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0289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3: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装置(1),其具备:燃烧器(11);设置在框体内部的热交换器(12);设置在所述框体(20)的一侧面侧的排气通路(22B);和具有所述燃烧废气流动的通气孔(50)的排气阻力部件(5),所述排气阻力部件(5)的所述通气孔(50)具有沿所述燃烧废气流动的方向从所述框体(20)的下方向着所述排气通路(22B)延伸的长孔。

Combustion devic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mbustion device (1), comprising a burner (11); a heat exchanger arranged in the box body (12);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20) side of the exhaust path (22B); and the combustion air vent exhaust gas flow (50) the exhaust resistance member (5), the exhaust resistance component (5) of the hole (50) along with the combustion exhaust gas flow direction from the frame body (20) under the direction of the exhaust passage (22B) long hole exten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烧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烧装置。特别是,本专利技术涉及按照由燃烧器生成的燃烧废气相对于热交换器从上方向下方流动的方式设置的燃烧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热水器或房间取暖用热源机等的燃烧装置中,从燃烧器喷出的燃烧废气的流通路径中通气阻力如果过小,在使燃烧器强烈燃烧时,燃烧部周边的压力有很大变动,燃烧平衡紊乱,产生振动燃烧且噪音变大。因此,提出了以下方案:在形成燃烧废气的流通路径的框体的下游侧的端部,设置具有多个小圆形的通气孔的排气阻力板,限制从框体排出的燃烧废气的排气流量(例如,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4-113167号)。但是,在按照燃烧废气相对于热交换器从上方向下方流动的方式设置的所谓的向下燃烧式的燃烧装置中,如果在作为框体的下游侧的热交换器的下方设置排气阻力板,那么燃烧运转中在热交换器的表面生成的排水滴下到排气阻力板上,形成水膜,存在堵塞通气孔的忧虑。特别是,如上述以往的燃烧装置,在具有小圆形的通气孔的排气阻力板中,排水容易因表面张力滞留在通气孔的周边。因此,即使有少量排水也有堵塞通气孔的忧虑。并且,这样通气孔通过水膜被水封,来自框体的排气流量下降,由于燃烧器的输入(用燃料气体的放热量换算的供给量)随之减少,因此无法用热交换器回收所需的热量,存在不能够向热水供给端供给所希望温度的热介质的忧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课题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热水器或房间取暖用热源机等的燃烧装置中,使燃烧噪音降低和使热水供给性能的稳定性提高。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烧装置,该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器,使燃料气体燃烧,生成燃烧废气;热交换器,回收所述燃烧废气中的热量来加热热介质,收纳在大致矩形箱状的框体内;排气通路,从排气口排出所述燃烧废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面侧;和排气阻力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燃烧废气通过的多个通气孔;所述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排气通路按照如下方式配置:所述燃烧废气相对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热交换器,从上方向下方流动,再从所述框体的下方,通过设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一侧面侧的所述排气通路流动到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阻力部件的所述通气孔具有沿所述燃烧废气流动的方向从所述框体的下方向着所述排气通路延伸的长孔。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能够抑制因通气孔的水封所造成的燃烧器的输入的减少,因此可获得稳定的热水供给性能。并且,由于来自框体的排气流量能够被排气阻力部件适当限制,因此难以发生振动燃烧。因此能够降低燃烧噪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局面和优点通过以下详细的说明和附图会变得更加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一个示例的概略构成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框体及其周边的概略侧视纵截面图。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框体下部周边的概略下方立体图。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排气阻力部件的变形例A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排气阻力部件的变形例B的概略构成图。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排气阻力部件的变形例C的概略构成图。