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83066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12:05
一种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包含一旋转体及复数旋转圆柱体设置在该旋转体的外表面,该旋转体具有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该旋转体转动及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该复数旋转圆柱体随着该旋转体转动,并分别具有一第二驱动装置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部并驱动该旋转圆柱体自我转动。

Cooling fan structure of cylindrical fan blade

A cylinder type cooling fan blade fan structure, comprising a rotating body and a plurality of rotating cylinder is arranged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body, the rotary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device to drive the rotating body to rotate and the first conductive part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portion, the plurality of rotating cylinder with the rotating body to rotate, and each has a second the driving device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ductive part and drives the rotating cylinder self rot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风扇领域,特别指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风扇的扇叶在旋转后具有使气流由经过设计之气流角度,使气流在翼面上下表面流动因表面距离长度不同而造成速度上的差异。因为在上翼表面气流流动速度较快,故相应周围的气体压力较小,而在下翼表面气流流动速度较慢,故相应周围的气体压力较大,此不同大小之压力差,使得下翼面的压力推向上翼面的压力因而产生升力。该升力之反作用力形成气流推力,气流经过翼面转弯产生作功的效果,进而表现出风扇特性。然而,传统动静叶结构,或是单动叶搭配肋条结构外框,因扇叶翼形结构交互影响下,导致噪音上的宽频噪音与窄频噪音普遍较大。再者,传统风扇结构,因扇叶翼形影响使气流呈发散方式流出,故对于系统内风扇正后方的发热元件其解热程度不足。是以,要如何将解决上述之问题与缺失,即为本案之专利技术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提供一种导电部能够在散热风扇的旋转体转动时提供电源给设在旋转体的外表面上的每一旋转圆柱体的第二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圆柱体自我旋转。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在轮毂的轴向表面设置有复数圆柱体式的扇叶,该圆柱体式的扇叶除了随轮毂转动外,也会自我旋转以使气流朝轮毂的径向放射流动。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在轮毂的径向表面设置有复数圆柱体式的扇叶,该圆柱体式的扇叶除了随轮毂转动外,也会自我旋转以使气流朝轮毂的轴向流动。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经由旋转圆柱体导出之气流未经过已知的翼形扇叶变化交互作用下,在相同解热下其噪音程度相对较小。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经由旋转圆柱体导出之气流较为收敛且范围较广,故针对系统内的发热元件可直接受气流导引到热源或是直接循环带走热源。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将马格努斯效应应用在散热风扇产生相应的气流流动。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各个旋转圆柱体以各不同的转速旋转,进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使得该旋转圆柱体的合向推力偏一边,进而应用在发热源不在散热风扇正后方的解热。本专利技术之另一目的,提供各个旋转圆柱体的半径为不同尺寸,进而产生不同大小的推力使得该旋转圆柱体的合向推力偏一边,进而应用在发热源不在散热风扇正后方的解热。为达成上述之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包含:一旋转体,包括第一转子组对应一第一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体的第一转子组转动,一第一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转子组内,一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定子组内,并对应接触该第一导电部;复数旋转圆柱体,设置在第一转子组的一外表面随着该旋转体转动,且分别包括一第二转子组及一第二定子组,该第二转子组对应该第二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圆柱体自我旋转,该第二定子组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部。在一实施例,该第一转子组包括一轮毂具有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空间与一第二内空间环设在该第一内空间外侧,该第一内空间设有一轮毂轴杆连接该轮毂及并容设一第一壳部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壳部的一内侧,该第二内空间设有该第一导电部。在一实施例,该第一内空间及该第二内空间之间设有一环形间隔壁。在一实施例,该第一导电部包括相对的一第一悬臂杆及一第二悬臂杆,该第一悬臂杆的一端连接该轮毂,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支撑轴,一第一滚轮活动的套接该第一支撑轴;该第二悬臂杆的一端连接该轮毂,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支撑轴,一第二滚轮活动的套接该第二支撑轴且相对该第一滚轮。在一实施例,该第一悬臂杆及一第二悬臂杆分别连接一第一导引线及一第二导引线,该第一导引线及该第二导引线贯穿该轮毂延伸到轮毂的外侧。