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096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包括吹风机、隔离膜、收虫架、分气管、牵引绳;所述吹风机通过出气管与分气管连接,所述分气管安装在隔离膜上,所述收虫架覆盖在隔离膜上。本发明专利技术重量轻,整体强度高,风能大,可来回改变风向,有效范围广,不漏虫,收虫效果好。

A kind of sweeping type physical insect machine for tea garde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weeping type physical insect killing machine for tea garden, which comprises a blower, an isolating film, a worm collecting rack, a gas separating pipe and a traction rope. The blow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separation pipe through the air outlet pipe, and the air separation pipe is installed on the isolation film.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light weight, high integral strength and large wind energy, and can change the wind direction back and forth, has a wide range of effectiveness, does not leak worms, and has good effect of collecting wor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重视,特别是茶叶等日常必须品,从加工生产到冲泡饮用都没有清洗环节的裸露直食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做到无农药残留或生产全过程不施用农药,是消费者日益看重品质。茶叶生产中施用农药是因为防治病虫害的需要,所以理论上是采用生物防治或物理防治、或植物源农药的方法防治病虫害,就可以做到少施或不施用化学农药。目前茶园中较严重且能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的虫害有:茶小绿叶蝉、茶蓟马、茶蚜、茶粉虱等,它们共同的特点是:善飞翔跳跃、剌吸口器、个体小、危害时种群数量大,所以通常施内吸式农药、并采用叶正被面、茶树植株全喷施的方法用药,用药量易超标。但其善飞翔跳跃的习性使其很容易被风带动,当一股强劲的风吹进茶丛,害虫会受惊吓弹跳起飞,并随风带走,我们可以利用这个习性将其带出茶丛,收集起来,除掉。我们查阅了国内外相关信息资料,类似原理和用途的机具有:是日本的吸虫机,是四轮的较大型机器,单人操作,但不适宜在山区茶园中用;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农垦茶业集团/广西农垦国有先锋农场的吹吸式风力除虫机,及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宋志禹助理研究员的茶园背负式物理吸虫机,只除治茶棚表层的害虫,对茶树中间和两侧的害虫无效。应用价值不大,未能得到推广应用,且现有机具收虫网架强度低、重量大、操作不方便,且因结构不合理,不能最大限度收集害虫,易漏虫。而以负压方式物理除虫的专利有ZL200520122767.8、ZL02264841.0、200810228958.0、200810031846.6和201110199051.8等,前三个技术方案存在的缺陷有,吸口小,无法大面积除虫,吸力小,害虫除净率差。专利申请200810031846.6公开了一种大面积灌木经济作物除虫技术方案,然而其方案吹风装置与捕虫袋分别位于作物两旁,整体结构零散不紧凑,需多人协同操作,操作人员劳动强度大;且该申请是单向作业,即从灌木一侧吹风,而在另一侧张网收集,需要在一侧操作完后将设备转到另一侧再操作一次,费工、费时、成本高。专利申请201110199051.8公开了一种吹吸方式的吸虫装置,该装置通过在作物两旁设置送风机构、在作物上方设置吸虫机构来大面积除虫,然而该装置收虫机构中聚风罩设置不合理,无法全面覆盖因气流而吹飞起的害虫,收虫效果差,易漏虫,且结构强度低,易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包括吹风机、隔离膜、收虫架、分气管、牵引绳;所述吹风机通过出气管与分气管连接,所述分气管安装在隔离膜上,所述收虫架覆盖在隔离膜上,所述收虫架上端设置有收虫罩,所述分气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斜向上的左出风口和右出风口,所述左出风口的出口内安装安装有球头,球头为空心结构其对称两面设置有开口,球头通过转轴安装在左出风口内,所述左出风口内上端还安装有电机,电机转轴上安装有转臂,转臂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柱,转柱的下端通过拉绳与球头的上端开口的上侧面连接。所述转轴安装在球头上端开口的上侧面。所述导虫罩的梯形直角边下端还固接有把手。所述吹风机连接在分气管靠左的一端。使操作人员的右手便于操作,若习惯使用左手的人可以将风机及把手放到收虫罩右边。所述把手伸入隔离膜的左端,把手的伸出端上还垂直固接有定位杆,定位杆水平固接在把手上,定位杆顶在工作人员的腰部,把手用以辅助把控收虫架的位置。所述收虫架包括导虫罩和挡虫罩,所述导虫罩和挡虫罩的两侧面均为直角梯形,所述导虫罩和挡虫罩两侧梯形的底边相连,导虫罩和挡虫罩的梯形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挡虫罩的梯形底边长度大于导虫罩梯形的底边长度,所述导虫罩的上端还固接有支撑架,导虫罩的两个直角边之间上部还固接有横梁,收虫罩安装在支撑架与横梁上。所述吹风机和隔离膜之间还设置有牵引绳,牵引绳连接在支撑架和吹风机的背带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单人背负式,各功能部件要轻,工作人员可长时间操作;2.风能大,可带动的气流量充裕、可来回改变风向,有效范围广,能够吹透植物的各个层次间;3.气流从茶棚下向上吹,给收虫工作空间较大,收虫效果可视;4.虫由气流带动进入收虫网后,被收虫网拦截,很难再次起飞返回收虫网口,同时由于收虫的反爬行结构,昆虫爬行到倒衬网缘时,会自动掉回内网。5.