置于进风口上方,导流帽呈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锥环形。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只增加导流帽而不改变冷却塔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冷却塔通风量比传统结构的冷却塔增加了;相应的,在维持正常进风量的情况下,如果设置了导流帽,冷却塔进风口高度可以降低,从而能够降低了对中心配水水泵扬程的要求,降低了配水水泵的电能消耗;增加锥形板之后,能够改善冷却进风口处涡流状况,对进风口位置的流态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增加导流帽后,能够提高填料位置处平均风速,对应的提高了冷却塔的工作效率。

Cooling tower with guide ca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oling tower with water cap, including the tow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iversion diversion cap is arranged in cylinder cap,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ot cap, diversion tower adjacent to the air inlet is arranged on the air inlet above the fairing of inverted cone ring gradually shrinking from top to botto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invention is: with an increase of only diversion cap without changing other cooling tower structure, ventilation cooling tower increased than the traditional cooling tower structure; accordingly, the normal intake in the maintenance situation, if set up diversion cap, cooling tower inlet height can be reduced, thus to reduce the center of water pump lift requirements, reduce the water pump power consumption; increase after cone plate, can improve the cooling air inlet swirl conditions,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flow pattern of air inlet position; in addition, increasing diversion cap, can improve the packing position of average wind speed, the corresponding to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of the cooling t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导流帽的冷却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冷却塔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英文全称:Thecoolingtower,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在火力发电装置中,冷却塔是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运行好坏决定着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冷却塔运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增大冷却塔的进风量。目前增加冷却塔进风量的主要途径有:增大冷却塔的底面积和增加冷却塔高度。以上两种方法在增大了冷却塔进风量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增大冷却塔的底面积等于扩大了冷却塔的占地面积,增加了地基处理费用和塔筒材料用量;而冷却塔的高度越高,整体风载荷越大,冷却塔安全性降低,另一方面,冷却塔高度增大,施工难度和建材面积也增大。因此两种方法都会使冷却塔的建造成本大大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包括塔筒,还包括导流帽,所述导流帽设置于所述塔筒外表面,所述导流帽的根部紧邻所述塔筒的进风口设置于进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帽呈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锥环形。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帽的下表面与水平面成夹角θ,角度θ为锐角。进一步地,所述角度θ范围为:15度<角度θ<45度。进一步地,所述角度θ为25度。进一步地,所述塔筒为双曲线塔筒,所述导流帽的根部与所述塔筒外表面流线型平滑过渡。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帽从所述塔筒向外延伸的延伸长度为L,所述进风口的高度为H,延伸长度L与高度H满足以下关系:L≈1.1H。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帽的截面为直线型。进一步地,所述导流帽的横截面为向上弯曲的弧形。进一步地,还包括有多个均匀分布于所述塔筒周围的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一端连接于所述导流帽,一端连接于所述塔筒的外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加强件包括柔性连接件或者加强筋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只考虑塔外形对通风量的影响的前提下,在只增加导流帽而不改变冷却塔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冷却塔通风量比传统结构的冷却塔增加了;相应的,在维持正常进风量的情况下,如果设置了导流帽,冷却塔进风口高度可以降低,从而能够降低了对中心配水水泵扬程的要求,降低了配水水泵的电能消耗;并且增加导流帽之后,能够改善冷却进风口处涡流状况,对进风口位置的流态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增加导流帽后,能够提高填料位置处平均风速,对应的提高了冷却塔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带导流帽的冷却塔的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导流帽部位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带导流帽的冷却塔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带导流帽的冷却塔的结构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带导流帽的冷却塔的结构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带导流帽的冷却塔的结构剖视图。