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骨凿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骨凿。
技术介绍
在骨科手术中经常要用到骨凿,骨凿主要用于修理骨面和取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骨凿大多是一体式骨凿,由刀头和刀杆一体加工而成,骨凿的头部仅有一个斜坡形的刃面,骨凿之刃面不仅短而粗,因此在操作时有凿裂骨片的危险。而且由于骨腔的间隙较小,当骨凿伸入骨腔凿骨泥时,会影响医护人员的视线,而且由于骨腔中没有可视光源,医护人员无法看得到骨泥的位置,只能凭感觉去敲骨泥,这样会增加骨头组织和神经的受伤害的风险。此外,在骨凿工作过程中,需要随时清理产生的碎骨,延长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让医护人员看到骨泥、能降低手术风险、能记录手术过程、能提高手术准确率和效率的一种新型骨凿。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骨凿,包括凿身,所述的凿身呈圆柱形,其左端设有可用锤敲击的敲击头,其右端设有锅铲状的凿头,其特征在于:在凿身的中部设有两个固定孔,固定孔的位置与凿身水平呈20-40度夹角,固定孔内分别安装有摄像头和照明灯,所述摄像头和照明灯的前端均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骨凿,包括凿身(2),所述的凿身(2)呈圆柱形,其左端设有可用锤敲击的敲击头(1),其右端设有锅铲状的凿头(7),其特征在于:在凿身(2)的中部设有两个固定孔(4),固定孔(4)的位置与凿身(2)水平呈20‑40度夹角,固定孔(4)内分别安装有摄像头(5)和照明灯(6),所述摄像头(5)和照明灯(6)的前端均正对凿头(7),摄像头(5)和照明灯(6)的尾端通过信号线与控制电脑相连接, 摄像头(5)和照明灯(6)的尾端还通过电源线与控制电源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骨凿,包括凿身(2),所述的凿身(2)呈圆柱形,其左端设有可用锤敲击的敲击头(1),其右端设有锅铲状的凿头(7),其特征在于:在凿身(2)的中部设有两个固定孔(4),固定孔(4)的位置与凿身(2)水平呈20-40度夹角,固定孔(4)内分别安装有摄像头(5)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刚,周建华,王能,杨捷,杨砚伟,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