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彩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028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幻彩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幻彩膜,包括至少一第一镀层和至少一第二电镀层,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交替间隔地叠加,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的折射率不同,这样使得可见光在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之间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形成多个的相干光,这样提高了光的反射率,使得干涉图案更加清晰明显,由此提高了幻彩膜的装饰效果。

Color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m. A film of the utility model,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a first coating layer and at least a second coating, coating and coating the first second alternating intervals of superposition, refraction first coating and coating rate of second, so that the visible light between the first and second coating coating after repeated reflection refraction formation of multiple coherent light, thus improving the reflectivity of light, the interference pattern is more obvious, thereby improving the decorative effect of film col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幻彩膜
本技术涉及装饰材料的
,具体而言,涉及幻彩膜。
技术介绍
为了增强钟表饰品的装饰效果,以提高其外观视觉效果,通常会在其表面进行镀上幻彩膜。幻彩膜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而呈现不同的颜色的彩膜。现有技术中,幻彩膜由于光其表面具有较低的反射率从而导致反射所形成的干涉图案不够明显,降低了幻彩膜的装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幻彩膜,该幻彩膜能提高可见光的反射干涉效果。一种幻彩膜,包括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一镀层和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二镀层,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交替间隔地叠加,所述第一镀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镀层的折射率。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均为PVD镀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镀层的折射率为1.8~2.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镀层的折射率为1.3~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镀层为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锆层、五氧化钽层、五氧化铌层或氧化铪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镀层为二氧化硅层。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的厚度均相同并且均为可见光波长的1/4。进一步地,多层所述第一镀层的厚度均不相同,多层所述第二镀层的厚度均不相同,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的厚度均非为可见光波长的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镀层的厚度为70~120n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镀层的厚度为50~100nm。本技术的幻彩膜,包括至少一第一镀层和至少一第二电镀层,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交替间隔地叠加,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的折射率不同,这样使得可见光在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之间经过多次反射折射形成多个的相干光,这样提高了光的反射率,使得干涉图案更加清晰明显,由此提高了幻彩膜的装饰效果。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地是,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幻彩膜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幻彩膜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幻彩膜;20—第一镀层;30—第二镀层。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幻彩膜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幻彩膜的首选实施例。但是,幻彩膜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幻彩膜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并且并非意在限制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如在此所使用,单数形式意在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另有指示。除非另有限定,否则在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所述术语(诸如在一般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将被解释为具有与在相关
中的语境含义相同的含义并且将不被解释为具有理想化的含义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被清楚地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在本文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表述(诸如“第一”、“第二”等)可修饰在各种实施例中的各种组成元件,不过可不限制相应组成元件。例如,以上表述并不限制所述元件的顺序和/或重要性。以上表述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其它元件区别开的目的。例如,第一用户装置和第二用户装置指示不同用户装置,尽管二者都是用户装置。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被称为第二元件,同样地,第二元件也可被称为第一元件。应注意到:如果描述将一个组成元件“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则可将第一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第二组成元件,并且可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连接”第三组成元件。相反地,当将一个组成元件“直接连接”到另一组成元件时,可理解为在第一组成元件和第二组成元件之间不存在第三组成元件。此外,本文要素或组分前的不定冠词“一种”和“一个”对要素或组分的数量要求(即出现次数)无限制性。因此“一个”或“一种”应被解读为包括一个或至少一个,并且单数形式的要素或组分也包括复数形式,除非所述数量明显旨指单数形式。请参阅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幻彩膜100,包括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一镀层20和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二镀层30,所述第一镀层20和第二镀层30交替间隔地叠加,所述第一镀层20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镀层30的折射率。上述“叠加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指多个具有层结构的物件(例如薄膜等)采用一者贴合于另一者表面的堆叠方式。以A、B、C、D依次叠加设置为例,是指A的一个表面设置B、B的表面设置C、C的表面设置D,即按照某一方向(例如从上至下),A、B、C、D依次排列。上述交替间隔是指A—B—A—B—A—……的排列方式。更较为优选的是,此处A为第一镀层,B为第二镀层。第一镀层20和第二镀层30所具有的可反射可见光的特性,可以使得入射的可见光分别在第一镀层20和第二镀层30经反射形成薄膜干涉。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60nm。普通光源如太阳、白炽灯等内部大量振动中的分子或原子彼此独立,各自有自己的振动方向、振幅及发光的起始时间。每个原子每一次振动所发出的光波只有短短的一列,持续时间约为10-8秒。我们通常观察到的光都是光源内大量分子或原子振动辐射出来的结果,而观察不到其作为一种波动在传播过程中所能表现出来的特征——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这是因为实现光的干涉是需要条件的,即只有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一致的两列光波才是相干光波,这样的两列波辐射到同一点上,彼此叠加,产生稳定的干涉抵消(产生暗影)或者干涉加强(产生比两束光能简单相加更强的光斑)图像,才是我们观察到的光的干涉现象。薄膜干涉是指入射的可见光在薄膜上表面反射后得第一束光,折射光经薄膜下表面反射,又经上表面折射后得第二束光,这两束光在薄膜的同侧,由同一入射振动分出,是相干光。本技术中,第一镀层20和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幻彩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幻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一镀层和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二镀层,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交替间隔地叠加,所述第一镀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镀层的折射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幻彩膜,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一镀层和至少一可反射可见光的第二镀层,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交替间隔地叠加,所述第一镀层的折射率大于第二镀层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幻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层和第二镀层均为PVD镀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幻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层的折射率为1.8~2.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幻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镀层的折射率为1.3~1.6。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幻彩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镀层为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锆层、五氧化钽层、五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金曜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