附图标记:1塔筒2导流帽3加强件具体实施方式为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第一实施例:参照图1-4,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带导流帽2的冷却塔,包括塔筒1、导流帽2和加强件3。导流帽2为环形结构,导流帽2的根部设置于塔筒1外表面,紧邻塔筒1的进风口且设置于进风口上方,导流帽2呈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锥环形。在冷却塔塔筒1的进风口高度处沿冷却塔塔筒1设置一圈环形倾斜向上的导流帽2,可以增加冷却塔的进风量和改善进风口处的空气流态。参考图1,导流帽2从塔筒1向外延伸的延伸长度为L,进风口的高度为H,导流帽2的下表面与水平面成夹角θ。具体的,角度θ为锐角;更加具体的,角度θ范围为:15度<角度θ<45度。也就是如图1和图4所示,从正面看,导流帽2的轮廓呈直线倾斜向上伸出塔筒1的外表面,形成上大下小的倒锥环形的导流帽2。保证塔筒1与传统冷却塔的塔筒1一致,只考虑导流帽2冷却塔对通风量的影响,在只增加锥形结构的情况下,本实施例的冷却塔的通风量比传统塔增加21.37%;或者,在正常进风量不变的前提下,本方案的冷却塔相对于传统冷却塔,其冷却塔的进风口的高度H可以下调25%,从而能够降低了冷却塔的中心配水水泵的扬程,更进一步的,降低了冷却塔的生产成本;增加倒锥环形的导流帽2之后能够改善冷却塔的进风口处空气涡流状况,对进风口位置的空气流态有积极的影响;另外,经过计算,增加倒锥环形的导流帽2后,冷却塔内的填料位置处的平均风速相对于传统冷却塔增加18.5%,对应的冷却效率也大大提高了。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角度θ为25度,当然,角度θ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进行调整,例如也可以是20度、30度、40度等等,但是,当角度θ为25度时,对进风口处的涡流改善最大。另外,延伸长度L与高度H满足以下关系:L≈1.1H。这样导流帽2配合进风口对进风口处的空气进行引导,并实际改善了冷却进风口处的涡流状况,对进风口位置的流态起到积极的影响。参考图4,本实施例的塔筒1为双曲线塔筒1,导流帽2的截面为直线型。导流帽2的根部与塔筒1的外表面的连接处加工时保证严密性,不出现有孔、缝等,做到严格不透风,能够避免雨水在此处的积蓄,实际使用时,导流帽2外缘和塔筒1之间可设置遮雨挡雨的机构进行进一步保护。参考图3,4个加强件3均匀间隔分布在塔筒1四周,每个加强件3一端固接于导流帽2,一端固接于塔筒1的外表面。加强件3两端分别连接在导流帽2和塔筒1,导流帽2通过加强件3将部分受力转移给塔筒1,降低导流帽2本身的重力和受到的外力对导流帽2根部的影响,提高导流帽2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加强件3均匀的设置在塔筒1的四周,能够均匀的为导流帽2分担受力,保证导流帽2的稳定性。如图3所示,4个加强件3相邻成90度设置在塔筒1周围,为导流帽2分担受力,当然在另外的实施例中,加强件3也可以是3个、5个或6个等等其他适合的数量,其中加强件3的数量可以根据塔筒1和导流帽2的尺寸和实际受力情况来具体设置。起到支撑导流帽2的加强件3在具体可以为柔性连接件或者加强筋的一种或多种。也就是说加强件3可以全部是柔性连接件,例如为吊索结构,或者类似吊索结构;也可以全部是一体刚性的加强筋结构;或者也可以是,同时存在有加强筋和柔性连接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导流帽2与塔筒1在具体施工建造时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加工,即导流帽2相当于双曲线塔筒1向外延伸的一部分,属于一体式的塔筒1结构。当然在本专利技术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导流帽2为在塔筒1的基础上增设的结构,也就是导流帽2和塔筒1为相互分开的分体结构,其也能达到上面一体结构同样的技术效果。只考虑塔外形对通风量的影响的前提下,在只增加导流帽2而不改变冷却塔其他结构的情况下,冷却塔通风量比传统结构的冷却塔增加了;相应的,在维持正常进风量的情况下,如果设置了导流帽2,冷却塔进风口高度可以降低,从而能够降低了对中心配水水泵扬程的要求,降低了配水水泵的电能消耗;并且增加锥形导流帽之后,能够改善冷却进风口处涡流状况,对进风口位置的流态有积极的影响;另外,增加导流帽2后,能够提高填料位置处平均风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导流帽的冷却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包括塔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帽,所述导流帽设置于所述塔筒外表面,所述导流帽的根部紧邻所述塔筒的进风口且设置于进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帽呈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锥环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包括塔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流帽,所述导流帽设置于所述塔筒外表面,所述导流帽的根部紧邻所述塔筒的进风口且设置于进风口上方,所述导流帽呈由上到下逐渐缩小的倒锥环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帽的下表面与水平面成夹角θ,角度θ为锐角。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θ范围为:15度<角度θ<45度。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θ为25度。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带导流帽的冷却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塔筒为双曲线塔筒,所述导流帽的根部与所述塔筒外表面流线型平滑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小慧郑娜娜黄邦耀吴江向欣
申请(专利权)人:国粤深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