在一实施例,该第一定子组包括一第一基座设有一中心轴筒,该中心轴筒内设有至少一轴承用以支撑该轮毂轴杆,一第一定子绕线组套设在该中心轴筒的一外侧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基座上且在该定子绕线组的外侧。在一实施例,该第二导电部包括一第一凸出环体及一第二凸出环体为同心圆的设置,且该第一凸出环体连接一外部电源的一正极及一负极其中之一,该第二凸出环体连接该正极及负极其中另一,其中该第二凸出环体位于该第一凸出环体的外侧,且该第一凸出环体及该第二凸出环体分别具有一固定端连接该基座及一自由端接触该第一导电部。在一实施例,该轮毂的外表面具有一轴向表面及一径向表面,该旋转圆柱体设置在该轴向表面或该径向表面。在一实施例,该旋转圆柱体为对称或非对称排列设置。在一实施例,该第二转子组包括一圆柱本体具有一端设有一圆柱内容室,该圆柱内容室设有一圆柱轴杆连接该圆柱本体并容设一第二壳部及一第二环形磁性元件,该第二环形磁性元件设置在该第二壳部的一内侧。在一实施例,该第二定子组包括一第二基座对应该第二转子组的一侧设有一中心轴筒,该中心轴筒内设有至少一轴承用以支撑该圆柱轴杆,一第二定子绕线组套设在该中心轴筒的一外侧对应该第二环形磁性元件。在一实施例,该第二基座相反该第二转子组的一侧设有一固定部连接该第一转子组的一外表面。在一实施例,该圆柱本体的一外周表面设有至少一凸条。在一实施例,该凸条为螺旋状或翼状或水车状或分段径向分布状。在一实施例,该旋转圆柱体的半径为相同或不同。在一实施例,该旋转圆柱体的旋转转速为相同或不同。【附图说明】下列图式之目的在于使本专利技术能更容易被理解,于本文中会详加描述该些图式,并使其构成具体实施例的一部份。透过本文中之具体实施例并参考相对应的图式,俾以详细解说本专利技术之具体实施例,并用以阐述专利技术之作用原理。图1A为本专利技术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组合剖视示意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圆柱体之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圆柱体之组合剖视示意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俯视作动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圆柱体自我转动之作动示意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之立体作动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之正视作动示意图;图5A、5B为本专利技术其他替代实施示意图;图6A、6B、6C为本专利技术旋转圆柱体各种实施之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该旋转圆柱体在该轮毂的轴向表面对称设置之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该旋转圆柱体在该轮毂的轴向表面非对称设置之示意图;图8A为本专利技术该旋转圆柱体在该轮毂的径向表面对称设置之示意图;图8B为本专利技术该旋转圆柱体在该轮毂的径向表面非对称设置之示意图。主要符号说明:散热风扇10旋转体20第一转子组21轮毂210外表面211轴向表面2111径向表面2112第一内空间212第二内空间213轮毂轴杆214第一磁性元件216第一定子绕线组215矽钢片组2151绝缘架组2152绕线组2153第一电路板2154环形间隔壁217第一壳部218第一定子组22第一基座221中心轴筒222轴承223第一导电部24第一悬臂杆241a第一支撑轴242a第一滚轮243a第一导引线244a第二悬臂杆241b第二支撑轴242b第二滚轮243b第二导引线244b第二导电部25第一凸出环体251固定端2511自由端2512第二凸出环体252固定端2521自由端2522正极引线253负极引线254旋转圆柱体30、30a、30b、30c第二转子组31圆柱本体311凸条3111、3111a、3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旋转体,包括第一转子组对应一第一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体的第一转子组转动,一第一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转子组内,一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定子组内,并对应接触该第一导电部;及复数旋转圆柱体,设置在第一转子组的一外表面随着该旋转体转动,且分别包括一第二转子组及一第二定子组,该第二转子组对应该第二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圆柱体自我旋转,该第二定子组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旋转体,包括第一转子组对应一第一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体的第一转子组转动,一第一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转子组内,一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定子组内,并对应接触该第一导电部;及复数旋转圆柱体,设置在第一转子组的一外表面随着该旋转体转动,且分别包括一第二转子组及一第二定子组,该第二转子组对应该第二定子组以驱动该旋转圆柱体自我旋转,该第二定子组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子组包括一轮毂具有一外表面及一第一内空间与一第二内空间环设在该第一内空间外侧,该第一内空间设有一轮毂轴杆连接该轮毂并容设一第一壳部及一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一磁性元件设置在该第一壳部的一内侧,该第二内空间设有该第一导电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内空间及该第二内空间之间设有一环形间隔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导电部包括相对的一第一悬臂杆及一第二悬臂杆,该第一悬臂杆的一端连接该轮毂,另一端设有一第一支撑轴,一第一滚轮活动的套接该第一支撑轴;该第二悬臂杆的一端连接该轮毂,另一端设有一第二支撑轴,一第二滚轮活动的套接该第二支撑轴且相对该第一滚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悬臂杆及一第二悬臂杆分别连接一第一导引线及一第二导引线,该第一导引线及该第二导引线贯穿该轮毂延伸到轮毂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柱体式扇叶之散热风扇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定子组包括一第一基座设有一中心轴筒,该中心轴筒内设有至少一轴承用以支撑该轮毂轴杆,一第一定子绕线组套设在该中心轴筒的一外侧对应该第一磁性元件,该第二导电部设置在该第一基座上且在该定子绕线组的外侧。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栢灏王仲澍
申请(专利权)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