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6019 阅读:2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不使用缝线,而是通过引入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进所述布料的一表面或二相对表面,包括粘合剂贴合模块,用于将两粘性材料贴合到弹力或弹性元件和所述布料,和第二缝折边模块,用于在所述弹性元件处给所述布料缝折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和方法,不使用缝线,而是通过引入 一种粘性处理的弹力或弹性元件进布料的一个表面或二个相对表面。
技术介绍
专利技术的系统被特别设计成用于给布料缝折边,无需在后者上进行缝合操作,而且同时 提供一种经过弹性处理的折边,适合提供给布料一种完美的弹性恢复特性,使得当施加到 弹性布料折边的牵引力或张力移除时,经过弹性处理的布料折边回复到它的起始位置。通过使用可得到的单层或多层现有粘性材料,具体地,不能获得上述结杲,这对于本 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是显然的。多层粘性材料,具体地,三层粘性材料,至少在理论上,将提供给由此制作的布料折 边一种完全恢复特性,这是已知的。在实际的操作中,上述粘性材料,因为它们已被施加所需的缝折边温度和压力,是这 样被修整以致它们不能保证对布料起始情形的恢复。这个缺点使得用这样处理的现有粘性材料制作的布料品被不期望的拉长,结果是丧失 它的弹性和磨损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用于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和方法,不使用 缝线,而是通过引入一种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进所述布料的一表面或二相对表面,从而使 得克服现有技术上述缺点,并提供非常好的结果。在上述目的范围中,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标是提供这样一种系统和方法,其操作非常 灵活,适合于允许使用者进行几种类型的缝折边操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标是提供一种由上述布料制造的布料品,具有布料品折边,相对于现 有布料折边,从美观和操作立场,作了完全的改进。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上述目的和目标,还有其它目标,将在下文中变得更加明显, 由一种用于不使用缝线,而是通过将一种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引入所述布料的一表面或二相对表面给布料缝折边的系统实现,其主要特点是,所述方法包括第 一粘合剂贴合模块, 用于将两粘性材料贴合到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布料,和第二缝折边模块,在所述弹性元件 处给所述布料缝折边。附图说明在下文中,从作为 一 暗示的但不是限制的例子在附图中进行阐述的本专利技术的 一 优选的、 可是不是唯一的实施例的详细揭露,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 中图1是表示包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中的第 一粘合剂贴合模块或单元的透视示 意图;图2是表示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或单元的可编程张力或牵引力调整器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粘合剂贴合模块或装置的部分橫切的前视图。图4是表示粘合剂贴合模块或装置的部分横切的又一侧视图。图5是表示与粘合剂贴合模块或装置关联的顶部热空气输送装置细节的相对于前图放 大的一更进一步的示意图。图6是粘合剂贴合模块或装置的又一透视示意图。图7是包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中的输送、挤压和裁切装置的另一透视示意图。 图8是表示包括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中的第二缝折边模块或单元的另 一透视示 意图。图9是表示与缝折边模块关联的输送、热空气喷吹和挤压装置的放大的透视图。图IO是表示缝折边模块的折叠装置的又一放大的透视图。图ll是表示缝折边模块的工作平面或表面的又一透视图。图12是更详细地表示包括在缝折边模块的输送挤压装置的放大的另 一透视图。图13 ~图17表示将弹性或弹力元件贴合到布料的不同的实施例。图18 ~图22表示用于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中进行缝折边操作的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关于上述图中的数字标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包括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或单元, 一般用标记数字l表示,用于将两粘合材料贴合到弹力或弹性元件和布料,和第二缝折边模 块或单元, 一般用标记数字2表示,用于在所述弹力或弹性元件处给所述布料缝折边。..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l包括三个绕线筒,就是第一绕线筒3支撑弹性或弹力元件6,第 二绕线筒4支撑包括硅树脂处理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纸层8的第一粘性材料7,和第三绕线筒5支撑包括各自的具有保护作用的硅树脂处理的纸材料10的第二粘性材料或层9。该前两个绕线筒3和4,支撑所述粘性材料或层7和所述弹性元件6,使得后者被合适地 提供,在第一粘合剂贴合装置13的一对挤压辊11和12处,所述粘性材料7和弹性元件6被热 贴合。需要指出的是贴合是由一热贴合操作执行。更特别的,粘性薄条或层7是这样输送以便与一被加热的板14接触,根据所使用的粘性 材料类型,所述被加热的板被加热到一可变温度,所述温度较佳的为70。C ~200°C。所述挤压辊对11和12提供给所述弹性布料元件6和粘性材料7—稳固连接,以提供一整 体单元。连接或贴合两上述材料后,立即移走覆盖在粘性层上的具保护作用的硅树脂处理的纸 材料8。在用粘性材料层7部分或全部包被弹性元件6后,所述弹性元件6被输送至摆动元件15, 设计成用于移除在前述的处理操作中由弹性元件导致的可能的工作应力。然后,粘合剂处理的弹性元件被输送至可编程张力或牵引力调整器16,给所述弹性元 件施加一种可调节的牵引力,作为回报,在将需要缝折边的布料贴合弹性元件后提供一种 期望的限制力。然后,在热贴合装置, 一般用标记数字17表示,第二粘性带9被带来去接触粘合剂处理的弹性元件或带6、 7。具体的,贴合装置17包括热引导件18,在那里设置有顶部热空气输送装置19。 顶部热空气输送装置19包括摆动块20,包括热空气输送管21,与顶部空气过热元件22耦联。