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杨专利>正文

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8355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2: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包括透明片状基材和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第一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上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下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一光栅组的下部与第三光栅组的上部相交并且第一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该产品能够利用点光源通过特定光栅结构形成三条相交于一点的光芒线作为合焦依据,达到能迅速、准确地判断被摄物体是否合焦的作用,使用效果好。

Auxiliary focus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xiliary focusing device, comprising a transparent sheet substrate and the grating structure, the grat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first grating group, second group and third group of grating grating grating,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second group on the right half of the grating lines intersect and corresponding to the 22 group and the second grating grating set in the intersection, the third group and second group of grating grating half of the right side of the intersection and the second grating group and third lines in the corresponding 22 gratings intersect,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ird grating grating group and the corresponding 22 lines intersect the first group and the third group of grating grating intersection. The product can use the point light source to form three rays intersecting at one point through the specific grating structure as the focal point, so as to quickly and accurately judge whether the object is focal or not, and the effect is go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助对焦装置
本技术涉及对焦领域,具体是一种辅助对焦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业余生活的丰富,人们在休闲的时候进行自己的兴趣爱好,观察和拍摄天文现象就是其中一种。天文就是日月星辰等天体在宇宙间分布运行等现象。由于距离的原因,人们通常会采用相机等照相装置进行拍摄。在户外夜间进行星空、天文拍摄时,由于环境亮度太低,相机自动对焦功能失效,此时必须使用手动对焦,即手拧动镜头的对焦环来进行对焦,一般通过观察相机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显示屏)里的星点成像是否清晰来判断是否合焦;但由于星点成像为小圆点,合焦前后的成像差别不容易通过肉眼来准确判断,导致手动对焦费时和合焦不准,这就为人们的观察带来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辅助对焦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包括透明片状基材和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位于透明片状基材上并且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采用不透明等距平行线组成,第一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上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下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一光栅组的下部与第三光栅组的上部相交并且第一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的夹角以及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的夹角均为20度,第一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的夹角为40度。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透明片状基材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圆形并且透明片状基材采用玻璃或者透明亚力克材料制作。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采用激光雕刻在透明片状基材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产品设计合理,使用简单方便,能够使在夜晚进行星空、天文拍摄时,利用点光源(星点或远处灯光等)通过特定光栅结构形成三条相交于一点的光芒线作为合焦依据,达到能迅速、准确地判断被摄物体是否合焦的作用,使用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为辅助对焦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辅助对焦装置的侧视剖面放大图。图3为辅助对焦装置使用时的一种失焦示意图。图4为辅助对焦装置使用时的合焦示意图。图5为辅助对焦装置使用时的另一种失焦示意图。其中:1-透明片状基材,2-第一光栅组,3-第二光栅组,4-第三光栅组,5-第一光芒线,6-第二光芒线,7-第三光芒线,8-不透明等距平行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请参阅图1-5,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包括透明片状基材1和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第一光栅组2、第二光栅组3和第三光栅组4,第一光栅组2、第二光栅组3和第三光栅组4均位于透明片状基材1上并且第一光栅组2、第二光栅组3和第三光栅组4均采用不透明等距平行线8组成,第一光栅组2与第二光栅组3上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3与第一光栅组2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三光栅组4与第二光栅组3下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3与第三光栅组4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一光栅组2的下部与第三光栅组4的上部相交并且第一光栅组2与第三光栅组4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二光栅组3与第一光栅组的夹角2以及第三光栅组4与第二光栅组3的夹角均为20度,第一光栅组2与第三光栅组4的夹角为40度。透明片状基材1的形状为方形或者圆形并且透明片状基材1采用玻璃或者透明亚力克材料制作。第一光栅组2、第二光栅组3和第三光栅组4采用激光雕刻在透明片状基材1表面。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本产品固定于镜头前端居中,镜头对准点光源(星点,路灯等)拧动对焦环并通过相机光学取景器或电子取景器(显示屏)观察点光源成像,点光源通过第二光栅组3产生第一光芒线5,点光源通过第一光栅组2产生第二光芒线6,点光源通过第三光栅组4产生第三光芒线7;当镜头焦点在实际焦点前面时,第一光芒线5在第二光芒线6和第三光芒线7相交点的左侧,当镜头焦点在实际焦点后面时,第一光芒线5在第二光芒线6和第三光芒线7相交点的右侧,当镜头焦点和实际焦点吻合时,第一光芒线、第二光芒线6和第三光芒线7同时相交于一点,镜头准确合焦。合焦后,把本产品从镜头上移除,再进行拍摄,即可得到清晰锐利成像的照片。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辅助对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片状基材和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位于透明片状基材上并且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采用不透明等距平行线组成,第一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上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下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一光栅组的下部与第三光栅组的上部相交并且第一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的夹角以及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的夹角均为20度,第一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的夹角为40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助对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明片状基材和光栅结构,所述光栅结构包括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位于透明片状基材上并且第一光栅组、第二光栅组和第三光栅组均采用不透明等距平行线组成,第一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上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一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三光栅组与第二光栅组下半部的右侧相交并且第二光栅组与第三光栅组中的线条对应两两相交,第一光栅组的下部与第三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杨
申请(专利权)人:潘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