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行峰专利>正文

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0843 阅读:2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8: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是在猪舍外建设发酵床,然后在发酵床底部按垫料、菌种、粪尿和米糠、玉米粉、酒糟的顺序由下至上分层均匀铺设发酵物料;翻耙及通风,按发酵床面积30克/m

Method for treating piggery waste by outside fermentation bed

Fermentation bed pig waste treatment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mes, is the construction of fermentation bed in pig, and then press the pad material, in the bottom of the fermentation bed strains, manure and rice bran, corn flour, lees order layered uniform fermentation materials by first laying; plowing and venti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ermentation bed area 30 grams of /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猪场粪污的处理,具体是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主要的猪舍清粪工艺主要有干清粪、水泡粪和机械刮粪板等,这些清粪工艺各有缺点:干清粪浪费劳动力;水泡粪易形成厌氧发酵,产生量有害气体,且浪费大量水资源,为后续污水处理带来麻烦;机械刮粪板是目前比较理想的猪舍清粪工艺,但存在着刮粪不干净的缺点。目前我国对猪粪便资源化利用方式主要有沼气工程和好氧堆肥生产肥料,其缺点为沼气发酵受季节温度影响,沼液处理困难;好氧堆肥易产生大量臭气,既污染空气又会造成氮素损失。因此,需要寻找新的粪污处理工艺,解决规模化猪场粪污处理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该方法将猪舍与发酵床分开隔离,避免相互影响、消除疾病传播隐患,且具有易建、运行方便、粪污收集处理彻底、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等优点。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外建设发酵床,猪舍分别与雨污分流池、沉淀池、排污沟连通,排污沟通过集粪池与发酵床连通;雨水经雨污分流管道进入自然水循环,粪污通过排污沟进入集粪池,猪舍饮水嘴产生的漏水收集沉淀,沉淀清水进入自然水循环,沉淀渣导入集粪池,并经集粪池进入发酵床发酵;(2)铺设发酵物料:在发酵床底部按垫料、菌种、粪尿和米糠、玉米粉、酒糟的顺序由下至上分层均匀铺设发酵物料;(3)翻耙及通风:在发酵床内设置导轨式翻耙机,每天对发酵物料进行翻耙及通风,以增加粪尿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使菌种获得足够的氧气量,保证发酵效果,确保通风和水蒸气的散发;(4)菌种补充:按发酵床面积30克/m2的量定期补充菌种,以维持发酵床的高活性;(5)猪舍粪污收集至集粪池后,通过粪污管理系统均匀喷洒在发酵床垫料上,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被有益菌群吸收用于菌体的生长繁殖,通过垫料与粪污收集物协同发酵作用,将粪尿转化成有机肥。所述发酵床床宽4.5-6.5米,肩高1.4-1.5米,顶高2.4-2.5米,墙高0.8-1.2米,管间距1米,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所述垫料是以木屑配以谷壳或蘑菇渣或玉米/高粱秸秆粉末混合组成,木屑与谷壳或蘑菇渣或玉米/高粱秸秆粉末之间的重量份比例为:1∶2,垫料铺设高度为50cm。所述菌种是通过自身生长繁殖将粪尿中的营养成分降解及转化,菌种的首次使用量按发酵床面积40-50克/m2投放;活化时,先用水浸泡3h后,再与木糠或米糠、玉米粉拌匀后直接均匀喷洒在垫料上,湿度保持在45-55%,翻耙后封盖即可。所述粪尿为猪场生猪的排泄物,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有机物、灰分及少量和尿素;在菌种活化次日加入粪尿,使用潜泵通过管道系统将粪尿均匀地喷洒在发酵床垫料上,并用翻耙机混匀。所述粪尿的添加量按发酵床面积15-20kg/m2添加。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将猪舍与发酵床分开隔离,避免相互影响、消除疾病传播隐患,舍外发酵床具有易建、运行方便、粪污收集处理彻底、节能减排效果显著等特点;2.将传统养殖的无限用水改为有限用水,且可循环利用,极大地减少了终端污水的产生量和处理量,达到源头减量、过程控制目标;3.