网架结构合理,重量轻、强度高,且可最大程度的收集害虫,使因气流而吹飞起的害虫最大限度的收入网中,不漏虫。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收虫罩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左出风口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球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吹风机,2-隔离膜,21-导虫罩,22-挡虫罩,23-支撑架,3-收虫架,4-分气管,41-右出风口,42-左出风口,421-电机,422-球头,423-转臂,424-转轴,425-拉绳,426-转柱,5-牵引绳,6-把手,7-开关,8-出气管,9-定位杆,10-收虫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如图1所示,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包括吹风机1、隔离膜2、收虫架3、分气管4、牵引绳5;所述吹风机1通过出气管8与分气管4连接,所述分气管4安装在隔离膜2上,所述收虫架3覆盖在隔离膜2上,如图2所示,所述收虫架3上端设置有收虫罩10,所述分气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斜向上的左出风口42和右出风口41,如图3、图4所示,所述左出风口42的出口内安装有球头422,球头422为空心结构其对称两面设置有开口,球头422通过转轴424安装在左出风口42内,所述左出风口42内上端还安装有电机421,电机421转轴上安装有转臂423,转臂423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柱426,转柱426的下端通过拉绳425与球头的上端开口的上侧面连接。所述转轴424安装在球头上端开口的上侧面。使球头在电机牵引向上转动后,在球头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复位。所述导虫罩21的梯形直角边下端还固接有把手6。所述吹风机1连接在分气管4靠左的一端。所述把手6伸入隔离膜2的左端,把手6的伸出端上还垂直固接有定位杆9,定位杆9水平固接在把手6上。所述收虫架3包括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当气流吹飞起害虫时,因气流影响而吹飞起的害虫在空中呈蘑菇状分布,针对这种情况,可将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的两侧面均设为直角梯形,且所述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两侧梯形的底边相连,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的梯形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挡虫罩22的梯形底边长度大于导虫罩21梯形的底边长度,通过该设置可最大程度的收集因气流而吹飞起的害虫,不漏虫,且更优化设置为,导虫罩21侧面的直角梯形的锐角为不大于53°,而挡虫罩22侧面的直角梯形的锐角不小于40°,所述导虫罩21的上端还固接有支撑架23,导虫罩21的两个直角边之间上部还固接有横梁,收虫罩10安装在支撑架23与横梁上。所述吹风机1和隔离膜2之间还设置有牵引绳5,牵引绳5连接在支撑架23和吹风机1的背带上。收虫架四周固定有阻挡并引导气流流动方向的隔离膜,其上、下部留有空气的进出口,出口处固定有200~1000目的尼龙网袋作为收虫罩。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风机(1)、隔离膜(2)、收虫架(3)、分气管(4)、牵引绳(5)、把手(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吹风机(1)、隔离膜(2)、收虫架(3)、分气管(4)、牵引绳(5)、把手(6)。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1)通过出气管(8)与分气管(4)连接,所述分气管(4)安装在隔离膜(2)上,所述收虫架(3)覆盖在隔离膜(2)上,所述收虫架(3)上端设置有收虫罩(10),所述分气管(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斜向上的左出风口(42)和右出风口(41),所述左出风口(42)的出口内安装安装有球头(422),球头(422)为空心结构其对称两面设置有开口,球头(422)通过转轴(424)安装在左出风口(42)内,所述左出风口(42)内上端还安装有电机(421),电机(421)转轴上安装有转臂(423),转臂(423)的另一端安装有转柱(426),转柱(426)的下端通过拉绳(425)与球头的上端开口的上侧面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424)安装在球头上端开口的上侧面。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固接于导虫罩(21)的梯形直角边下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机(1)连接在分气管(4)靠左的一端。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6)伸入隔离膜(2)的左端,把手(6)的伸出端上还垂直固接有定位杆(9),定位杆(9)水平固接在把手(6)上。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茶园吹扫式物理除虫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收虫架(3)包括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所述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的两侧面均为直角梯形,所述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两侧梯形的底边相连,导虫罩(21)和挡虫罩(22)的梯形直角边在同一直线上,挡虫罩(22)的梯形底边长度大于导虫罩(21)梯形的底边长度,所述导虫罩(21)的上端还固接有支撑架(23),导虫罩(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徒春南展茂魁张勇王健路纪芳蔡静芸赵斌皮发剑付莆永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