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的排气阻力部件的变形例D的概略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详细说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燃烧装置1是如下的热水器:用在燃烧器11生成的燃烧废气加热从给水配管L1向热交换器12内供给的水(热介质),通过热水供给配管L2向水龙头或淋浴器等的热水供给端P供给水的热水器。在燃烧装置1的外装壳体10内,收纳了构成热交换器12的外廓的大致矩形箱状的框体20。因此,框体20形成了燃烧废气的流通路径的一部分。在外装壳体10的上壁101上,设置有用于向外装壳体10内吸取装置外部空气的供气口102和用于向装置外部排出被导入框体20内的燃烧废气的排气口103。此外,虽没有图示,外装壳体10具备:前面有开口的大致矩形箱状的壳主体;关闭壳主体的前面开口部的前面板。前面板的前面成为燃烧装置1的正面。因此,在本说明书中,从前面板的前面侧看外装壳体10时,燃烧装置1的进深方向对应前后方向,宽度方向对应左右方向,高度方向对应上下方向。在框体20的上端部31,连接设置有构成燃烧器11的外廓的大致矩形箱状的燃烧器主体21。燃烧器主体21在下方开口。一方面,在框体20的下端部32,连接设置有将从燃烧器11导入框体20内的燃烧废气引导到排气口103的排气导管22。在燃烧器11的气体导入口33上,连接有向燃烧器主体21内输送燃料气体和空气的混合气体的燃烧风扇13。另外,在燃烧风扇13的吸入口34中,连接设置有将吸入外装壳体10内的装置外部的空气和从气体配管L3导入的燃料气体加以混合的预混合器14。并且,在预混合器14上,连接有一端向外装壳体10内开放,向预混合器14引导外装壳体10内的空气的供气管23;和向预混合器14引导从气体配管L3导入的燃料气体的气体导入管24。通过在调整组装到预混合器14内但没有图示的阀体的开度的同时,使燃烧风扇13动作,从而向燃烧器主体21内供给从气体导入管24导入的燃料气体和外装壳体10内的空气的混合气体。在燃烧器11的气体导入口33上,设置有逆流防止阀(止回阀、单向阀)15。逆流防止阀15阻止向燃烧器主体21内供给的混合气体,或从热交换器12的表面产生的强酸性水蒸气逆流到燃烧风扇13的收纳壳体内或预混合器14内、外装壳体10内。排气导管22具备:从下方覆盖框体20的下端部32的底盖22A;从设置在底盖22A的后部的排气导出口35向后方延伸,且沿框体20的后面向上方延伸的筒体(排气通路)22B。筒体22B的上端与排气口103连接。如上所述,在外装壳体10内,划分形成有从供气口102通过供气管23连接至框体20内,并且通过排气导管22到达排气口103的空气给排气路径。在上述给排气路径上从上游侧按照预混合器14、燃烧风扇13、逆流防止阀15、燃烧器11以及热交换器12这个顺序进行配置。并且,在外装壳体10内,组装有控制燃烧器11的点火或灭火、作为燃烧风扇13的旋转驱动源的风扇马达130的转数的调整、预混合器14的未图示的混合阀的开度调整等的燃烧装置1整体动作的控制电路100(参照图1)。如图1和图2所示,在燃烧器主体21的下面开口部设置有具有多个火焰孔的燃烧板210。燃烧器11通过燃烧风扇13的给气压将向燃烧器主体21内供给的混合气体从燃烧板210的火焰孔向下方喷出。通过使该混合气体着火,生成燃烧废气。因此,燃烧器11的燃烧量是通过变更风扇马达130的转数来调整的。热交换器12具备:回收供给至框体20内的燃烧废气中的显热,并加热从给水配管L1供给的水的显热热交换部12A;回收供给至框体20内的燃烧废气中的潜热,并加热上述水的潜热热交换部12B。框体20具备:构成显热热交换部12A的外廓的上部罐体20A;构成潜热热交换部12B的外廓的下部罐体20B。上部罐体20A的上部与燃烧器11连接,上部罐体20A的下部与下部罐体20B连接,下部罐体20B的下部与排气导管22连接。因此,在燃烧器11生成的燃烧废气从上方导入显热热交换部12A,再通过潜热热交换部12B向其下方的排气导管22导出。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燃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器,使燃料气体燃烧,生成燃烧废气;热交换器,回收所述燃烧废气中的热量来加热热介质,收纳在大致矩形箱状的框体内;排气通路,从排气口排出所述燃烧废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面侧;和排气阻力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通过所述燃烧废气的多个通气孔;所述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排气通路按照如下方式配置:所述燃烧废气相对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热交换器,从上方向下方流动,进一步,从所述框体下方通过设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一侧面侧的所述排气通路流动到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阻力部件的所述通气孔,具有沿所述燃烧废气流动的方向,从所述框体的下方向着所述排气通路延伸的长孔。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5.12 JP 2016-0958051.一种燃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燃烧装置具备:燃烧器,使燃料气体燃烧,生成燃烧废气;热交换器,回收所述燃烧废气中的热量来加热热介质,收纳在大致矩形箱状的框体内;排气通路,从排气口排出所述燃烧废气,设置在所述框体的一侧面侧;和排气阻力部件,具有设置在所述热交换器的下方、通过所述燃烧废气的多个通气孔;所述燃烧器、所述热交换器、所述排气通路按照如下方式配置:所述燃烧废气相对于所述框体内的所述热交换器,从上方向下方流动,进一步,从所述框体下方通过设置在所述框体的所述一侧面侧的所述排气通路流动到所述排气口,所述排气阻力部件的所述通气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浦卓也
申请(专利权)人:林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