猪场粪污收集至集粪池后,利用潜泵通过粪污管道系统均匀喷洒在添加了矢量微生物发酵菌的垫料上,发酵菌在生长的同时产生蛋白酶、脂肪酶、纤维酶、脲酶等高活性物质,将粪尿中的主要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半纤维素迅速分解成氨基酸、乙酰COA(乙酰辅酶A)和单糖等小分子物质,这些物质又被优势有益菌群吸收用于菌体的生长繁殖,通过垫料与猪粪协同发酵作用,最终将粪尿转化为有机肥供农业利用,不存在粪污外排,达到了粪污零排放及末端利用目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处理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具体是:(1)在猪舍外建设发酵床,猪舍分别与雨污分流池、沉淀池、排污沟连通,排污沟通过集粪池与发酵床连通;发酵床按照生猪饲养量0.2m2/头的标准制作,发酵床床宽4.5-6.5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几十米不等,肩高1.4-1.5米,顶高2.4-2.5米,墙高1米左右,管间距1米,上盖塑料薄膜,参照蔬菜塑料大棚的样式做成长方体;集粪池采用六格沉淀池的样式,按生猪饲养量25m2/100头的有效容积建造;(2)铺设发酵物料:在发酵床底部按垫料、菌种、粪尿和米糠、玉米粉、酒糟的顺序由下至上分层均匀铺设发酵物料;其中:垫料是以木屑配以谷壳或蘑菇渣或玉米/高粱秸秆粉末混合组成,木屑与谷壳或蘑菇渣或玉米/高粱秸秆粉末之间的重量份比例为:1∶2,垫料铺设高度为50cm,每立方米垫料总重量约0.18吨;木屑的作用是保持发酵床水分,同时作为菌种吸附载体,谷壳的作用是保持发酵床的疏松、通风、透气,给菌种提供生长繁殖的适宜环境;菌种是通过自身生长繁殖将粪尿中的营养成分降解及转化,菌种的首次使用量按发酵床面积40-50克/m2投放;活化时,先用水浸泡3h后,再与木糠或米糠、玉米粉拌匀后直接均匀喷洒在垫料上,湿度保持在45-55%,翻耙后封盖即可;粪尿为猪场生猪的排泄物,主要成分为水分、蛋白质、纤维素、脂肪等有机物、灰分及少量和尿素;在菌种活化的次日后即可加入粪尿。使用潜泵通过管道系统将粪尿均匀的洒在舍外发酵床垫料上,不得将粪尿堆积在发酵床的某一区域,否则容易导致区域死床,按发酵床面积每平方米每次添加15-20kg粪水,并用翻耙机混匀。首次上粪尽量使用新鲜猪粪,且粪水越浓越好。垫料湿度以抓起一团垫料握紧后松开手掌垫料依然成团但无水滴滴下即可。当室内温度25℃以上时,发酵效果最佳,按要求添加的粪尿2-3天就能处理完毕;当室内温度10℃度左右时,粪尿需4-5天才能处理完毕;当室内温度0℃以下时,粪尿需要7天左右才能处理完毕;(3)翻耙及通风:在发酵床内设置导轨式翻耙机,每天对发酵物料进行翻耙及通风,以增加粪尿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使菌种获得足够的氧气量,保证发酵效果,确保通风和水蒸气的散发;(4)菌种补充:菌种使用一段时间后,会逐步退化甚至死亡,需要定期补充菌种,以维持舍外发酵床的高活性。每月按发酵床面积30克/㎡的量补加菌种,直接将菌种用水溶解后喷洒到发酵床垫料上即可;也可将菌种与少量米糠等混匀后均匀撒于发酵床垫料上。(5)雨水经雨污分流管道进入自然水循环,猪舍粪污收集至集粪池后,利用潜泵通过粪污管道系统均匀喷洒在发酵床垫料上,排污沟采用封闭暗沟,生猪在饮水时饮水嘴产生的漏水收集沉淀,沉淀清水进入自然水循环,沉淀渣导入集粪池,集粪池第一格或第二格的粪尿抽入发酵床内发酵处理;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被有益菌群吸收用于菌体的生长繁殖,通过垫料与粪污收集物协同发酵作用,将粪尿转化成有机肥。第五格及第六格的澄清水回抽冲洗排污沟;减少污水产生量的同时也达到了污水循环使用的目的。一般情况下,一次垫料可以使用2-3年。但垫料厚度不足40cm时,必须添加垫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外建设发酵床,猪舍分别与雨污分流池、沉淀池、排污沟连通,排污沟通过集粪池与发酵床连通;雨水经雨污分流管道进入自然水循环,粪污通过排污沟进入集粪池,猪舍饮水嘴产生的漏水收集沉淀,沉淀清水进入自然水循环,沉淀渣导入集粪池,并经集粪池进入发酵床发酵;(2)铺设发酵物料:在发酵床底部按垫料、菌种、粪尿和米糠、玉米粉、酒糟的顺序由下至上分层均匀铺设发酵物料;(3)翻耙及通风:在发酵床内设置导轨式翻耙机,每天对发酵物料进行翻耙及通风,以增加粪尿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使菌种获得足够的氧气量,保证发酵效果,确保通风和水蒸气的散发;(4)菌种补充:按发酵床面积30克/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舍外发酵床处理猪场粪污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在猪舍外建设发酵床,猪舍分别与雨污分流池、沉淀池、排污沟连通,排污沟通过集粪池与发酵床连通;雨水经雨污分流管道进入自然水循环,粪污通过排污沟进入集粪池,猪舍饮水嘴产生的漏水收集沉淀,沉淀清水进入自然水循环,沉淀渣导入集粪池,并经集粪池进入发酵床发酵;(2)铺设发酵物料:在发酵床底部按垫料、菌种、粪尿和米糠、玉米粉、酒糟的顺序由下至上分层均匀铺设发酵物料;(3)翻耙及通风:在发酵床内设置导轨式翻耙机,每天对发酵物料进行翻耙及通风,以增加粪尿与菌种的接触面积,同时使菌种获得足够的氧气量,保证发酵效果,确保通风和水蒸气的散发;(4)菌种补充:按发酵床面积30克/m2的量定期补充菌种,以维持发酵床的高活性;(5)猪舍粪污收集至集粪池后,通过粪污管理系统均匀喷洒在发酵床垫料上,使其分解成小分子物质,同时被有益菌群吸收用于菌体的生长繁殖,通过垫料与粪污收集物协同发酵作用,将粪尿转化成有机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行峰
申请(专利权)人:于行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