所述摆动块20的底部末端部分包括输送喷口23,设计成用于输送热空气流24在粘合剂 处理的弹性元件6、 7上和在第二粘合剂9 -纸10组件上。 这样,重叠的材料带被合适加热。因而,热引导件18包括一位置调节装置,用于使所述热引导件18置于中心,所述调节 装置包括一旋钮或把手31 ,设计成用于操作与所述热可1导件关联的置中螺杆元件。布料27在这个位置被传送,被由底部空气过热装置26提供过热空气的底部热空气输送 装置25合适加热。然后,在输送挤压装置30的一对挤压轮28和29处对贴合到粘性材料7的布料27进行一个 挤压操作。按照已陈述的,布料27在进入位于所述轮子28和29下的空间之前在其底部被加热。 在提到的输送挤压装置30中,布料27被贴合到提到的弹性材料6的第一粘性材料7。另 一方面,第二粘性材料9仍然被它的硅树脂处理的纸材料10所覆盖。 两挤压轮28和29,实际上形成一对压光处理辊,包括一弹性覆盖层。 底部轮或辊29,在它的外部上具有一旋转的切割反向刀32,与一由往复运动驱动的顶 部刀33配合。具体地,刀33被设计成用于裁切掉多余布料。所揭示的设备的下游,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6被包括一闸刀式切割刀片的切割装置34 切割。在这种连接关系中,需要指出的是所揭示的专利技术系统允许进行下面的操作步骤。 Pl)贴合粘性层在弹性或弹力元件上。 P2)从P 1移除珪树脂处理的包被纸层。P3)通过热引导件和空气,贴合第二粘性层在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上。 P4)通过热空气底部加热4喿作、前部预加热操作和辊间的挤压,贴合粘性处理的弹性 元件在布料上,并切割掉多余布料。P5 )用闸刀式切割机切割弹性元件。图13 ~图17表示能由上面揭示的缝折边方法和系统制造的一些例子性的实施例。在这种连接关系中,应该很明显的,可以对所揭示的实施例进行一些调整与变化,特 别是关于贴合粘性材料至薄条或带材料的操作步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缝折边系统进一步包括整合的第二模块或单元2,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不使用缝线而是通过将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引入布料的一表面或二相对表面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折边系统包括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用于将两粘性材料贴合到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布料,和第二缝折边模块,用于在所述弹性元件处给所述布料缝折边。

【技术特征摘要】
IT 2007-2-16 MI2007A0003001. 一种用于不使用缝线而是通过将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引入布料的一表面或二相对表面给布料缝折边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缝折边系统包括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用于将两粘性材料贴合到所述弹性元件和所述布料,和第二缝折边模块,用于在所述弹性元件处给所述布料缝折边。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合剂贴合模块包括三个绕线 筒第一绕线筒用于支撑所述弹性元件,第二绕线筒用于支撑由硅树脂处理的纸材料 保护的第一粘性材料,和第三绕线筒支撑包括由各自的硅树脂处理的纸材料保护的第 二粘性材料。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粘合剂贴合装置, 包括一对挤压辊,用于热贴合所迷的前两个绕线筒的所述粘性材料和弹性材料。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性材料是这样输送以便与一具有 可变温度的被加热的板14接触,所述温度依赖所使用的粘性材料,较佳的为70。C 2oo°c。5.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贴合所述材料后,立即移走覆盖在所述 粘性层上的所述具保护作用的硅树脂处理的纸材料。6.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用粘性层全部或部分包被所述弹性元 件后,所述弹性元件被输送至摆动元件,用于从所述弹性元件移除在前面的处理操作 中由所述弹性元件导致的张应力。7.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可编程牵引力或张力 调整器,通过施加在所述弹性元件上一可调节的牵引力,在将需要缝折边的布料贴合 所述弹性元件后提供一种期望的限制力,从而影响所述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8. 如权利要求l所迷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热粘合剂贴合装置, 设计成用于连接第二粘性带至所述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和需要缝折边的布料。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合剂贴合装置包括热引导件,包 括用于置中所述热引导件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一旋钮,操作与所述热引导 件关联的置中螺杆。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迷贴合装置包括顶部热空气输送装置, 设置在所述热引导件。11.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热空气输送装置包括摆动块,包括热空气输送管,与顶部空气过热装置耦联;所述摆动块具有包括输送嘴的底部末 端部分,用于输送热空气流在所述粘性处理的弹性元件上和在所述第二粘性材料-硅 树脂处理的纸材料组件上。1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被传送至所述贴合装置,被由 底部空气过热装置提供的底部热空气输送装置加热。1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缝折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包括输送挤压装置,在其中,与所述粘性材料贴合的所述布料在一对轮子处进行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瓦尼卡尔大比亚
申请(专利权)人:麦西皮熨衣部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IT[意大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